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
- 作品数:46 被引量:219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老年心肌梗死的早期预警指标被引量:6
- 2014年
- 老年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容易漏诊,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群的健康与生命,如何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已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流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调。D-二聚体( D-D)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当体内有活动血栓时,D-D会特异性的升高。纤维蛋白原( FIB)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参与凝血过程,是血栓的主要成分,因而血浆FIB水平也是反映体内血栓状态的一个指标。根据老年人病理、生理及老年AMI可在临床症状、心电图或心肌酶学等三方面表现不典型特点。本文主要针对DD及FIB在老年AMI的早期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 韩慧萍杨一杨文
- 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心肌梗死
- 三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调脂药物能明显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并改善其预后,其作用机制不仅在于能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非调脂作用。然而,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
- 杨文张艳华孙磊
- 关键词:辛伐他汀冠心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
- 高龄心肌梗死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心肌梗死(M I)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54例高龄(≥80岁)M I患者,经询问病史、检体、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确立M I诊断及M I,定位诊断,立即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酶-140(GMP-140)。给予常规扩血管药物(硝酸脂类)、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阿司匹林300 mg,口服,Qd,3 d后改为100 mg;低分子肝素0.3 m l iH,B id,用7 d)。经治疗病情稳定后(20 d),再次进行FG和GMP-140检查。同时选择年龄(≥80岁)及性别相似,以胸闷、胸痛等不典型症状来诊,经系统检查排除M I的老年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其诊断分别为慢性胃炎、心律失常、反流性食道炎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龄老年M I患者入院时FG和GMP-14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20 d后,FG和GMP-140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龄老年M I组血糖、血脂及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高龄M I患者治疗前凝血系统及血小板活性被激活,表现在FG和GMP-140水平增高;治疗后FG和GMP-140水平降低,说明在有效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活性药物的作用下,凝血系统和血小板活化状态得到了控制。在预防和治疗高龄M I时应注意FG和GMP-140的变化,同时FG可作为简单易行的高龄M I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
- 杨文张艳华沙春蕊韩秀清王明星孙磊
-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心肌梗死凝血功能血小板活性
- 老年脑梗死与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血清 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并评价其预后。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60岁以上106例入选对象入院第1、3、7、14、28天的 CRP、FG 含量,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相似的健...
- 杨文乔锋利王晓璐张艳华于庭于艳春许桂英徐丹季有梅
-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预后
- 文献传递
- 三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调脂药物能明显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并改善其预后,其作用机制不仅在于能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非调脂作用。然而,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
- 杨文张艳华刘柏辉
- 关键词:辛伐他汀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
- 老年人脉压与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 目的探讨老年脉压(PP)与颈动脉硬化和 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84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测量,计算 PP。PP=收缩压(SBP)-舒张压(DSP)。同时用超声检测颈总动脉中膜厚度(IMT),观察...
- 杨文王晓璐乔锋利刘柏辉张艳华于艳春
-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
- 文献传递
- 血酮监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 血酮监测主要是检测血β-羟丁酸来反应糖尿病患者血液中酮体水平,近年来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测指标,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依据血酮监测结果可预防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文章通过阐述血酮的代谢及监测方法,及血酮与糖尿病...
- 杨文任露娟姜红霞张艳华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老年人
- 167例老年心脏瓣膜病的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2
- 2008年
- 缪文瑞杨文
-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心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处理老年人
- 老年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84例入选对象(其中老年脑梗死106例,老年脑出血78例)的CRP含量。同时选择年龄情况和其他身体一般状况与老年脑卒中患者具有可比性的老年健康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分。患者均经CT/MRI检查确诊。结果(1)老年脑卒中患者CRP异常率为68.48%,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2)老年脑卒中患者CRP的水平为(13.07±2.37)mg/L,与正常对照组(2.17±0.86)mg/L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3)老年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CRP水平分别为(14.06±2.17)mg/L和(10.95±2.86)mg/L,与健康对照组(2.17±0.86)mg/L有显著差异性(P<0.01),且老年脑梗死组CRP水平显著高于脑出血组(P<0.01)。(4)老年脑梗死患者大梗死灶组较小梗死灶组CRP水平升高明显,分别为(18.67±3.64)mg/L和(15.45±2.14)mg/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小梗死灶组较腔隙性梗死CRP水平显著增高,分别为(15.45±2.14)和(6.93±1.02)mg/L,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5)老年脑卒中患者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同,CRP含量依次增高(P<0.01)。(6)老年脑卒中预后好转组CRP异常率50.96%,明显低于无好转组的91.25%(P<0.01)。结论老年脑卒中与CRP水平关系密切,CRP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CRP水平可作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预测因子,还是一个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 杨文刘柏辉沙春蕊张艳华于庭于艳春许桂英徐丹季有梅
-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C-反应蛋白预后
- 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MRI对照研究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D)临床与MRI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29例(VaD)患者和23例中风后非痴呆(SWD)者的MRI表现。结果VaD组中额叶、内囊前肢、尾状核、半卵圆中心前部、侧脑室体旁前部白质及丘脑梗死发生率、平均梗死灶数目及平均梗死灶体积均大于SWD组(P<0.05);3、4级脑白质疏松(LA)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室脑比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多元统计分析,侧脑室体旁白质梗死体积、额叶梗死灶数目、丘脑梗死数目及LA是Va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VaD与侧脑室体旁前部白质梗死体积、额叶梗死数目、丘脑梗死数目及LA密切相关。MRI对VaD有辅助诊断作用。
- 吴杰杨文林哲姜立刚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MRI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