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卡
- 作品数:77 被引量:799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成功老龄化”理念及其政策含义被引量:18
- 2015年
- "成功老龄化"研究老龄化社会中人们在社会认知、社会支持网络、社会人口状况等方面的特点和一般趋势,把老龄化现象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讨论,因而可以超越个体的层面。"成功老龄化"理念不仅强调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也认为老年人参与生产的意愿、能力与权利应得到尊重与保障,还强调了要重视实现成功老龄化的过程及结果。作为社会现象,成功老龄化关注老年人在这个社会中的生活状况及生活条件,这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来反映并进行测定。通过倡导成功老龄化进程来建设"老年友好社会",意味着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待老龄化问题,其关注点在于社会环境的建设和老年人社会空间的拓展。
- 张旭升林卡
- 关键词:成功老龄化幸福感常态化社会空间
- 嘉兴市环境治理制度创新及其启示——基于程序正义和公众参与视角被引量:2
- 2016年
- 嘉兴市在推进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这些创新实践包括构建环境治理民主协商的"圆桌会"制度;以"大环保"理念动员各方共同参与;以"联动化"方式加强社会各主体间的互动;随机抽取公众"评审员"参与案件处罚评审;以公众参与"点单式"执法确保环保督察的公平;以"道歉书"方式增加企业违约成本。这些创新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当地政策的有效性,也对推进全国层面上的环境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 林卡朱浩
- 关键词:环境治理程序正义公众参与社会合作嘉兴模式
- 参与与赋权:环境治理的地方创新被引量:12
- 2014年
- 基于多元社会主体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嘉兴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的实践经验进行探讨和评估,探析各行动主体参与机制的实现方式可以发现,尽管嘉兴模式的建立由政府驱动,但由于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给予了社会组织和公众很大的空间平台来发挥他们的作用,最终形成了由公众行使的社会监督建议权与政府掌握的行政权之间互相配合的共治体系,也揭示了中国威权主义背景下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构建多元协商的共识型治理体制来展开利益讨论,建立对话和沟通的制度性渠道。
- 林卡易龙飞
- 关键词: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嘉兴模式
- 对社会工作职业化问题的理论探讨被引量:27
- 2003年
- 本文在讨论社会工作的性质和职业化问题时 ,强调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和专业规范的意义。它界定了社会工作的三大职业领域 ,也阐释了社会工作自主性的含义。在此基础上 ,文章还讨论了目前在社会工作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偏向 。
- 林卡金菊爱
-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化知识体系
- 北欧国家发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启示被引量:15
- 2008年
- "社区服务"这一模式,通常被理解为通过当地社会组织和基层社会网络为居民提供福利服务,以满足他们在养老、儿童照顾、对残疾人服务等方面的需要。这一模式常被看成是"公共服务"模式的对立物。然而,在北欧国家,社区服务与公共服务体系融为一体,政府对居民的福利状况负有最终责任。本文将从家务服务、老人看护和儿童照顾这三个方面来阐释北欧国家社区服务模式的这些特点。文章展示了社区服务与公共服务、地方政府与市民社会之间所具有的复杂关系,并揭示了这一模式得以确立和运作的制度背景。这一研究不仅对理解北欧国家社区服务经验具有意义,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把市民社会中的社区组织与公共机构的作用协调起来,以便为居民提供有效的福利服务。文章把北欧经验放到国际背景中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阐发北欧经验对于中国发展社区服务的启示作用。
- 林卡仲鑫
- 关键词:公共服务社会工作市民社会社会资本
- 贫困、制度和国家的反贫困战略——一项关于转型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
- 在“三个世界”格局的背景中,本研究以中国为例展示了三个贫困范式存在的制度特点及其内在逻辑。它沿着福利体制类型学的发展方向,把研究范围扩展到福利资本主义世界以外。它认为制度和社会分层对国家的反贫困战略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 林卡范晓光
- 关键词:贫困反贫困战略福利体制
- 文献传递
- 东亚生产主义社会政策模式的产生和衰落被引量:32
- 2008年
- 在比较福利体制这一研究领域,人们对于"东亚福利"问题的探讨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尽管如此,研究者对于东亚国家是否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社会政策模式,以及如何解释这些国家福利体制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等问题,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本文从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东亚福利体制的一个共同点,即以生产主义为导向的社会政策发展战略出发,来考察东亚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在形成东亚政策模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提出生产型社会政策模式与东亚威权主义政治体制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这为分析东亚福利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也解释了八十年代以来在这一地区出现的民主化运动对于东亚社会政策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对于这一区域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林卡
- 关键词:生产主义社会政策威权主义
- 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被引量:1
- 2010年
- 社会质量理论能够为我们展开对于社会问题的分析提供新的视野。这一理论产生于1997年,并已成为国际社会政策领域一个新的理论范式。尽管这一理论是在欧洲的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对分析亚洲社会包括中国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在对社会发展目标的追求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状况的改善.更要关注社会体系的运行状况,关注社会体系运行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发展的协调性。
- 林卡高红
- 关键词:和谐社会建设物质生活条件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社会基础中国社会
- 国际经验和中国社会福利体系的发展被引量:4
- 2011年
- 强化民生建设,加快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在十二五期间,浙江如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基础上,推进社会福利新体系建设,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的课题。本刊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结合浙江省社会福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对我省及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展开讨论。期望这些讨论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认识,进而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
- 林卡
- 关键词:社会福利体系社会福利事业民生建设社会建设学术价值
- 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演化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政策发展被引量:5
- 2021年
-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社会基础的变化,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发展,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只有将这些阶段性特征置于政策实践和社会体制演化的互动关系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研究这一互动关系,梳理这一发展进程的脉络,有助于分析社会政策与制度基础演化的相互联系,以便揭示不同时期的政策导向和分析各时期的改革发展任务。探索各种社会政策的理念及其政策发展路径,为把握社会保障在现代国家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阐释诸如“共同富裕”等政策实践问题提供帮助;揭示体系发展的内在逻辑,可以回应各阶段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寻找有效的政策路径。
- 林卡
-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包容性共同富裕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