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并发出血的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并发出血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出血的防治策略。方法对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开展TBNA,共穿刺248个部位淋巴结:气管前腔静脉后淋巴结组(4R)穿刺数100个,左气管旁主动脉-肺动脉窗淋巴结组(4L)穿刺数10个,隆突前淋巴结组(7)穿刺数13个,隆突下淋巴结组(7)穿刺数90个,隆突远端淋巴结组(7)穿刺数12个,右肺门淋巴结组(11R)穿刺数12个,左下肺门淋巴结组(11L)穿刺数11个。以WANG氏TBNA定位及穿刺法实施操作,统计及分析穿刺后并发出血的部位及发生率。结果隆突下淋巴结组(7)穿刺出血率最高(20%),气管前腔静脉后淋巴结组(4R)穿刺出血率最低(2%)。穿刺部位间出血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035,P=0.009)。结论气管前腔静脉后和隆突下淋巴结是TBNA最常穿刺的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组(7)行TBNA时出血发生率高。行TBNA前采用肺部CT增强扫描或内镜超声可显示肿大淋巴结区域内血供情况,避免穿刺后并发大出血。
- 聂云强王琴李翠云周洪黄海东
- 关键词:出血隆突淋巴结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经支气管镜活检小量标本检测EGFR突变基因在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经支气管镜活检小量标本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指导临床靶向治疗。方法ⅢB~Ⅳ期女性肺腺癌患者56例,行内镜下气管腔内瘤组织活检或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活检纵隔、肺门淋巴结,共收集标本64例,其中内镜下支气管内单纯组织活检标本20例,单纯淋巴结穿刺活检标本(TBNA)28例,支气管腔内组织及纵隔、肺门淋巴结均活检的标本8例。明确诊断肺腺癌后行EGFR基因检测,分别检测19、21外显子突变,将标本分为支气管腔内转移组和淋巴结转移组,统计分析两组外显子突变情况及患者靶向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19外显子突变在支气管腔内转移组阳性率较高(χ2=4.304,P=0.038),21外显子突变在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较高(χ2=18.727,P=0.000)。共24例纳入临床疗效评估,其中支气管腔内转移患者10例(19外显子突变8例,21外显子突变2例),疾病控制率90%(9/1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4.8个月;淋巴结转移患者14例(19外显子突变3例,21外显子突变11例),疾病控制率78.57%(11/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2个月,两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4,P=0.042)。结论女性晚期肺腺癌EGFR外显子突变与不同转移形式有一定的关系,19外显子突变易出现于支气管内转移,21外显子突变易出现于淋巴结转移;支气管内转移的患者靶向治疗效果好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 聂云强李翠云李娜张晓艳王辉郭大彩韩平吕欣刘淑玲王长岭许新毅
- 关键词:腺癌突变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支气管镜检查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李翠云吕欣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心理状况
- 程序化、微创化的四步法治疗桡骨极远端C型骨折
- 2024年
- 目的 应用程序化、微创化的四步法治疗桡骨极远端C型骨折,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收治28例桡骨极远端C型骨折患者,骨折分型均为AO-C型.应用程序化、微创化的四步法进行治疗,第一步:闭合复位恢复桡骨远端高度及尺偏角;第二步:三角框架式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桡侧及月骨窝掌侧骨折块;第三步:腕关节镜辅助调整背侧骨折块,恢复关节面平整,并探查有无舟月分离、TFCC损伤等合并伤,一并处理;第四步:功能位单边外固定架维持骨折稳定性.术后4周内积极手指伸屈功能锻炼,4周松开外固定架关节螺母开始腕关节屈伸、尺桡偏锻炼,6周去除外固定架,8~10周去除克氏针,加强腕关节功能锻炼.评估术后及术后1个月、3个月桡骨远端的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掌倾角、泪滴角,术后半年采用Mayo腕关节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28例患者均随访6~12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桡骨远端解剖结构恢复良好,关节面均获得解剖复位,无神经、血管及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无外固定架松动感染.有5例去除外固定架后出现部分克氏针松动,并有炎性反应,拔除后自愈.术后半年复查Mayo评分平均91.4分.结论 桡骨极远端C型骨折无掌侧钢板固定空间,我们采用的四步法,程序化、微创化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王桂龙李翠云刘加田邱世超韩舜魏宝富
- 关键词:桡骨骨折微创
- 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13例被引量:2
- 2005年
- 孟凡信李翠云许新毅
- 关键词:头孢哌酮
- 特布他林加布地奈德治疗哮喘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许新毅杜以明吕欣李翠云
- 关键词:特布他林雾化哮喘
- 肺腺癌支气管内侵犯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周围性肺腺癌支气管内侵犯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01例,术前完善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统计分析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胸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与支气管侵犯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1例。术后病理TNM分期Ⅰ期患者51例,Ⅱ期患者24例,ⅢA期患者26例。EGFR基因突变患者65例,野生型患者36例。支气管内侵犯患者33例,淋巴结侵犯患者37例,胸膜侵犯患者70例。支气管内侵犯组肿瘤直径(47.3±24)mm,支气管内未侵犯组肿瘤直径(29.9±20.4)mm,支气管内侵犯组年龄(65.7±9.71)岁,支气管内未侵犯组年龄(59.1±8.60)岁。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基因突变、淋巴结侵犯、肿瘤直径、年龄对支气管内侵犯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胸膜是否侵犯对支气管内侵犯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周围性肺腺癌支气管内侵犯与年龄、淋巴结侵犯、EGFR基因突变、肿瘤直径有明显的相关性。
- 李翠云聂云强王辉栗付周韩平张迎梅陈文君张海燕吕欣许新毅
- 关键词:肺腺癌EGFR支气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