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帅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1篇修复基因
  • 1篇胰头
  • 1篇胰头切除
  • 1篇胰头切除术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癌组织
  • 1篇胰腺实性假乳...
  • 1篇胰腺肿瘤
  • 1篇原发癌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三原发癌
  • 1篇上腹
  • 1篇上腹部
  • 1篇上腹部疼痛
  • 1篇十二指肠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苏家屯...

作者

  • 5篇林帅
  • 5篇卜献民
  • 5篇高峰
  • 5篇戴显伟
  • 4篇徐进
  • 2篇郭石
  • 1篇张宁
  • 1篇赵成海
  • 1篇艾福录
  • 1篇李慧强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4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胰腺囊性实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体会(附16例病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囊性肿瘤在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病理学明确诊断为胰腺实性囊性肿瘤的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患者术前症状无明显特异性,手术方式由肿瘤的所在部位决定。所有病例在手术时未发现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肠系膜上静脉浸润。术后11例患者经过随访无肿瘤复发、转移,生存质量较好。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胰腺实性囊性肿瘤的有效方法,预后良好。
卜献民戴显伟徐进高峰林帅郭石
关键词:胰腺肿瘤外科
肝细胞癌、胃癌及十二指肠壶腹癌三原发癌一例
2007年
辽宁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腺外科
艾福录徐进卜献民李慧强高峰林帅戴显伟
关键词:肝细胞癌三原发癌壶腹癌双下肢浮肿胃癌上腹部疼痛
胰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DNA错配修复基因的甲基化和异常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和hMLH3在胰腺癌中的甲基化和表达状态,探讨错配修复缺陷在胰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hMLH1、hMSH2和hMLH3的甲基化状态,逆转录PCR(RT-PCR)检测hMLH1、hMSH2和hMLH3的表达状态.结果:在胰腺癌组织中hMLH1、hMSH2和hMLH3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28.6%、46.4%和39.3%;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为3.6%、10.7%和12.5%,上述各基因在胰腺癌中的甲基化频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hMLH1:χ2=12.97,P<0.01;hMSH2:χ2=17.50,P<0.01;hMLH3:χ2=10.47,P<0.01).在胰腺癌组织中分别有25.0%、50.0%和33.9%没有检出hMLH1、hMSH2和hMLH3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有7.1%、8.9%和16.1%,各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缺失频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hMLH1:χ2=6.62,P<0.05;hMSH2:χ2=22.73,P<0.01;hMLH3:χ2=4.76,P<0.05).hMLH1在胰腺癌细胞系PANC-1和CFPAC-1检出甲基化和表达消失.hMSH2在PC-3检出甲基化和表达消失.hMLH3在PC-3和PANC-1检出甲基化和表达亦消失.结论:在胰腺癌错配修复基因缺陷较普遍参与了部分胰腺癌的发病过程.
卜献民赵成海张宁林帅高峰戴显伟
关键词:胰腺癌甲基化错配修复基因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08年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tumor of pancreas,SPTP))是临床上发病率较低的一种疾病,回顾性分析15例SPTP病例,报道如下。
卜献民戴显伟徐进高峰林帅郭石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外科治疗发病率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3例
2008年
目的 总结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的适应证和效果。方法同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13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技巧、并发症和预后。结果术后发生1例胰漏,1例胆漏。10例获得随访,慢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明显,肿瘤患者无复发征象。结论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对于慢性胰腺炎和其他局限性良性病变有较好疗效。
卜献民戴显伟徐进高峰林帅
关键词:胰头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