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家蚕
  • 9篇桑蚕
  • 6篇性状
  • 6篇人工孵化
  • 6篇芳草
  • 6篇孵化
  • 5篇电晕
  • 5篇饲料
  • 5篇蚕卵
  • 5篇蚕种
  • 4篇杂交
  • 4篇在家
  • 4篇秋蚕
  • 4篇细胞
  • 4篇病毒
  • 4篇蚕品种
  • 3篇多角体
  • 3篇多角体病毒
  • 3篇育性
  • 3篇育种

机构

  • 24篇浙江农业大学
  • 17篇浙江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嘉兴职业技术...
  • 1篇浙江省农业厅
  • 1篇陕西省蚕桑丝...

作者

  • 43篇杨明观
  • 5篇叶永青
  • 5篇钟伯雄
  • 5篇陈家森
  • 5篇徐晓忠
  • 4篇张耀洲
  • 4篇徐世清
  • 4篇郭锡杰
  • 3篇何勇
  • 3篇叶士璟
  • 3篇金勇丰
  • 3篇屠振力
  • 2篇孙树峰
  • 2篇陈玉银
  • 1篇费伟英
  • 1篇宋新华
  • 1篇徐荣清
  • 1篇江丽军
  • 1篇章淑琴
  • 1篇靳远祥

传媒

  • 13篇蚕桑通报
  • 8篇蚕业科学
  • 5篇浙江农业大学...
  • 3篇江苏蚕业
  • 3篇四川蚕业
  • 2篇2000中国...
  • 2篇中国蚕学会第...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遗传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病毒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蚕桑茶叶通讯
  • 1篇中国蚕学会第...

年份

  • 4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3篇1992
  • 3篇1991
  • 4篇1990
  • 5篇1989
  • 1篇1986
  • 1篇197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秋蚕新品种芳草×晨·星的育成被引量:4
1998年
芳草×晨·星是在“七五”期间纯种选育基础上,“八五”期间通过杂交组合选配选拔出来的夏秋用三元杂交种。省级实验室鉴定结果,与对照种薪杭×科明相比,万蚕产茧量高5.43%,万蚕茧层量高5.08%,解舒丝长长11.79%,茧丝长长7.35%,净度92分以上,纤度2.78dtex,出丝率与对照种相仿。农村生产鉴定结果,其成绩和经济指标优于对照或与之相仿,符合浙江省蚕品种审定标准,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已在生产上试繁推广。
杨明观
关键词:家蚕育种夏秋蚕品种
桑蚕滞育性卵盐酸刺激活化机理研究:Ⅲ、浸酸中无机离子渗入卵内及其对滞育性的影响被引量:3
1989年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出,桑蚕滞育性卵在盐酸浸渍过程中,卵壳上的铁、钙、镁、锌、铜等无机成份被溶解,并能随盐酸中的 K^+、Na^+、Mg^(2+)等无机离子一同渗入卵内。向桑蚕滞育性卵内注入微量无机离子的氯盐,结果 KCl、NaCl 以及 MgCl_2都能促进滞育性胚活化,而 CaCl_2、FeCl_3等则无此作用。说明浸酸过程中渗入卵内的 K^+、Na^+及 Mg^(2+)等起着促进滞育性胚活化的作用,这可能是滞育性卵盐酸刺激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徐世清陆星垣杨明观
关键词:滞育性卵
桑蚕不同世代杂种优势比较
1991年
杂种优势是指两条异质结合产生的杂种比亲本具有更强生活力和更优良性状的现象。桑蚕的杂种优势利用在农业生产中堪称第一。从理论上讲,杂种优势以F1代为最强,以后随着同志交配,基因型发生分离,杂种优势便逐代衰退,但每代间的衰退程度如何,尚不十分清楚。为此对杂种优势的衰退现象作了一些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杨明观杨洺蔷章淑琴
关键词:家蚕杂种优势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在家蚕培养细胞和虫体内表达
将人干细胞因子(hSCF)cDNA,重组于质粒pBacPAK8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BacSCF,与经线性化修饰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BacPAK)DNA共转染家蚕培养细胞株BmN,获得了插入hSCF基因的重组病毒.Do...
郭锡杰金勇丰杨明观张耀洲
关键词:人干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桑蚕卵电晕人工孵化技术研究──Ⅵ.散卵层厚度对电晕人工孵化效果的影响
1998年
研究了散卵层厚度与电晕人工孵化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层蚕卵的人工孵化效果最好,散卵层越厚,电晕人工孵化效果越差。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杨明观蔡雪峰徐晓忠吴春泉张国平陈家森叶士憬叶永青
关键词:桑蚕人工孵化电晕
关于家蚕的斑纹自然突变体——黑色斑的遗传被引量:1
1979年
从当前蚕茧生产上广泛用的普通斑蚕品种群体中,发现一头雄性黑色斑蚕。保留这头黑色斑蚕继代,再通过几种杂交试验,肯定黑色斑是自然突变体呈现一对基因遗传的显性性状,且纯合体致死。日本发现过同样这种斑纹的自然突变体两次,遗传方式也完全相同,基因定为P~B,位于第2染色体0.0处。这次出现的黑色斑是有纪录的第三次。致死作用出现在卵期,存活的杂合体体质虚弱。
陆星垣杨明观
关键词:斑纹
家蚕卵电晕孵化法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利用电晕技术对即时浸酸处理的蚕种和冷藏浸酸处理的蚕种进行了刺激试验,发现蚕的孵化率和盐酸浸渍法相媲美。该方法所使用的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劳动强度小,同时可以避免浸酸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叶士憬陈家森叶永青孙树峰杨明观吴春泉
关键词:电晕人工孵化孵化率家蚕
遗传距离在家蚕杂交组合亲本选配中的应用研究 亲本遗传距离与F_1杂种优势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以12个家蚕亲本按6×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36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用2种方法分析了家蚕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亲本间遗传距离所表现的遗传差异与亲本固有的系统差异无关,与亲本的地理差异有一定联系。对遗传距离与36个杂交组合F110项性状杂种优势率相关性研究表明,二者之间有6项茧质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直线回归关系。
宋新华杨明观
关键词:家蚕杂种优势率
提高芳草品种蚕种繁育系数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芳草×晨星是浙江大学蚕学系选育并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新夏秋蚕品种,1996年起在生产上试繁推广.从试繁情况看,芳草A系原种不产卵蛾和少产卵蛾较多,影响蚕种繁育系数.芳草选育过程中,曾建立了A、B两个品系,使用双系杂交原种是提高芳草繁...
杨明观徐晓忠高培喜胡海波
关键词:蚕种芳草选育
家蚕若干数量性状双列杂交遗传分析
1993年
采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和Hayman分析方法,对结茧率,死笼率、健蛹率,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和产卵数进行遗传分析得知,这些性状均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及显性效应控制;茧层量、茧层率呈部分显性,死笼率为完全显性,其余性状均为超显性;所有性状的显性效应均有利于数量性状的提高;狭义遗传力茧层率最高,茧层量,产卵数次之,万蚕产茧量最低。
钟伯雄杨明观
关键词:家蚕数量性状双列杂交
全文增补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