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赫姣

作品数:2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哲学
  • 4篇西方哲学
  • 3篇形而上学
  • 3篇主义
  • 3篇文化
  • 3篇伦理
  • 2篇德国古典哲学
  • 2篇中国化历程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理性
  • 2篇罗蒂
  • 2篇高兹
  • 2篇古典哲学
  • 2篇传统文化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哲学
  • 1篇德性
  • 1篇笛卡尔
  • 1篇笛卡尔哲学
  • 1篇多样性

机构

  • 16篇东北师范大学
  • 6篇中共大连市委...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22篇杨赫姣
  • 8篇韩秋红
  • 2篇杨青山
  • 1篇姜国凡
  • 1篇史巍
  • 1篇李前
  • 1篇陈爱梅

传媒

  • 3篇道德与文明
  • 3篇大连干部学刊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晋阳学刊
  • 2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行政与法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中共济南市委...
  • 1篇中共南京市委...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子》道与德的深度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方法的研究,研究者众且研究角度丰富。但综观而言,仍难言已打开了对概念、命题讨论的关系网。史宁中先生近年围绕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方法,做出了独具匠心的、开创性的研究。按照史先生的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逻辑的挖掘思路对《老子》、《庄子》、《墨经》等中国古代经典典籍进行研读,以道、形、器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术语展开继续研究,或许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本组文章努力尝试发现并进一步确证: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思辨性和大一统性的思想特征。将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逻辑与西方哲学的思想逻辑相互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逻辑在发生时间上早于西方、在深刻性上高于西方、在理论形态上以辩证逻辑区别于西方哲学的形式逻辑。这种研究对于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化的思辨规律、思想特质、理论形态和发展脉络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当代中国人发扬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精髓,开创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具有引导价值。
陈爱梅杨赫姣
关键词:《老子》多样性明确性说服力体悟
作为自为责任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被引量:3
2012年
生态危机问题直接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问题。在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世界性问题,成为关联全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的情况下,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生态伦理观强调:尊重传统,提倡合作化的、和谐式的、有机联系为前提的,能够成就每个个体幸福为目的的伦理观。这一伦理观的基本原则是重建人类的自为责任,在自为责任的带动下,共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人类福祉。
姜国凡杨赫姣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伦理观
理性合理性的现代诠释——基于高兹生态理性的视角被引量:3
2011年
理性的合理性维度在现代社会被埋没在理性的假象之下,理性失去了对人类生活世界的指导性作用。高兹在此意义上提出了具有现代性的理性批判——经济理性批判。经济理性批判启发的不仅是理性重新思考的必要性,而且指向了人类生存维度的理性建构,即高兹提出的生态理性。生态理性把人类理性引向生存维度,凸显了理性的现代性张力,理性不仅要顾全自身的发展,更要在自身的发展中实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生态理性把握住了理性在生存维度上的合理性。
韩秋红杨赫姣
关键词:经济理性生态理性生存论
“三个倡导”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新发展
2016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坚守、培育和弘扬,成为我们透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现代发展的重要路径。"三个倡导"核心价值观凝练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繁荣发展阶段诠释文化观的重要表达,同时凸显了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发展的重要维度与新内涵,"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彰显了当今我国文化观的发展方向以及以此为目标丰富、完善的文化观建构体系,而实际上,中国现代文化观内核以及核心元素的构成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自我发展一脉相承,也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要求密不可分。
杨赫姣李前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文化观
德国古典哲学中国化研究 ——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发展为视角
德国古典哲学的中国化路径始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相互交织。德国古典哲学中国化既包含了西方哲学文化形态在中国发展演变的特殊意蕴,也具有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语境以及主题思想的重要价值。系统的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中国化,...
杨赫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文献传递
同一逻辑下的形而上学与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辨释
2015年
西方哲学的自我发展典型的以形而上学描述与修正的辩证统一为内在逻辑,正是形而上学所表达的深刻的发展逻辑深深地影响着西方哲学乃至人类知识、文化方式发展的进程。以对形而上学在描述与修正方面的认识为线索不仅可以重新梳理西方哲学发展的自在旨趣,即体现形而上学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类型的深刻内涵,又可在对形而上学发展逻辑的揭示中获得重要启示,反观作为存在于中国文化转型重要机制的西方哲学的中国化逻辑,在此对照中提升对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的深刻认识。即这种认识不仅仅局限于阐发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与形而上学同一逻辑的"描述与修正",更能够在现实中诠释形而上学的内在意境,解说西方哲学中国化样态中蕴含的推动中国文化创新形态发展的合理动力,探索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未来路向。
杨赫姣
关键词:形而上学
德国古典哲学传播史中的中国化形象
2017年
德国古典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及典型意义,德国古典哲学传入中国之初的科学主义精神到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理性指导以及中国学者言之必谈的理论典型,说明德国古典哲学成为中国人热衷的哲学研究领域有其重要的内在原因和现实诉求。从思想文化发展角度以及历史的纵深视角看,德国古典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及研究表明了中国人在面对西方哲学之中国化的合理态度以及现实需求,是中国人在自觉、自信的探索多元思想文化融合,催生中国本土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潮流。
杨赫姣石勇春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哲学发展
德性、传统、理解——在麦金太尔的意义上被引量:1
2010年
德性的传统不应被看作是流逝而去的历史痕迹,而应看作能够指引我们在当代更好地认识德性的前辕之辙。作者试图通过对德性历史传统的考察,理解德性的内在普遍性与可理解性的发展历史,从而从先思之中找到当代道德回归的应然之路;并且由此来看麦金太尔对于德性的现代性意识的理解以及对于当代道德异化的批判,重释对于德性的古典思考,揭示德性在现代生活世界的真相,把握德性的当代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德性,究竟是一种根植于人性的人类理想的道德范式?还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可能性的把握?由此试解。
韩秋红杨赫姣
“思”与“在”的世界——笛卡尔哲学二元论新解被引量:4
2010年
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重新思考,试图打开一扇领悟"思与在"真实奥秘的全新大门。笛卡尔所论证的"我思故我在"不仅有着确立人类自身主体地位的功效和目的,同时也包含着他面向生活世界的深沉思考。也就是说,"我思故我在"既是承认"思"的形上之气质,在人类思维领域为人类自身能力"立法";又是在"在"之中超越了以往人们对于"思"与"在"关系的理解。"思"与"在"不再只是对于"谁是第一性?"亦或是"本体如何演变?"这些问题的探讨,更多地表现为为体现"我"的世界的"全"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因此,"在"不仅体现笛卡尔对于客体实在性的关怀,也表现出他对真实生活世界的领悟。所以我们认为笛卡尔是从"我思—我在—他在"的凸显主体之认识道路拓宽到"他在—我在—我思"凸显生活世界之实践道路,其意在引起一种新思考,形成一种新思路。
韩秋红杨赫姣
关键词:笛卡尔二元论我思
张载《正蒙》篇“理”“、道”之辩证逻辑
2012年
编者按:按照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进行逻辑研究之思路,我们先前已对前秦哲学的诸子思想之辩证逻辑作出了具有独创意义的西方式逻辑解读(参见我刊2011年1期专题文章——编者注)。沿着这一思想逻辑,本期我们将对宋明理学的张载、朱子、程颢等关于理、道、气的思想展开进一步探讨。
韩秋红杨赫姣
关键词:宋明理学逻辑理路辩证逻辑《正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