汪进良
- 作品数:58 被引量:36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Smad4静默对K-ras突变小鼠胰腺PanIN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由己建立的小鼠基因打靶模型证实,K-ras突变启动了胰腺癌前病变—胰腺上皮内瘤变(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anIN),p53、p16失活均可单独促进小鼠PanIN发展为浸润性胰腺癌。作为人胰腺癌中另一失活频率高发的抑癌基因Smad4,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提示,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PanIN细胞株中内源性Smad4表达,促使PanIN细胞恶性转化。基于此目的,本研究进一步探讨siRNA干扰Smad 4基因对PanIN细胞体内外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从而有助于阐明PanIN恶性转化的新机制。方法:构建和筛选能特异性静默PanIN细胞中Smad4表达的最佳siRNA稳定表达质粒,稳定转染最佳siRNA表达质粒进入PanIN细胞,用Zeocin筛选稳定转染克隆,挑选阳性克隆、扩增,稳定转染后细胞命名为PanIN-S。本研究运用细胞计数、克隆形成实验等分别比较两组在活细胞率和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验证Smad 4基因静默对PanIN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Transwell和Mitigel assay检测其干扰前后体外运动、侵袭能力。动物实验中,建立PanIN及PanIN-S细胞组裸鼠移植瘤模型,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两组PCNA、VEGF和MMP-9的表达及其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Smad4基因siRNA体系;体外实验中与PanIN组相比,PanIN-S组细胞增殖、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模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PanIN组相比,PanIN-S组PCNA、VEGF和MMP-9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K-ras突变基础上小鼠PanIN细胞Smad4基因静默促使PanIN细胞的恶性转化;PanIN基础上Smad4静默促使小鼠PanIN细胞体内外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增强,其增殖及转移可能与PCNA、VEGF和MMP-9高表达有关。
- 齐晓光胡毅汪进良谈文龙王琪王立夫Tuveson DA
- 关键词:SIRNA干扰SMAD4基因细胞增殖
- 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富集肿瘤细胞在基因突变检测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富集肿瘤细胞对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影响以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富集49例NSCLC患者的石蜡包埋样本的肿瘤细胞,采用PCR技术对EGFR基因第18、19、20、21号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后直接测序,分析其结果并比较其与常规肿瘤组织筛选后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异同。结果 49例NSCLC样本中21例(42.9%)存在EGFR基因突变,包括第19号外显子13例,第21号外显子8例,没有发现两者同时突变的样本。分析外显子突变情况发现,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富集的样本检测突变率42.9%(21/49),高于利用常规筛选后的突变率34.7%(17/49),两种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 5<0.05)。且比较两种方法,可以发现前者检测得到的突变峰峰高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富集肿瘤细胞能有效去除间质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基因组干扰,更能体现肿瘤细胞基因组状态,有效提高EGFR基因突变检测检出率,有利于患者靶向治疗的临床筛选。
- 董周寰吕亚莉汪进良钟梅朱凤伟王琼石怀银
- 关键词:激光显微切割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突变
- 热疗及热休克蛋白对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热疗是一种利用人为诱导发热生物学效应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其通过联合放化疗来增强机体抗肿瘤的疗效已被多项研究证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热疗可以通过导致热休克蛋白(HSP)水平升高来促使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和呈递;诱导T细胞的增殖、分化并向肿瘤组织转移和浸润;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等多方面免疫效应来提高抗肿瘤疗效。本文总结了热疗和HSP对肿瘤先天性及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影响,旨在为热疗临床及基础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 智晓玉李卫威王少伟燕翔汪进良
- 关键词:热疗热休克蛋白免疫调节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的20外显子插入突变(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Ex20ins mutation)是最早被发现的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激活突变之一。但由于突变导致其独特的蛋白变异结构,大多数20插入突变(除了A763_Y764insFQEA)对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治疗应答差。因此,为EGFR Ex20ins突变患者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将对EGFR Ex20ins突变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 智晓玉李卫威燕翔汪进良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小细胞肺癌插入突变靶向治疗
- 39例腹膜假粘液瘤生存预后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9例腹膜假粘液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寻找影响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结果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32例行单纯术中腹腔化疗,7例行腹腔内热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随访期内9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为腹腔内热化疗患者。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0%和35.0%。中位生存期为3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及病理分型为腹膜粘液腺瘤病者对生存期延长有统计意义(P=0.027,P=0.048)。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可作为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3)。结论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生存。病理组织分型在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中仍占主导地位。
- 王欢汪进良程谣孙京吴柏寿胡毅
- 关键词:预后
