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银兰
-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NA干扰TLR4信号通路对枯否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RNA干扰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信号通路对枯否细胞(Kupffercells,KCs)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以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为研究对象,经QPCR验证得到最优干扰RNA为Tlr4-mus-1567后,以正常细胞为对照组,NegativeControlRNA干扰为NC对照组,Tll4-mus-1567RNA干扰为实验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吞噬酵母菌情况,并测定各组的吞噬细胞百分数和吞噬指数,组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平均吞噬细胞百分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17.67%±3.51%和32.00%±3.00%,P〈0.01),实验组平均吞噬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46.33%±7.51%和82.00%±6.08%,P〈0.01)。结论RNA干扰TLR4信号通路能降低KCs的吞噬功能。
- 臧淑妃刘静柳银兰杨文君罗燕庄振杰焦其彬陈建玉卞冬雪马晓洁苟运浩朱明利施军平
- 关键词:枯否细胞肝疾病受体TOLL
- 肝脂肪变对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学进展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脂肪变对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学进展的影响及肝脏脂质代谢和纤维化相关的关键信号分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用H&E染色、血生化检测及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比较高脂饮食和普通饮食喂养HBV转基因小鼠肝脏病理、生化指标及脂质代谢和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使HBV-DNA下降(P〈0.05),肝组织NAS病理评分增加(P〈0.05),PPARα、SMAα、Coll-I、TGFβ1、SMAD3表达增高,PPARγ、SMAD7表达降低。结论高脂饮食可影响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学进展,其影响可能与SMAd、Coll—I、核因子PPARd、TGFβ1/SMAD3基因表达上调及sMAD7、PPARγ下调有关。
- 柳银兰刘静陆璐庄振杰罗燕施军平
- 自噬相关基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自噬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高脂喂养SD大鼠24只作为模型组,普通饮食18只作为对照组,于4、8、12周末分批处死.检测体重、肝湿重、肝功能、脂代谢等指标,肝组织HE、油红O染色评价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肝细胞的自噬现象.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自噬基因ATG7、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chain3,LC3)mRNA水平表达变化.结果 与同时点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肝湿重增加,油红O染色面积、密度增加.HE染色显示随造模时间延长出现不同程度脂肪变伴炎症灶,12周末80%达到NASH诊断标准(NAS≥5),伴明显气球样变和轻度窦周纤维化.电镜图片显示自高脂饮食4周开始均有自噬泡出现.自噬基因ATG7、Beclin1、LC3-Ⅰ、LC3-Ⅱ自高脂饮食开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8周升至最高,较正常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开始下降,与正常饮食组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脂喂养SD大鼠可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自噬相关基因伴随NAFLD的发生发展呈动态变化表达,自噬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
- 罗燕王燕庄振杰柳银兰施军平娄国强
- 关键词:脂肪肝基因
- 鱼油对高果糖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鱼油对高果糖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干预效果.方法 45只6周龄C3H小鼠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组(对照组)、猪油组(模型组)、鱼油组(干预组).分别在4、8、16周末处死小鼠,每组次5只.观察血生化指标,肝指数(肝脏湿重/体重)、肝脏炎症程度及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16周末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清ALT及AST比对照组显著升高,鱼油组TC和ALT、AST水平与猪油组相比明显下降.基因表达检测显示猪油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在第4周显著上调(P<0.05),而鱼油组MCP-1mRNA水平明显低于猪油组(P<0.05).猪油组TNF-α和TGF-β在第8周表现出上调趋势,鱼油组对此上调有抑制作用.HE染色显示猪油组和鱼油组在第8、16周出现明显的脂肪变及炎症细胞浸润.猪油组的炎症浸润较鱼油组显著.肝库普弗细胞的标记物CD68在8周(P<0.05)、16周表达上调,鱼油组对此上调有抑制作用.结论 鱼油能减轻高果糖高脂高胆固醇诱导的小鼠NASH肝损伤.
