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明
- 作品数:22 被引量:332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理学社会学更多>>
-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治理:问题类型、制度特点及其有效性——基于5省160个样本村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基于5省160个样本村调查数据,本文概括中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主要特点,并在揭示该组织治理问题具体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评价其治理制度的有效性。调查分析表明:(1)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理事会既是日常管理机构,又是最高权力机构,其成员由乡村精英构成;资金来源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分配上注重积累并淡化盈余分配。(2)激励机制仅强调对管理者与借款者的激励,而对净储蓄者激励不足;监事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外部监督亟须加强和完善。(3)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呈净借款者主导倾向,且成员与管理者之间关系仍未得以彻底理顺。本文认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治理的关键点在于平衡净储蓄者—净借款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仅依靠成员参与、民主管理、相互制衡的治理制度安排是无法妥善解决这一冲突的。为此,本文建议以净储蓄者为焦点来完善产权激励与政府支持方式。
- 陈立辉杨奇明刘西川李俊浩
- 关键词:村级发展互助资金
- 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分布的趋同及其演化
- 2010年
- 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分布的静态趋同和动态演化研究,采用核密度估计及Silverman多众数检验法,考察1989—2007年地区收入分布的集聚状况,未发现统计上显著的"双峰"趋同,但分布的集聚状况存在明显的演化趋势。因素分析表明:(1)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变动促使在1993—1998年出现了"单峰"趋向"双峰"再回"单峰"的演化历程,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变动在前一阶段推动"双峰化",后又促使分布回到"单峰",而工资性收入变动始终阻碍收入分布趋向"双峰";(2)工资性收入变动是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分布近十年来未趋向"两俱乐部"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将其影响分解为分配效应和增长效应后发现,各地平均工资的增长是始终维持"单一俱乐部"的关键。
- 林坚杨奇明
- 关键词:核密度估计
- 中国农村教育机会不均等演进及其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
- 中央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末推动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使得这段时期的中国教育发展呈现出两个明显特征:一是非义务教育机会总量大幅增加,这是通过短期内大规模高校扩招和大幅提高初中毕业升学率来实现的,最明显的是大学入学率由1998年...
- 杨奇明
- 关键词:农村教育收入分配教育改革教育机会
- 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分布的趋同及其演化被引量:4
- 2010年
- 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分布的静态趋同和动态演化研究,采用核密度估计及Silverman多众数检验法,考察1989—2007年地区收入分布的集聚状况,未发现统计上显著的"双峰"趋同,但分布的集聚状况存在明显的演化趋势。因素分析表明:(1)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变动促使在1993—1998年出现了"单峰"趋向"双峰"再回"单峰"的演化历程,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变动在前一阶段推动"双峰化",后又促使分布回到"单峰",而工资性收入变动始终阻碍收入分布趋向"双峰";(2)工资性收入变动是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分布近十年来未趋向"两俱乐部"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将其影响分解为分配效应和增长效应后发现,各地平均工资的增长是始终维持"单一俱乐部"的关键。
- 林坚杨奇明
- 关键词:核密度估计
- 组内相关系数:定义辨析、估计方法与实际应用被引量:17
- 2013年
- "组内相关系数"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诸领域,但国内外应用者对其定义与估计方法的理解尚有不足.其名称源于将"皮尔逊积矩相关"与对称表结合构成配对估计量的经典定义.而费希尔基于组间方差比重的新定义得益于哈里斯对配对估计量的简化.新定义在平衡数据下可由ANOVA法估计且与配对估计量渐近相等,故两种定义被统称为组内相关系数.在非平衡数据下有9个估计量可供选择,包括6个加权配对和3个方差成分类估计量.应用中需按观察变量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假设等原则加以选择.本研究例解了方差成分类估计量的Stata命令.
