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松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ATA2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GATA 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 PCR对各类白血病患者GATA 2的表达进行检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同时检测bcr abl和PML RARα的表达。结果 初治 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GATA 2的阳性率分别为 93%和 70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CML CP)为 83%。正常人骨髓和外周血未检测到GATA 2。缓解期AML患者GATA 2的表达与初治 复发AML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移植治疗后患者GATA 2的表达率显著下降 ;移植治疗后的CML患者在bcr abl转阴后仍可检出GATA 2 ,而移植治疗后APL患者PML RARα和GATA 2都为阴性。结论 GATA 2基因转录产物在正常人骨髓和外周血中低表达 ,在各类白血病中高表达。缓解期骨髓中仍有GATA 2的高表达 ,移植治疗后GATA 2表达显著下降。GATA 2高表达反映了患者体内残存的白血病干细胞 ,自体或异基因骨髓移植可以更好地清除白血病干细胞。
- 王莉董陆佳刘广贤林育松张婧贾蜀琼卢淑娟骈淮媛姚波陈虎
-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GATA-2聚合酶链反应
- 海洛因依赖对 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的影响
- 1999年
- 目的:细胞核仁形成区( N O Rs)主要由核糖体 R N A 基因组成,位于此区调控 r R N A 转录的酸性非组蛋白可被硝酸银染色( Ag N O Rs), Ag N O Rs 变化反映了细胞代谢调控异常及细胞功能受到影响。本研究观察海洛因依赖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Ag N O Rs 及与解毒有关的胎盘型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 S Tπ)表达,分析海洛因依赖对 T 细胞代谢乃至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北京开隆公司提供的 K L 型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 T 细胞 Ag N O Rs;通过定量 P C R 技术分析患者外周血 G S Tπ表达。 结果: 72 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Ag N O Rs 检测平均值 (6.78 ±0.50) % ,明显低于正常人,但高于肿瘤患者;其中 33 例进行了 G S Tπ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人比较海洛因依赖患者外周血 G S Tπ表达明显增高;且 Ag N O Rs 与 G S Tπ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海洛因依赖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Ag N O Rs 明显降低,表明其免疫细胞功能受到明显抑制。 Ag N O Rs 降低的幅度明显小于肿瘤患者,说明海洛因依赖对 T
- 张婧杨征刘广贤陈高明周莉訾薇娜乔建辉林育松裴素秋李春海
- 关键词:酸性非组蛋白T淋巴细胞GST-Π海洛因依赖
- 全淋巴区照射在恶性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放射生物效应和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陈喜林张伟京俞受程苏航林育松周振山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放射生物效应造血干细胞移植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CD20^+的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被引量:1
- 2003年
- 达永张伟京苏航林育松何祥林余金得俞受程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CD20^+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 大剂量放、化疗结合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21例报告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观察大剂量放、化疗加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21例病人接受此治疗。分别用葡聚糖硫酸酯(DS,9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4例)和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TX+G-CSF,8例)动员干细胞。17例行大剂量化疗(CVAP方案),其中2例加全身照射(TBI),3例为超大剂量化疗(CVB方案)。均于给药结束后48h回输分离细胞。1例单行全淋巴区照射(TLI)1次。结果:移植组21例中可评价的病人19例,其中完全缓解(CR)10例(53%),部分缓解(PR)7例(37%),稳定(SD)2例(10%)。1、2、3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44%(8/18)、27%(4/15)和25%(2/8)。无病生存者5例(7~49个月,中位生存32个月),1例CR者出院后2个月死于肺部感染,余均死于本病。疗效高于常规化疗组。骨髓抑制是主要的毒副作用,2例在化疗极期死于感染。超大剂量化疗组并发症较严重,骨髓恢复较慢。但全组绝大多数病人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极期。结论:对于难治性恶性淋巴瘤,大剂量放、化疗结合APBSCT的疗效优于常规化疗。大剂量化疗的疗效似不低于超大剂量?
- 张伟京俞受程马恩普林育松苏航刘秀珍
- 关键词: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放射疗法
- 海洛因依赖对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NORs)酸性非组蛋白(Ag-NORs)表达及与解毒有关的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CST-π)表达,分析海洛因依赖对T细胞代谢乃至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北京开隆公司提供的KL型免疫图象分析系统检测T细胞Ag-NORs;通过定量PCR技术分析病人外周血GST-π。表达。结果:72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平均值6.78%±0.50%(%±S),其中33例进行了GST-π表达分析,与正常人比较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GST-π表达明显增高,且Ag-NORs与GST-π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明显降低,表明其免疫细胞功能受到明显抑制。Ag-NORs降低的幅度明显小于肿瘤患者,说明海洛因依赖对T细胞的抑制可能在途径或机理上有别于肿瘤抑制因子对免疫细胞的抑制。GST-π表达增高,提示机体损伤修复机理加强。CST-π表达与Ag-NORs呈密切负相关,进一步证实海洛因依赖患者免疫功能损伤与修复对立调节的加强。
- 张婧杨征刘广贤陈高明李抒茨薇娜乔建辉林育松裴素秋李春海
- 关键词:核仁形成区T淋巴细胞GST-Π海洛因依赖
- 强烈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治疗研究被引量:16
- 2000年
- 目的 研究探讨强烈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救治方法。方法 化疗后当绝对粒细胞计数 (ANC)≤ 0 .5× 10 9/L时 ,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 ,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 (G CSF)、抗菌素等直至血象恢复至ANC≥ 2 .0× 10 9/L。当出现感染性发热时抗菌素应用至感染控制。结果 共救治 72例患者 ,ANC≤ 0 .5× 10 9/L的中位持续天数为 3天 ,保护性隔离的中位天数为 6天。抗菌素应用的中位天数为 6天 ,G CSF应用的中位天数为 5天。 7例接受了血小板输注。 2 8例出现感染性发热 ,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 对于强烈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 ,及时采取保护性隔离 ,应用G CSF、抗菌素、输注血小板等综合处理 ,患者可安全、快速渡过危险阶段。
- 吴世凯张伟京俞受程高艳秋刁艳青林育松李金英
- 关键词:化疗骨髓抑制粒细胞刺激因子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