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国胜

作品数:30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梗死
  • 13篇脑梗
  • 13篇脑梗死
  • 13篇急性
  • 7篇血清
  • 7篇急性脑梗死
  • 6篇缺血
  • 6篇脑梗死患者
  • 5篇血性
  • 5篇卒中
  • 4篇急性脑梗死患...
  • 3篇头痛
  • 3篇偏头痛
  • 3篇脑卒中
  • 3篇急性缺血
  • 3篇急性缺血性
  • 3篇反应蛋白
  • 3篇C反应蛋白
  • 2篇蛋白
  • 2篇血清雌二醇

机构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0篇宿州市立医院
  • 9篇安徽省宿州市...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汪国胜
  • 29篇钟平
  • 14篇马争飞
  • 6篇刘彬
  • 5篇张蕾
  • 5篇刘时华
  • 5篇张雷
  • 4篇张蕾
  • 3篇张雷
  • 2篇张雷
  • 2篇程燕
  • 2篇张尊胜
  • 2篇苏东升
  • 2篇赵宾
  • 2篇张蕾
  • 2篇刘彬
  • 2篇朱刚
  • 2篇梁彩霞
  • 1篇张诚
  • 1篇宇辉

传媒

  • 8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安徽医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2010中国...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雌二醇、睾酮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雌二醇、睾酮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及60例对照组血清雌二醇、睾酮的含量,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再按病情轻重及病程评分的差值分组比较。结果:男性脑出血组雌二醇和睾酮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男女脑出血组雌二醇/睾酮比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轻度病情组血清雌二醇含量较中、重度组升高(P〈0.05),男性3种病情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少量出血组血清雌二醇和睾酮含量均较中量出血组升高(P〈0.05),男性3种出血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脑出血组雌二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脑出血组睾酮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轻度病情组血清睾酮含量均较中、重度组显著升高(P〈0.01),女性轻度病情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均较中、重度组低(P〈0.01和P〈0.05)。女性患者少量出血组血清睾酮含量均较中、大量出血组明显升高(P〈0.01),女性患者血清雌二醇和雌二醇/睾酮比值不同出血量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患者显著好转组雌二醇含量均较无变化组及恶化组升高(P〈0.05~P〈0.01),男、女性患者显著好转组睾酮含量均较无变化组及恶化组下降(P〈0.05~P〈0.01),男、女性患者显著好转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均较无变化组及恶化组升高(P〈0.05~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雌二醇、雌二醇/睾酮比值测定有助于判断预后。
汪国胜钟平张雷张蕾马争飞刘彬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雌二醇睾酮
循环CD133+/KDR+内皮祖细胞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循环CD133+/KDR+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水平与转归的关系。方法纳入发病24 h内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KDR+EPCs水平。在发病后90 d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结果共纳入连续12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以及6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 33例(26.19%),小动脉闭塞(small artery occlusion, SAO)74例(58.73%),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 CE)19例(15.08%);82例(65.08%)转归良好,44例(34.92%)转归不良。LAA型(0.071%±0.018%)、CE型(0.068%±0.016%)和SAO型(0.118%±0.012%)患者基线循环EPCs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246%±0.052%;P均〈0.05);CE型(P=0.028)和LAA型(P=0.037)均显著低于SAO型;CE型低于LAA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转归不良组LAA型(40.91%对18.29%;χ2=7.577,P=0.006)和CE型(29.55%对7.32%;χ2=11.049,P=0.001)和心房颤动(29.55%对10.98%;χ2=6.582,P=0.009)患者的构成比以及年龄[(69.64±9.62)岁对(61.12±7.31)岁;t=5.570,P〈0.001]、基线NIHSS评分[(14.16±4.22)分对(6.96±2.04)分;t=12.919,P〈0.001]、基线收缩压[(176.06±13.42)mmHg对(164.12±11.69)mmHg,1 mmHg=0.133 kPa;t=5.187,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2±0.52)mmol/L对(2.49±0.36)mmol/L;t=5.447,P〈0.001]、空腹血糖[(8.76±2.88)mmol/L对(6.82±2.24)mmol/L;t=4.185,P〈0.001]、C反应蛋白[(7.62±1.82)mg/L对(4.57±1.58)mg/L;t=9.790,P〈0.001]和D-二聚体[(1.14±0.08)mg/L对(0.97±0.22)mg/
钟平刘时华汪国胜程燕张蕾梁彩霞马争飞苏永兴
关键词:卒中内皮祖细胞
神经科重症病房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科重症病房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神经科重症病房诊治的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0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老年肺炎患者40例设为肺炎组。分析各组受试者认知功能评分及血清中Wnt/β-catenin通路蛋白及细胞凋亡蛋白和氧化还原酶类水平的变化。结果认知患者认知功能指标记忆能力评分、注意力评分和计算能力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且血清中Wnt、APC、Axin及GSK-3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肺炎组受试者(P<0.01);同时,患者血清中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2、Caspase6、Bax和丙二醛(MDA)水平明显升高,而Bcl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神经科重症病房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且可能与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过程相关。
朱刚余成钟平汪国胜刘彬刘宝马争飞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肺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神经梅毒1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诊断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要点。结果:13例中无症状神经梅毒3例,脑(脊)膜血管梅毒5例,脊髓痨2例,麻痹性痴呆3例,其中4例误诊。常见症状有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及多发性脑梗死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脑萎缩、脑积水、脑梗死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误诊和漏诊率高,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刘彬钟平汪国胜张雷马争飞张尊胜
关键词:神经梅毒磁共振误诊
