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

作品数:20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角膜
  • 5篇大鼠角膜
  • 4篇骨形态
  • 3篇形态发生蛋白
  • 3篇烧伤
  • 3篇细胞
  • 3篇碱烧伤
  • 3篇骨形态发生蛋...
  • 3篇META分析
  • 2篇蛋白
  • 2篇眼底
  • 2篇术后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基因
  • 2篇角膜碱烧伤
  • 2篇角膜移植
  • 2篇骨形态蛋白
  • 2篇鼻炎
  • 2篇变应性

机构

  • 20篇兰州大学第一...
  • 2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解放军254...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李丽
  • 9篇詹玉蕊
  • 7篇张月梅
  • 6篇王海燕
  • 6篇黎小军
  • 5篇田蔓男
  • 5篇张小兵
  • 3篇魏志诚
  • 2篇马薇
  • 2篇王宏
  • 2篇任婉娜
  • 1篇马丽君
  • 1篇李丽
  • 1篇李丽
  • 1篇王有虎
  • 1篇刘勤
  • 1篇马春霞
  • 1篇席克虎
  • 1篇陈小婉
  • 1篇侯赟

传媒

  • 5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甘肃科技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08
  • 7篇2006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分子激光术前眼底检查结果及预防性光凝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术前中高度近视眼眼底情况及术前眼底激光预防性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686例(5316只眼)准备接受LASIK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并采用散瞳三面镜检查眼底。对发现视网膜裂孔、变性、脱离的病人进行预防性眼底激光治疗。结果有45例(49只眼)发现裂孔,发生率为0.9%,视网膜变性有526只眼(9.89%),其中格子样变性132只眼(2.48%),囊样变性97只眼(1.82%),霜样变性57只眼(1.07%)、非压迫白变性192只眼(4.42%),其他变性48只眼(0.90%)。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在接受LASIK术前行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是必要的,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可能。对于有视网膜脱离者可及时行手术复位,从而提高LASIK手术的安全性。
张月梅王宏田蔓男王海燕李丽
关键词:LASIK高度近视眼底眼底激光
辅酶Q_(10)对大鼠紫外线光损伤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辅酶Q10对紫外线所致角膜上皮细胞光损伤防护作用。方法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与辅酶Q10治疗组。紫外线连续照射24 h建立角膜上皮紫外线光损伤模型。治疗组于光照前3周每天辅酶Q10灌胃。观察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cl-2、Bax、Fas和FasL的表达,进行细胞计数与统计学检验。结果正常对照组角膜上皮可以见到Bcl-2、Fas和FasL的阳性表达,很少见到Bax的阳性表达。阳性对照组和辅酶Q10治疗组均可以见到Bcl-2、Bax、Fas和FasL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阳性组Bcl-2表达阳性的角膜上皮细胞数显著减少,Bax表达阳性的角膜上皮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治疗组Bcl-2、Bax表达阳性的细胞数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而阳性组Fas和FasL表达阳性的角膜上皮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Fas和FasL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阳性组(P<0.05)。结论辅酶Q10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Fas和FasL的表达,能够阻抑凋亡过程和细胞的死亡。
苟春风李丽刘勤张月梅黎小军
关键词:辅酶Q10角膜凋亡相关基因
^(18)F-FDG PET/CT和PET对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及分期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18)F-FDG PET/CT和PET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中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CBM和重庆维普数据库中有关^(18)F-FDG PET/CT和PET诊断ENKTL的研究,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年6月。由两位研究人员采用双盲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QUADAS-2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使用Revman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汇总分析,计算_(合并)的敏感度(Sen)、特异度(Spe)、诊断比值比(DOR)及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18 F-FDG PET/CT和PET在ENKTL中诊断及分期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0篇^(18)F-FDG PET/CT及4篇PET诊断ENKTL的原始研究,分别包括457例患者的5 092个病灶和169例患者的384个病灶。Meta分析显示,18 F-FDG PET/CT诊断ENKTL的Sen_(合并)=0.97(95%CI 0.93-0.99)、Spe_(合并)=0.97(95%CI0.88-0.99)、DOR_(合并)=1 131.07(95%CI167.77-7 625.28)、AUC=0.99(95%CI0.98-1.00);PET诊断ENKTL的Sen_(合并)、Spe_(合并)、DOR_(合并)、AUC分别为0.81(95%CI 0.70-0.89)、0.90(95%CI0.66-0.98)、39.63(95%CI6.41-244.85)、0.86(95%CI0.82-0.89)。通过Z检验分析结果可知,^(18)F-FDG PET/CT诊断ENKTL的诊断效能(AUC=0.99,95%CI 0.98-1.00)明显高于PET(0.86,95%CI 0.82-0.8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5,P=0.003)。结论:相对于PET成像,18 F-FDG PET/CT对ENKTL诊断及分期具有极高的价值,可被视为一种ENKTL无创诊断及分期的影像学方法。
季洁刘小涵折宁宁李丽张小兵
关键词:18F-FDGPET/CTPETNK/T细胞淋巴瘤META分析
