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
-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埃索美拉唑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被引量:3
- 2014年
- 1病例资料某患者,男性,87岁,因上腹部疼痛19 d,身目黄染1周,于2013年7月30日就诊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内窥镜科。患者于2013年7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在外院行腹部CT示:肝脏多发囊肿病变,考虑巨大囊肿;胆囊泥沙样结石或胆汁淤积;腹主动脉管径明显增宽,局部钙斑,考虑腹主动脉夹层,建议作进一步检查。于7月15日自觉疼痛剧烈,在外院行立位腹平片未见异常,行腹部彩超示:肝囊肿、肝内胆管轻度扩张。给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止痛。于7月23日出现身目黄染,就诊外院给予保肝治疗。既往史:患者于7年前确诊冠心病及心绞痛,2013年4月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反复住院治疗。2013年4月发现肾功能不全,未系统检查治疗。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传染病、特殊疾病史。
- 李雨邓娇李昊燃程刚
- 关键词:粒细胞缺乏症埃索美拉唑盐酸消旋山莨菪碱陈旧性心肌梗死家族遗传病腹主动脉夹层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 Meta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12期)、CBM、CNKI、VIP、Wan Fang Data,收集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12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而后采用Rev Man 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RCT及5个队列研究,共1 336例患者。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48周时血清HBV-DNA阴转率[RR=1.00,95%CI(0.91,1.10),P=0.94]、血清ALT复常率[RR=0.97,95%CI(0.90,1.05),P=0.45]、HBe Ag血清转换率[RR=0.90,95%CI(0.70,1.17),P=0.43]、血清HBe Ag阴转率[RR=0.71,95%CI(0.40,1.24),P=0.2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血清HBV-DNA阴转率[RR=1.37,95%CI(0.91,2.06),P=0.13]、血清ALT复常率[RR=0.99,95%CI(0.87,1.12),P=0.8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HBe Ag血清转换率方面,单药组疗效优于联合用药组[RR=0.24 95%CI(0.07,0.79),P=0.02]。结论当前证据显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在48周时的疗效与恩替卡韦相当。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李雨马宁邓娇程刚
-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