循环内皮祖细胞与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水平变化情况,探讨EPCs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首次发病24 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宿州市立医院脑卒中筛查门诊脑卒中高危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以发病1周内最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作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估标准,NIHSS评分<7分为轻症组,≥7分为重症组;以CD133^+KDR^+细胞作为EPCs的标记,采用流式细胞分析,分别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第1、5、10天的外周血EPCs数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EPCs数量存在动态变化趋势,呈第1天降低、第5天升高、第10天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重症组第1、5、10天EPCs数量均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梗死急性期NIHSS评分与第1、5、10天外周血EPCs数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_1=-0.762、r_5=-0.622、r_(10)=-0.414,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基线EPCs水平明显降低;外周血EPCs水平降低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脑梗死急性期EPCs数量越低提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越重,EPCs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钟平刘时华程燕汪国胜马争飞张蕾
关键词:脑梗死内皮祖细胞流式细胞术
血清和肽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关系。方法纳入发病24h内的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肽素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估基线卒中严重程度。在发病后90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分评价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者。结果共纳入连续86例发病24h内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和50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24h、7d和14d血清和肽素水平分别为(7.81±0.66)pmol/L、(4.78±1.76)pmol/L和(2.82±1.42)p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7±0.56)pmokL;P均〈0.05]。86例患者中,74例(86.05%)转归良好,12例(13.95%)转归不良。转归不良组年龄[(67.64±9.62)岁对(61.12±7.31)岁;t=-3.420,P=0.020]、NIHSS评分[(14.16±4.22)分对(6.96±2.04)分;t=-8.263,P〈0.001]、基线收缩压[(166.06±13.42)mmHg对(154.12±11.69)mmHg;t=5.216,P=0.037;1mmHg=0.133kPa]、空腹血糖[(8.79±2.98)mmol/L对(6.92±2.24)mmol/L;t=2.076,P=0.041]、C反应蛋白[(7.02±1.72)mg/L对(4.07±1.58)meCL;t=-1.724,P=0.019]、24h时和肽素水平[(9.67±2.28)pmol/L对(6.88±2.82)pmol/L;t=13.962,P〈0.001]、7d时和肽素水平[(8.22±2.14)pmol/L对(2.97±2.04)pmol/L;t=20.564,P〈0.001]、14d时和肽素水平[(4.77±1.86)pmol/L对(2.02±0.76)pmol/L;t=8.428,P=0.032]以及心房颤动(33.33%对8.11%;x2=4.986,P=0.036)、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41.67%对21.62%;z。=6.729,P=0.038)、心源性栓塞(33.33%对8.11% x2=4.986,P=0.036)的患者
刘时华钟平汪国胜张雷马争飞张蕾
关键词:卒中糖肽类
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1944年,瑞典医生Karl-Axel-Ekbom首次提出"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这一医学术语,用以描述一种睡眠时异常肢动的临床表现[1]。目前认为RLS是一种影响休息和睡眠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出现难以形容的肢体不适感,迫使肢体不断运动以缓解症状,导致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下降[2]。现将我科收治的60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田志刚刘时华赵宾钟平汪国胜
关键词:不宁腿综合征临床资料总结静息状态肢体
以眩晕起病的后循环梗死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以眩晕起病的后循环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提高对后循环缺血的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以眩晕起病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颅脑MRI表现和预后。结果本组60岁以上患者45例(80.2%),合并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51例(91.1%);主要体征为眼震、视力障碍、共济失调、轻偏瘫、面瘫、言语障碍及感觉障碍等;MRI示急性期病灶位于脑干和小脑;预后大多预后良好,而大面积小脑梗死病死率较高。结论对于60岁以上以眩晕为主诉患者,尤其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男性患者是后循环缺血的高发人群。
乔红张雷钟平汪国胜刘莹
关键词:眩晕后循环缺血
偏头痛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宿州市立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59例(患者组)及健康体检中心正常人33例(对照组)。患者组根据偏头痛发作时程分为发作期和发作间期。根据先兆分为有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wA)组和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组。在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均行血清NSE测定,对照组只行一次血清NSE测定。使用SPSS 16.0对患者资料进行t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及发作间期NSE水平均显著升高(t=7.196,P<0.01;t=3.907,P<0.01);与发作间期相比,发作期血清NSE显著升高(t=13.220,P<0.01);偏头痛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血清NSE的影响因素均是持续时间(h)和发作频率(次/月);伴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与不伴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相比血清NSE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157,P=0.876;t=0.140,P=0.889)。结论偏头痛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可能伴有神经元损伤,神经元损伤程度与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发作频率相关。
汪国胜刘彬张蕾马争飞钟平
关键词:持续时间偏头痛神经元损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感染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感染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前1周的感染病史,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沉、胸片,并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12例(19%)前1周有感染的临床征象,其中肠道感染5例,呼吸系统感染7例;白细胞异常增高31例(49.2%);血沉增快13例(20%);脑梗死组血清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CRP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感染与脑梗死之间具有明显的关系,可作为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钟平汪国胜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C反应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