18β-甘草次酸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NF-κBp50及血清IL-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18β-甘草次酸钠(18beta-solidum glycrrhetinic acid,18β-SGA)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大鼠鼻黏膜中NF-κBp50及血清中白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卵清蛋白致敏Wistar大鼠建立AR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R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和18β-SGA低剂量(20 mg/kg)、高剂量(40 mg/kg)干预组,分别在给药干预2周和4周后取大鼠鼻黏膜和血清,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p50在大鼠鼻黏膜的分布,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κBp50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sIgE(OVA-sIgE)及IL-4的表达。结果大鼠鼻黏膜中NF-κBp50主要表达在鼻黏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固有层的腺体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中。AR组大鼠较正常大鼠鼻黏膜中NF-κBp50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5),经18β-SGA或布地奈德干预后,其表达量减少(P<0.05)。AR组大鼠血清中OVA-sIgE、IL-4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经18β-SGA或布地奈德干预后,IL-4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18β-SGA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降低NF-κBp50表达,下调血清IL-4水平,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李丽王有虎侯赟桂岩陈小婉陈康兵席克虎马春霞刘小涵张小兵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NF-ΚBP50白介素-4
TGF-β超家族成员BMP-2,TGF-β2在正常大鼠角膜成长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确定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 —2)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正常大鼠角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将健康的Wistar大鼠胚胎17天的胎鼠(E17d),出生后0天,4天,...
詹玉蕊李丽
文献传递
碱烧伤角膜移植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碱烧伤角膜移植术后房水及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建立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以鸡为供体,以兔为受体建立异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鸡→兔),将健康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6只;B组:碱烧伤组8只;C组:碱烧伤异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10只。分别于碱烧伤术后(B组)或角膜移植术后(C组)第3、7、142、8 d抽取兔耳缘动脉血和房水,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房水及外周血中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角膜移植片平均存活(15.67±3.35)d。正常兔房水及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少量的TNF-α,含量分别为(30.77±5.96)ng/L(、67.81±12.17)ng/L。术后各组早期房水及外周血中TNF-α含量即升高(P<0.01),其中B组7 d后达最高水平并保持稳定;C组则持续升高,在观察期(28 d)内维持高水平,但B、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房水TNF-α含量变化呈正相关(r=0.741,P<0.01)。结论碱烧伤角膜移植术后外周血TNF-α含量变化可反应局部免疫学状态,但监测外周血TNF-α含量变化不能作为预测排斥反应发生的依据。
黎小军李丽詹玉蕊张月梅
关键词:碱烧伤TNF-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
骨形成蛋白2在大鼠角膜损伤愈合的定位表达及其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角膜损伤愈合过程中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_2)的表达规律来探讨其在大鼠角膜损伤愈合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动物模型组均取右眼制造角膜针刺损伤模型。于损伤后各时间点(6h、1d、3d、5d、7d、14d)取角膜标本,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MP_2的表达与分布,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鼠角膜上皮BMP_2的表达于损伤后1d显著增高(P<0.05),损伤后3d、5d时表达逐渐降低,至损伤后14d时表达恢复正常。结论BMP_2在大鼠角膜各部位均有表达,可能参与大鼠角膜损伤愈合过程。
任婉娜李丽马薇詹玉蕊张月梅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2角膜针刺损伤愈合
双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一例
2006年
任婉娜王海燕李丽马薇
关键词: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全葡萄膜炎晶状体皮质入院查体先天性白内障视物不清
GSTM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头颈恶性肿瘤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头颈恶性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VIP和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截至2018年12月,由两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研究生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优势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描述关联强度,并按照肿瘤部位、地区及对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1篇,其中包含3735例病例组和4995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GSTM1无效基因型与中国人群头颈恶性肿瘤发病风险增加具有相关性(OR=1.78,95%CI:1.47-2.16);亚组分析表明,GSTM1无效基因型可能增加中国大陆人群头颈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OR=2.02,95%CI:1.68-2.43),尤其是鼻咽癌(OR=1.53,95%CI=1.32-1.78)和喉癌(OR=2.56,95%CI=1.82-3.59),且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OR=2.48,95%CI=1.56-3.96)和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OR=1.68,95%CI=1.32-2.15)中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国人群中GSTM1基因多态性与头颈恶性肿瘤易感性相关联。
刘小涵李丽李丽张小兵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谷胱甘肽转移酶META分析基因多态性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正常大鼠角膜成长过程中的表达
2006年
目的确定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正常鼠角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分别在大鼠胚胎17d,出生当天,出生后4、7、10d和11周角膜蛋白水平的表达。每组选取3只大鼠作为实验对象。结果BMP-2在大鼠胚胎17d时就有表达,于出生当天至出生后10d及成年鼠角膜生长发育过程中呈动态变化过程。结论结果提示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鼠角膜的表达随着角膜的生长发育而调节,BMP-2可能与角膜的生长发育及维持出生后角膜的动态平衡有关。
詹玉蕊李丽田蔓男王宏王海燕魏志诚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