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监管职责涉及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健康和福祉,是国际上监管事务和规模最为庞大的监管机构之一,在保证创新药品、人用疫苗、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医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药品监管科学化进程和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对全球医药研发的贡献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正朝向建立科学、高效、权威的药品监管体系战略目标迈进.本文基于科学轨迹和里程碑事件,将中国药品监管的科学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药物分析技术应用(1949~1984),发展阶段——药品注册标准建立(1985~2014),加速阶段——监管科学理念导入(2015~2018),跨越阶段——监管科学行动计划(2019~2023).“十四五”期间,中国药品监管的科学化进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全面强化药品监管科学体系建设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明确监管科学发展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优先事项及各方责任,以全国重点实验、局重点实验室、监管科学基地三大平台建设为重点,完善药品监管科学的科技创新、技术评价、成果转化、学科培育、国际协调五大体系,以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剂、医疗器械、化妆品、新兴交叉学科产品六大监管领域“卡脖子”问题为突破口,实施一批有助于加速新兴技术产品上市和可靠地生产药品的重点项目,持续创新药品监管新工具、新方法、新标准,解决药品监管基础性、关键性、前沿性和战略性技术问题,以期获得中国式现代化药监科技领域重大突破,更好地应对科技迅猛发展、公众健康需求、监管全球化带来的危机与挑战.
目的:对大鼠重复给予Cp G 684-乙肝疫苗,考察该新型疫苗的非临床安全性,为临床设计人用剂量及临床不良反应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大鼠分为3组:溶媒对照组、(50μg Cp G 684+10μg HBs Ag)组和(500μg Cp G 684+10μg HBs Ag)组。每组40只动物,其中主毒性组每组30只,卫星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肌肉注射(im)给药,在第0,2,4和6周各给药1次,实验期间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注射部位刺激性,测定体重、体温、摄食量,进行血清IL-6,TNF-α,IFN-γ和乙肝表面抗体测定;给药结束和恢复期结束解剖前进行尿检、血液学、血液凝固、血清生化学和抗核抗体测定,分别对每组部分动物进行剖检、脏器称重,并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注射疫苗使大鼠摄食量暂时性减少;低、高剂量均引起雌、雄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血红蛋白含量轻度降低;高剂量引起雌、雄鼠红细胞比容(HCT)轻度降低、雌鼠红细胞数轻度减少及雄鼠平均红细胞比容(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轻度降低,低剂量亦引起雌鼠HCT轻度降低;低、高剂量疫苗均引起雌、雄鼠血清白蛋白和A/G比值降低,高剂量引起雌鼠血清总蛋白降低及雌、雄鼠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轻度升高。给药结束时,高剂量组2只雄鼠血清K+,P,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明显升高,Na+和Cl-水平降低,伴有肝血窦扩张充血和其他部分实质器官间质血管扩张。给药结束时,低、高剂量组雄鼠和高剂量组雌鼠的脾重及脾/体重比值增加。恢复期结束时,上述变化均明显恢复。与给予供试品相关的病理学改变为注射部位肌肉、坐骨神经及邻近肌肉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肌肉组织坏死及腹股沟淋巴结淋巴小结内易染体巨噬细胞增多和副皮质区增宽,恢复期结束时病变明显消退。疫苗可诱导大鼠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