- 庄振杰刘静柳银兰严健罗燕施军平
- 关键词:鱼油脂肪肝枯否细胞
-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商品名天晴甘平)对棕榈酸引起肝细胞模型炎症的改善作用。方法: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分为对照组、棕榈酸组、天晴甘平+棕榈酸组。对照组给予棕榈酸溶剂,棕榈酸组给予0.2 mmol/L饱和脂肪酸棕桐酸处理建立脂肪性炎症模型,天晴甘平+棕榈酸组在给予0.2 mmol/L棕榈酸的同时给予20μmol/L或100μmol/L天晴甘平。通过RT-PCR检测炎症相关指标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另外,以1 mmo/L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饱和脂肪酸棕榈酸2:1的混合物处理huh7细胞,建立脂肪变性模型,油红染色观察天晴甘平对脂肪变性细胞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棕榈酸组COX-2、iNOS、GRP78的表达增加分别为[(6.07±1.73)与(1.00±0.22),P<0.05]、[(3.18±0.91)与(1.00±0.26),P<0.01]、[(3.21±1.00)与(1.00±0.12),均P<0.05]。与棕榈酸组比较,100μmol/L天晴甘平+棕榈酸组COX-2、iNOS和GRP78的表达下降(分别为2.40±0.76、1.60±0.49和1.17±0.42,均P<0.05);20μmol/L天晴甘平+棕榈酸组COX-2和iNOS的表达降低(均P<0.05)。油红染色显示,天晴甘平组细胞浆中油酸棕榈酸混合脂肪酸诱导的脂滴增加,细胞的脂肪变程度加重。结论:天晴甘平能抑制棕榈酸诱导的炎症相关基因COX2及iNOS的增加,同时100μmol/L天晴甘平抑制棕榈酸诱导的GRP78的表达并增加细胞脂肪变性。推测其抑制炎症的作用可能部分源于天晴甘平中不饱和脂肪酸对内质网应激的改善及增加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
- 柳银兰罗燕杨文君施军平庄振杰
- 关键词:环氧化酶2
- 高脂高果糖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枯否细胞及其信号分子的活化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脂高果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枯否细胞(KCs)活化及其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了解KCs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致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将20只6~8周龄SPF级C3H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果糖组、高脂组、高脂果糖组)饲养,每组5只。16周后处死小鼠,做肝脏病理检查,同时使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中F4/80、NF-KB、p-AKT、AKT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果糖组、高脂组、高脂果糖组肝组织脂质沉积明显,肝脏HE染色存在明显的炎症及肝细胞脂肪变,高脂高果糖组最为严重。与正常组比较,3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F4/80、NF—KB显著升高,果糖组p-AKT(P〈0.01)、高脂高果糖组AKT(P〈0.05)明显降低。结论高脂高糖饮食可使C3H/HeN小鼠出现典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表现,NAFLD形成涉及肝组织中KCs活化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
- 朱明利刘静柳银兰杨文君罗燕庄振杰焦其彬陈建玉严健卞冬雪马晓洁荀运浩施军平
- 关键词:枯否细胞鼠科
- 大黄酸对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HBV转基因小鼠肝病恶化的防治作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合并肝脂肪变的HBV转基因小鼠肝病恶化的防治作用。方法4周龄HBV转基因小鼠130只,高脂饲料喂养16周建立慢性HBV携带合并肝脂肪变小鼠模型;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恢复正常饮食)、模型组(继续高脂饮食)、大黄酸组[120g/(kg·d)灌胃]、易善复组[69.2g/(kg·d)灌胃]4组,每组30只,第24和48周末每组分别处死15只,采集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①高脂喂养48周后小鼠肝组织可见脂肪变、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和肝细胞气球样变,NAFLD肝组织活动度计分(NAS)接近NASH(3.58±1.44)。②肝组织光镜观察示24和48周末模型组NAS高于对照组,大黄酸组NAS无下降,易善复组48周末NAS降低。③血生化示24周时各组间TC、TG、FPG差异明显,大黄酸与易善复组均见增高的TC、TG、FPG水平下降;48周末组间TC、FPG仍保持原差异趋势。④24及48周末各组间血清HBV载量均差异明显(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水平相似,大黄酸组变化不明显,易善复组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高脂配方喂养HBV转基因小鼠可建立慢性HBV携带合并NASH小鼠模型,大黄酸可一定程度改善该模型的糖脂代谢,但对肝组织病变作用有限。回复正常饮食的组织学干预效应最佳。
- 卞冬雪刘静陆璐刘红过建春杨文君柳银兰罗燕庄振杰陈建玉施军平荀运浩
