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河北无极方言形容词的重叠
- 河北无极方言单音节形容词AA式重叠直接做谓语、补语,表示程度高,双音节形容词以ABAB式重叠表示程度高,此外无极方言还有"A上A"、"A上个A"等形式表示程度高。无极及邻近方言中的形容词AA式和ABAB式重叠可能是次生重...
- 李小平安拴军
- 关键词:形容词
- 文献传递
- 河北太行山区地名探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地名作为某一特定区域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人们依据某些理据或标准赋予的,它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等相关信息,具有相当宝贵的研究价值。河北太行山区的地名与自然山水、社会人文结合,丰富多样,包罗万象,反映了当地的方言特点、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
- 李小平李梦珂
- 关键词:地名方言
- 口头非遗项目方言词语考察——以定州秧歌为例
- 2024年
- 方言作为口头非遗项目的载体,与口头非遗项目相辅相成。从方言学的角度考察口头非遗项目中的方言词语,有助于更好地记录保护口头非遗项目,也能为方言研究提供丰富语料。以定州秧歌为例,通过田野调查记音、释义、明确本字或来源,考察其中的方言词语分布情况,探析定州秧歌方言词语所反映的地方风物及文化特点。
- 李小平李丽云
- 关键词:方言词语
- 河北部分方言中“AA”式重叠的特殊用法
- 文章通过调查发现河北石家庄所辖的藁城市、晋州市、无极县方言中存在“AA”式直接做谓语、补语的情况。该用法可能是保留了更早的用法,即唐代用法的保留。河北方言口语中很少使用AA式加结构助词“的”形式表示程度的加深,一般使用程...
- 李小平
- 关键词:河北方言句法结构语义分析
- 文献传递
- 京杭大运河对河北沿河方言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京杭大运河在促进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方言的接触和发展。通过对河北运河沿河方言文献的梳理和田野调查以及和其他方言的比较,发现京杭大运河对河北运河沿河方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语音、一般词汇、语法及地名等各个方面。
- 李小平赵梅赏
-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
- “(去_1)+VP+去_2”结构中的“去_2”在河北方言中的特殊读音形式及语法性质被引量:1
- 2013年
- 河北大部分方言中存在着与普通话一样的"(去1)+VP+去2"结构,但张家口、沧州、衡水、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等地一些方言中与"(去1)+VP+去2"结构中"去2"对应的读音形式是[k]、[t]、[t]、[ti]、[li]、[l]、[i]等,文章分析认为这些读音形式其实是"去"的古音形式的遗留或进一步变化的结果,这些读音形式在句中的分布和地域的分布方面都显现出一定的特点。根据河北方言"去"的读音及语法性质,文章认为,"(去1)+VP+去2"结构中的"去2"仍是动词,但不是趋向动词。
- 李小平
- 关键词:河北方言读音语法性质
- 河北方言中的语气助词“着”被引量:3
- 2014年
- 调查发现河北方言保存了近代汉语中语气助词"着"的一些用法,还有一些有特点的用法。根据所表语气的不同,我们将语气助词"着"分为表祈使的语气助词"着",表疑问的语气助词"着"和表假设的语气助词"着"三类,其中表祈使的语气助词"着"可以表示命令、嘱咐、威胁、警告等不同语气,有的在表祈使语气的同时兼表先行意义。
- 李小平
- 关键词:祈使
- 河北方言地名中的一些音变被引量:7
- 2008年
- 河北方言区的许多地名存在特殊字音,这些特殊字音来源非常复杂,其中很多是在地名这种特殊词语中发生同化、弱化等一系列音变的结果,文章对这些音变现象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
- 田恒金李小平
- 关键词:河北方言地名音变
- 山东聊城方言中的儿化状态形容词
- 2021年
- 山东聊城方言中的儿化状态形容词又分为带有单音节后缀的儿化状态形容词和带有双音节后缀的儿化状态形容词,儿化状态形容词的儿化有的是中性小称,有的是亲昵小称,亲昵小称要通过高变调表达亲昵、认可等感情色彩,与状态形容词的儿化不变调形式、不儿化不变调形式、不儿化变调形式形成语音和语义、语用功能的对立。
- 李小平赵梅赏
- 关键词:变调小称感情色彩
- 河北方言中的“饥”和“饿”
- 2022年
- 本文描写分析河北方言中“饥”“饿”及其同义词“摆”“白”在地域分布、词义及语境分布或句法搭配、读音等方面的特点;在描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相关问题的讨论揭示进行这类调查研究的意义。
- 吴继章李小平
- 关键词:河北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