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波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隧道
  • 1篇地应力
  • 1篇应力
  • 1篇扇形中深孔
  • 1篇深孔
  • 1篇施工通风
  • 1篇隧道工
  • 1篇隧道工程
  • 1篇隧道施工
  • 1篇中深孔
  • 1篇瓦斯
  • 1篇瓦斯隧道
  • 1篇路基
  • 1篇空区
  • 1篇控制爆破
  • 1篇监测分析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1篇中交路桥华南...

作者

  • 4篇李波
  • 3篇刘敦文
  • 1篇史秀志
  • 1篇张聪
  • 1篇余磊
  • 1篇唐宇

传媒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应力扇形中深孔采场边帮控制爆破参数优化
2024年
针对扇形孔采场爆破边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靠近边帮的扇形炮孔施工成垂直平行孔用以控制边帮的构想。首先,通过理论计算得到4组平行炮孔不耦合系数与炮孔间距匹配下的模型参数,使用LS-DYNA对4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然后,通过对比分析4组模型在无地应力作用和不同方向地应力作用时的爆破裂纹扩展情况,获得最优参数;最后基于优化参数开展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高地应力会促进最大应力方向爆破裂纹扩展;4种模型中,不耦合系数为1.65,炮孔间距为1.1 m时开挖区域破岩效果最为合理;在试验采场开展工业试验,使用优化后的爆破参数进行爆破,采场回采后边帮平整,稳定性较好,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李波温晨史秀志
关键词:高地应力数值模拟
高速公路路基下采空区充填效果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经济高效地治理高速公路下覆采空区,实现路面行车安全,建立某段高速公路下覆采空巷道的物理力学模型,确立正交试验方案,从充填体、充填率、充填数量三个因素及各因素三个水平出发,利用FLAC3D进行9次试验,借助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出各因素显著性影响顺序和最优化充填方案。结果表明:最优化充填后路面沉降值和水平变形值是所有试验中最小的,充填治理效果显著,验证了最优化充填方案的正确性。
李波刘敦文余磊
关键词:充填效果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瓦斯隧道施工通风风筒优化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在分析影响隧道瓦斯浓度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以掘进长度200m为例,选取风筒直径、风筒口距掌子面的距离以及风筒悬挂位置3个主要影响因素,并选取合理的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依据重庆某瓦斯隧道施工参数,建立了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数值模拟模型;采用多轮正交数值模拟试验方法,获得各因素对隧道瓦斯浓度影响的重要性顺序和风筒最优化设置方案,并对风筒最优化设置方案进行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风量大小、瓦斯溢出量、瓦斯溢出位置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影响隧道掌子面瓦斯浓度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风筒直径、风筒悬挂位置、风筒口距掌子面距离;风筒优化设置后现场瓦斯浓度降低了37%,且隧洞内各处瓦斯浓度低于0.5%,符合规范要求。
刘敦文唐宇李波彭卫东
关键词:隧道工程数值模拟正交试验瓦斯隧道
隧道出碴过程CO浓度监测与模拟研究及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为确保隧道施工及管理的安全,针对隧道出碴过程风流流场的复杂性和CO浓度分布的不确定性等特征,结合某特长隧道施工实际,运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隧道出碴过程洞内流场及CO浓度分布,得出了隧道出碴过程洞内通风流场的特性及CO浓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并结合现场监测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结合应用CFK方程分析施工作业人员血液中COHb与环境中CO浓度、连续作业时间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的CO浓度限值及安全连续作业时间,为隧道安全施工及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刘敦文甘如鲁张聪李波
关键词:隧道施工监测分析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