- 开心散对强迫游泳小鼠中枢神经递质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评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开心散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性游泳模型,评价开心散的抗抑郁作用;采用放免法(RIA)测定血中皮质醇含量;HPLC测定大脑神经递质含量。结果开心散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小鼠强迫游泳时的不动时间,中剂量组作用最好(P<0.01);给药5、7、14d时,开心散中剂量组的皮质醇含量有明显下降;给药3、5d时阳性药组和开心散各剂量组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开心散各剂量组在各个给药时间点多巴胺(D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给药1d时,开心散低剂量组可升高抑郁小鼠脑内5羟色胺(5HT)含量,在3、5d时,开心散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均显示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心散可提高中枢5HT、NE含量,同时降低血浆皮质醇含量,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 汪进良刘屏陈孟莉王东晓喻俊峰邢建华殷建芬
- 关键词:开心散抗抑郁皮质醇神经递质
- 盐酸埃克替尼与多西他赛、培美曲塞不同联合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PC-9细胞系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以不同次序联合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PC-9的作用。方法:运用xCELLigence系统检验多西他赛、培美曲塞、盐酸埃克替尼单药作用于PC-9细胞系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埃克替尼与多西他赛/培美曲塞联合的不同组合方式对PC-9细胞系的细胞周期影响及凋亡。结果:1埃克替尼对PC-9细胞作用60 h后的IC50值为5.3μM;多西他赛对PC-9细胞作用36 h后的IC50为21.5 mg·m L-1;培美曲塞对PC-9细胞作用36 h后的IC50为30μM。2Annexin V-FITC凋亡实验观察到化疗药先于埃克替尼应用对靶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先用多西他赛组细胞凋亡率为(23±0.2)%,高于先用埃克替尼组(10.2±0.1)%和两药同时用药组(15.8±0.4)%;先用培美曲塞组细胞凋亡率为(36.3±0.03)%,高于先用埃克替尼组(14.7±0.1)%和两药同时用药组(30.6±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流式细胞仪周期检测结果显示埃克替尼先于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用药或两药同时应用时PC-9细胞G0/G1期比例比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先于埃克替尼用药组高。结论: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先于埃克替尼应用方案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优于晚用埃克替尼或同时应用埃克替尼。
- 郭磊王键玮李爱洁汪进良刘欢李春晓王海娟钱海利胡毅
- 关键词:埃克替尼多西他赛培美曲塞肺癌
- 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联合同步全脑放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24例,全脑放疗总剂量40 Gy,2 Gy/次,5次/周。全脑放疗后,对部分局部病灶三维适形局部加量至50-60 Gy。所有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75 mg·m-2口服治疗,直至放疗结束,如有不良反应不可耐受则停用化疗药。后续根据患者的系统治疗和耐受情况,患者在放疗结束后接受系统化疗或继续替莫唑胺辅助治疗(150-200 mg·m-2·d-1,5/28天),最多行6周期辅助治疗,评价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全部完成颅脑的同步放化疗,10例患者接受个体化选择的系统化疗,7例接受最佳支持治疗,3例患者接受4个周期替莫唑胺辅助治疗,3例患者接受了6周期辅助治疗。放化疗结束后颅内病灶评价: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12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37.5%,疾病控制率87.5%,中位PFS为5个月,中位颅内病灶PFS为6个月。18例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其中3例(12.5%)出现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反应。4例(16.7%)出现Ⅲ~Ⅳ度非血液学毒性反应。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依从性较好,远期生存获益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予以验证。
- 张渝陶海涛汪进良马俊勋董伟伟胡毅
- 关键词:替莫唑胺全脑放疗脑转移肺癌
- 多西他赛、培美曲塞联合盐酸埃克替尼不同序贯用药时序及选择合理用药时机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化疗药(多西他赛、培美曲塞)以不同次序序贯及选择合理用药时机用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GLC-82的作用。方法:运用x CELLigence系统检测多西他赛、培美曲塞、盐酸埃克替尼单药作用GLC-82的IC50,及单药在GLC-82细胞内的时间依赖性IC50,并检测盐酸埃克替尼不同次序联合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对GLC-82的增殖毒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埃克替尼与二者联合的不同次序对GLC-82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结果: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在作用36 h后在细胞内达到平衡期,而埃克替尼在作用60 h后在细胞内达到平衡期。多西他赛作用于GLC-82细胞系36 h的IC50为25 mg·m L-1,培美曲塞作用于GLC-82细胞系36 h的IC50为560μmol·L-1,埃克替尼作用于GLC-82细胞系60 h的IC50为10μmo·L-1。先用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后用埃克替尼方案与其他用药方案相比,细胞倍增时间显著增加:D-I组倍增时间为(–829.1±46.9)h;P-I组倍增时间为(–342.0±3.4)h,与其他序贯联合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可使细胞阻滞在G2/M期(培美曲塞阻滞在S期),细胞生长抑制效果更好(P<0.05)。结论:先于埃克替尼使用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并且选择合理的用药时机为体外抑制NSCLC细胞增殖的最佳联用方案。
- 郭磊汪进良钱海利王海娟胡毅
- 关键词:埃克替尼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序贯用药
- 肿瘤学专业型研究生开展基础医学课题研究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 2023年
-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型研究生并轨的新模式到来,专业型医学研究生在临床的诊疗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推行并轨新模式之际,本文对肿瘤学专业型研究生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时,如何提高科研素养并开展基础课题研究进行讨论,探讨肿瘤学专业型研究生在进行临床工作的同时如何准确把握研究方向,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有序而有效的基础课题研究,以期培养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医药领域健康发展。
- 马志强任晓雅卢迪汪进良汪进良
- 关键词:肿瘤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