- 关键词:大黄酸肝炎病毒乙型转基因小鼠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建立与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建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方法4周龄BALB/cHBV转基因小鼠100只,雌雄各半,高脂组7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30只予普通饲料喂养。16周末随机处死高脂组小鼠10只,肝组织及血清学检测确认目标模型建立。造模成功后高脂组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继以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改以普通饲料喂养,正常组维持原普通喂饲,连续72周(含造模16周)。第24、48和72周末每组分别随机处死小鼠10只,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TC、TG、FB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肝组织切片后HE染色评价组织学变化,观察小鼠模型的动态演变情况。结果①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小鼠体质量增加,血清ALT、AST、TC、TG、FBG等各项生化指标升高,HBV.DNA阳性,肝组织HE染色示肝细胞明显大泡性脂肪变性和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NAFLD活动度评分(NAS)接近NASH,慢性HBV携带合并NAFLD小鼠模型建立成功。②模型组血清TC和TG值在各观察点均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③24周和72周各组间HBV—DNA值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48周和72周各组间NAS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高脂喂养HBV转基因小鼠可建立慢性HBV携带合并NAFLD小鼠模型。②NAFL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HBV携带小鼠的肝病进展。
- 陆璐柳银兰杨文君刘静罗燕庄振杰陈建玉卞冬雪荀运浩施军平
- 关键词:脂肪肝肝炎病毒乙型转基因小鼠
- 富含蒙花苷的野菊花提取物调节脂质组成及胆固醇代谢改善肝损伤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前期发现富含蒙花苷的野菊花提取物能改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造成的肝损伤,本文从脂质角度对其机制进行进一步探讨。方法:通过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予以不同剂量蒙花苷提取物(15、30、60 mg/kg)干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肝脏脂质谱,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肝脏脂质谱改变,蒙花苷提取物60 mg/kg干预使肝脏脂质谱趋向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蒙花苷提取物60 mg/kg组肝脏n-3二十碳四烯酸类、12-羟-9-十八碳炔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两种尚不能确定亚类的磷脂类分子在模型对照组中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P<0.05,P<0.01),在蒙花苷提取物60 mg/kg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促胆固醇排泄和抑制吸收相关基因ATP结合盒基因8(ABCG8)在模型对照组肝脏中显著下调(P<0.01)。蒙花苷提取物60 mg/kg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BCG8基因在肝脏和肠道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ATP结合盒基因5(ABCG5)仅在肝脏显著增加(P<0.01)。结论:蒙花苷提取物通过促进胆固醇排泄,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肝脏胆固醇含量;通过改变肝脏脂质组成改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造成的肝损伤。
- 庄振杰罗燕苏洁柳银兰吕圭源
- 关键词:肝损伤胆固醇代谢
-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sivelesta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sivelesta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周龄雄性C57BL/6J ApoE基因敲除小鼠40只平均分为:(1)正常饮食组:正常饮食+等渗盐水;(2)正常饮食+干预组:正常饮食+sivelestat;(3)模型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等渗盐水;(4)模型+干预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sivelestat。连续喂养12周后取血和肝脏检测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用肝组织油红O染色评价脂肪变程度,用HE染色进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评分评价炎症反应。用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炎症因子及CD68和F4/80水平。4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问两两比较采用LSD或SNK法(方差齐)和Tamhane或Dunnett法(方差不齐)。结果高脂高胆固醇饮食12周能诱导ApoE基因敲除小鼠出现典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表现。sivelestat干预组空腹血糖、血胆固醇和肝生物化学指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积分降低(5.71±1.11比3.16±1.16,P〈0.05),肿瘤坏死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也降低。sivelestat干预后CD68和F4/80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68在肝脏内表达减少。结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sivelesta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明确,减少枯否细胞活化可能是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重要机制。
- 臧淑妃马晓洁王磊朱葛丽杨文君柳银兰严健罗燕庄振杰陈建玉荀运浩施军平
- 关键词: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