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晋小闯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心脏
  • 3篇动脉
  • 3篇心脏瓣膜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瓣膜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病
  • 2篇心脏瓣膜疾病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合酶
  • 2篇手术
  • 2篇人工心脏
  • 2篇人工心脏瓣膜
  • 2篇人工心脏瓣膜...
  • 2篇外科

机构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晋小闯
  • 7篇马松峰
  • 5篇单雪峰
  • 3篇孙清超
  • 2篇张国明
  • 1篇伊地力斯·阿...
  • 1篇何丽芸
  • 1篇张力为
  • 1篇乔峻
  • 1篇刘成
  • 1篇陈铀

传媒

  • 2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10例老年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110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病变类型、手术方式、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因素对围术期死亡的影响。结果:110例患者治愈出院99例,共有19例(17.27%)出现并发症;死亡11例(10.00%)。术前心功能差、肺动脉高压,术中行双瓣置换,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长、呼吸机辅助时间长等因素增加老年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死亡危险。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心功能差、双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长、左室内径过大、肺动脉高压等因素增加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死亡的风险。
晋小闯马松峰
关键词:老龄心脏瓣膜疾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
110例老年瓣膜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经验,分析其围术期死亡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110例老年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老年瓣膜病患者的近期...
晋小闯
关键词:老龄心脏瓣膜疾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1(SOCS1)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外周血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来探讨SOCS1与细胞因子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及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96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9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两组SOCS1基因的多态性,同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中自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rs15677380、rs173516427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5677380C等位基因和rs173516427G等位基因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OR=1.91、1.74),rs173516427和rs15677380不同基因型左心室射血分数和IL-1β、Cy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s173516427G/G基因型和rs15677380C/C基因型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最低,IL-1β、Cys-C水平最高。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CS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单雪峰陈铀孙清超晋小闯马松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因子多态性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和4a4b的3个多态性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科住院的CHD患者13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者120为健康对照组。空腹抽取2组研究对象肘静脉血,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和PCR技术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即G894T,以及1个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4a4b,检测各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2组间各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eNOS基因G894T的TT、GT基因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OR=2.16,95%CI 1.12~3.68,P〈0.05),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OR=1.96,95CI 1.09~3.76,P〈0.05)。4a4b位点的等位基因4a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OR=2.18,95CI 1.31~3.58,P〈0.05)。结论 eNOS基因G894T和4a4b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新疆维吾尔族CHD发病相关,等位基因T和等位基因4a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CHD患者的易感基因。
单雪峰孙清超晋小闯马松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族PCSK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类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位点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科住院的CHD病人368例(维吾尔族176例,汉族192例)作为CHD组,同期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72名(维吾尔族167名,汉族205名)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E670G基因的多态性,并采用基因测序法验证。结果 1CHD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HD组和对照组各基因型间三酰甘油(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HD组和对照组AG基因型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AA基因型TC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A基因型(P<0.05),CHD组AG基因型TC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HD组与对照组PCSK9基因的A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增多,AA基因型减少,AA基因型、A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新疆维吾尔族A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汉族,新疆维吾尔族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汉族,两民族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新疆维吾尔族CHD组A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CHD组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位点主要以AA和AG基因型存在,CHD病人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与TC、LDL-C水平升高相关,新疆维、汉两民族E670G多态性存在差异,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对维吾尔族CHD的发生发展存在影响,G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CHD病人的危险因素。
单雪峰刘成孙清超晋小闯马松峰
关键词:冠心病维吾尔族三酰甘油
提高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效果的临床研究
马松峰晋小闯单雪峰乔峻张国明
课题《提高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旨在解决新疆各民族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内容包括:1.新疆地区心脏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的临床特点及对策。2.胸部小切口瓣膜置换手术的应用研究。3.采用自体心包膜片,在心脏二...
关键词: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手术效果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个案报道一例
2024年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是一种极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该病自然病程预后差,是导致儿童心功能不全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现本文结合文献报道一例我科收治的ALCAPA。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1岁5个月,因“活动后口唇发绀7月,加重3 d”于2023年2月16日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程中患儿活动或哭闹后口唇及四肢发绀,无气促、胸闷,无头晕、恶心、呕吐、晕厥。
周诗凡晋小闯马松峰
关键词:个案报道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自然病程
体外循环对雌孕激素及胎盘功能的影响
2021年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对孕山羊雌孕激素及胎盘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孕山羊10头,麻醉后用膜式氧合器和搏动泵建立胎羊体外循环并持续30 min,期间分别于建立体外循环前及建立体外循环后的15 min、30 min时取部分胎盘小叶、采动静脉血,胎盘小叶用于胎盘功能检测,动静脉血液用于血气分析及雌孕激素水平的检测。结果体外循环过程中孕山羊与胎羊心跳有力,血压正常,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正常稳定。雌二醇激素水平逐渐升高(T1:93.3±15.6 pg/ml;T5:128.7±14.4lpg/ml),孕酮水平逐渐下降(T1:19.6±2.2 ng/ml;T5:8.4±1.1 ng/ml),胎羊pH值(T1:7.40±0.08;T5:7.11±0.15)、氧分压逐渐下降(T1:25.3±1.8 mmHg;T5:18.1±2.1 mmHg),二氧化碳分压逐渐升高(T1:47.1±1.4 mmHg;T5:61.9±10.8 mmHg)。进一步的胎盘功能学检测显示,随着体外循环的进行,胎盘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表达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出现先高后低的变化规律。结论体外循环对雌孕激素和胎盘功能的影响可能不利于胎羊的存活。
单雪峰晋小闯马松峰
关键词:体外循环雌孕激素胎盘功能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儿童肺包虫病外囊完整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肺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单纯性无破裂感染肺包虫病9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45例;平均年龄为6.6岁,范围为3~14岁。胸部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包虫54例(上叶23例、中叶9例、下叶22例),左肺包虫42例(上叶20例、下叶22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外囊完整切除术组(A组)、内囊完整摘除术组(B组)、穿刺内囊摘除术组(C组)、肺楔形内外囊切除术组(D组),对比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术后没有支气管胸膜漏及包虫复发的情况。A组和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带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和C组(P<0.05);A组和D组的气胸、胸腔积液、残腔积液感染、肺不张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和C组(P<0.05)。结论肺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极低,避免了正常肺组织的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性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国明何丽芸艾力亚尔·克依木阿扎玛提·阿扎提晋小闯阿曼吐尔·介恩什张力为伊地力斯·阿吾提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