- 杨奇明林坚
- 关键词:组内相关系数非平衡数据STATA
- 农户正规信贷需求与利率:基于Tobit Ⅲ模型的经验考察被引量:87
- 2014年
- 在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本文采用2013年浙江省实地调研数据实证考察发达地区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及其对利率的弹性。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运用意愿调查和TobitⅢ模型等方法更全面地处理了此类研究固有的数据截尾、样本选择偏差和利率内生性三类计量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多笔贷款与利率弹性异质性问题的新思路。研究发现:(1)利率显著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需求,低收入群体信贷需求对利率也是敏感的;(2)正规金融机构并未对不同特征农户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3)中等及以上收入水平农户正规信贷需求较高,而富裕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机会更多;(4)农户正规信贷需求非农化与大额化倾向明显。中国农村信贷市场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本文所揭示的当前经济发达地区农户正规信贷需求与金融机构定价的一些新特征将为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以及调整、完善农村信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 刘西川陈立辉杨奇明
- 关键词:利率
-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机制及实施效果分析——基于贵州、四川两省机构的调查数据被引量:7
- 2014年
- 基于贵州和四川两省35个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机构调查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运行机制,并从覆盖与可持续两个方面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运行机制贯彻了分权与参与两个重要理念。(2)现阶段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覆盖面较大,且能将信贷资金延伸至贫困户,但参与户仍以中等及偏下群体为主。(3)大部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实现了操作可持续性,但运行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文章最后提出了若干促进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 刘西川杨奇明陈立辉
- 关键词: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可持续发展DEA模型
- 教育扩张是否足以实现教育公平?——兼论20世纪末高等教育改革对教育公平的影响被引量:52
- 2014年
- 中国政府在20世纪末快速推动了各层次教育扩张,但教育扩张是否足以带来教育公平?本文提出基于同胞相关系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分解框架,结合CHNS逾20年跟踪调查数据,考察了教育扩张前后中国县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演变模式。研究发现,整体教育机会不均等有所缓解,但这主要源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中等及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仍持续甚至大幅上升。也就是说,教育扩张带来的入学门槛降低未能实现教育机会的全面均等化,本文对此的解释是,在同一时期,高等教育收费与大学生"自主择业"政策抬高了高等教育成本且降低了预期收益,同时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增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使得社会经济背景较差以及农村家庭的孩子在较早阶段主动放弃更多教育机会,因此,教育扩张带来的较高层次新增教育机会未能在不同背景孩子之间实现均等分配。
- 杨奇明林坚
- 关键词:教育扩张高等教育改革教育机会不均等
-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目标、治理要点及政府支持被引量:16
- 2015年
-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具有缓解正规信贷约束、降低资金供给成本的制度优势,但现实中仍面临资金动员困难、贷款风险高等难题。本文在反思与澄清四个认识误区的基础上,从目标、产权、治理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探讨完善互助资金治理制度的条件与路径。扶贫是互助资金的首要使命,不应为了追求可持续而置扶贫于不顾。净储蓄者才是互助资金真正的所有者,该组织治理的要点在于平衡净储蓄者—净借款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特别要保护净储蓄者利益,而对于此仅依靠民主管理是无法解决的。政府不应将资金交给社区后放手不管,而应运用配股等手段促使内部成员实现激励相容,同时应承担互助资金制度创新成本。
- 刘西川陈立辉杨奇明
- 关键词:可持续性政府支持
- 农户信贷市场的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替代还是互补?被引量:102
- 2014年
- 基于2013年浙江省987尸农户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四元probit模型在同时控制住农户信贷需求及另一个部门信贷供给影响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农户信贷市场中正规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存在互补关系,且这种关系在贷款对象为富裕群体时更加明显。(2)互补关系具体体现在农户同时参与正规与非正规两个信贷部门,两个部门同时提供生产性贷款与消费性贷款以及共同支持某一借款者。(3)两个部门实现互补的内在原因是它们各具比较优势,且能够策略性地利用对方行为所反映出的信息来制定贷款决策。上述发现为认识农户信贷市场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完善相关农村信贷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 刘西川杨奇明陈立辉
- 关键词:农户信贷市场非正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