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红
-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次高影响小雨过程预报失误的原因初探
- 2017年
- 2010年冬春之交的4月,因对8~9日发生在上海地区的一次小雨过程的预报失误,导致9日最高气温的预报与实况相差近7度,市民反响强烈。本文对这一“高影响”小雨过程的预报失误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低层(850 hPa)的中尺度锋生,减缓了低层短波槽系统的过境速度,使短波槽系统在过境时出现“前倾”的异常垂直结构,导致高空(500 hPa)槽线虽已过境,但小雨过程却(因低层低值系统尚未过境)不止的令预报员始料未及的现象;预报员的惯性预报思维在前期预报已出现明显偏差的情况下未及时调整,对数值模式的中尺度预报信息分析不够深入,特别是模式对弱天气过程的要素预报能力把握不准等均是最终造成这次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还给出了上海地区春季小雨过程预报及数值模式对弱天气过程诊断量改进的几点启示。
- 施春红
- 关键词:小雨高影响天气
- 冷空气入侵与1323号强台风“菲特”登陆上海期间降雨增幅关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对1323号强台风"菲特"天气过程分析发现:登陆台风"菲特"造成的上海地区特大暴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菲特"外围螺旋云带形成的强降雨,第二阶段是弱冷空气从850hPa以下侵入减弱的"菲特"低压环流,使得冷暖气流在上海地区交汇,导致边界层能量锋区明显加强,从而激发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使得降雨突然增幅,加之"菲特"以东的1324号台风"丹娜丝"北侧偏东气流的输入,使水汽条件得到保障,有利于强降雨的长时间维持。同时,"菲特"登陆时和"丹娜丝"的双台风"藤原效应",使得减弱的台风"菲特"出现打转、西折,其北侧螺旋云带不断诱发出中尺度低压,影响上海地区。而在常规预报中,往往会把登陆台风本体所引发的强降雨作为预报重点,而容易忽略后期冷空气与减弱台风低压环流结合造成的强降雨天气。
- 田洪军施春红王海宾陈永林
- 关键词:台风暴雨双台风冷空气入侵
- 两例相似路径台风降水差异的成因及预报分析
- 2016年超强台风“尼伯特”和“莫兰蒂”的路径极为相似,登陆福建北上途经太湖流域后入海的路径也几乎重合,但造成的太湖流域的降水却迥然不同,前者仅个别测站达暴雨,后者则出现大范围暴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莫兰蒂”登陆后...
- 施春红吴君婧
- 关键词:降水过程台风路径大气环流水汽输送
- 上海地区局地强对流天气的统计特征和预报要点研究
- 漆梁波陈雷施春红
- 该课题借助上海多普勒雷达所存储的强天气个例资料,结合上海地区的综合观测网,对上海地区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特征及雷达回波发展特点进行了分类,共分为5种类型。项目组充分发挥了多年来上海中心台所积累的强对流天气资料库的作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统计特征
- 海洋气象预报技术开发
- 李永平于润玲姚建群施春红刘晓波王亚男钟颖旻
- 引进并改进了当前国际最先进的第三代海浪数值预报模式,设计了台风的海面风场,建立了能满足业务需要的海浪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了能满足渤、黄和东海海雾业务预报的空间格点上不同等级海雾的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客观预报方法,该系统实...
- 关键词:
- 关键词:气象预报
- 斜剖面图的设计及在PM2.5中期潜势预报中的应用
- 2020年
- 本文将强降水潜势预报的“配料法”原理引入到环境预报中,选取ECMWF数值预报产品中的700hPa相对湿度、1000hPa风向风速和850hPa温度作为气象要素“配料”,沿占比最多的冷空气输送路径穿过华北重污染区和上海,设计制作了未来10d气象要素“配料”时空斜剖面图,并具体定义了业务中常见的典型污染过程(冷空气输送、干静稳和湿静稳累积)和清洁过程(冷空气清洁、湿沉降清洁)共5种图形的识别特征.该斜剖面图由于融合了单站时序图和单时次空间面图的优点,无需一张张翻阅天气形势图,显著缩短了看图分析时间;斜剖面图还建立了气象要素图形特征、污染气象条件和PM2.5污染潜势三者的对应关系,通过图形特征可以快速掌握区域内天气形势演变情况,识别出上述典型污染和清洁过程,最终得出PM2.5中期污染潜势,便于在业务中应用和推广.一次典型污染个例应用显示,斜剖面图和污染实况的图形型态特征非常相似,斜剖面图中静稳累积和冷空气输送过程图形特征辨识度高,区域和单站提前5d的预报结论和实况较为一致;进一步评估显示,2018年冬季期间预报时效5d以内的TS评分维持在0.32~0.50区间,未来10d的预报准确率维持在74.4%~86.7%区间.
- 毛卓成瞿元昊许建明余钟奇施春红杨丹丹
- 关键词: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配料法
- 2007年5月5—6日飑线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用多种气象资料对2007年5月5日午后到5月6日凌晨发生在山东半岛南部到浙江北部沿海地区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次飑线天气过程在高空西风槽、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弱冷锋以及锋面上低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该地区有利的水汽、动力和大气层结条件使MCS中的雷暴群得以发展为飑线,并东移南压,产生了大范围的雷雨大风天气,其中的一个弓形回波对上海及长江三角洲产生了灾害性大风和雷雨天气。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很好地揭示了该飑线和弓形回波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回波和风场的结构特点。而仅有浅层的水汽输送说明了本次强对流天气主要灾害为风灾。本文还指出了利用华东地区综合探测网积极主动地进行区域联防,及时发布强对流预警信息,可提高短时预警时效,有效发挥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 徐秀芳曹晓岗施春红戴建华傅洁
- 关键词:飑线弓形回波多普勒雷达区域联防
- 上海盛夏连续清晨对流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结构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11年8月17日清晨发生在上海市嘉定区的暴雨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结构进行了分析,这是一次副高边缘的短波槽维持并伴有边界层急流的暴雨过程。在边界层急流出现之前近地层有逆温现象,但是边界层急流的空间尺度更小、局地性更强。边界层急流的生消有"日变化"特征,其风速的垂直廓线呈"鼻状"结构。统计了2011年8月中旬上海连续清晨对流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结构特征,表明边界层急流是触发清晨对流天气的重要机制之一。当边界层急流趋于减弱时对流天气就开始发生,边界层急流的出现比对流天气的发生有若干小时的提前量。边界层急流与局地强降水的落区对应较好,因此对盛夏清晨发生的对流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顾问路璐施春红陈永林
- 关键词:边界层急流逆温触发机制风廓线雷达
- “080825”上海大暴雨的综合分析
- 对2008年8月25日上海地区的强对流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三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北部地区交汇有利于低涡的生成发展,为上海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为上海强对流暴雨天气提供了水汽...
- 曹晓岗张吉王慧陈永林施春红
- 关键词:低压强对流暴雨
- 风廓线资料在上海地区台风倒槽暴雨中的应用
- 大气风场随高度的垂直分布和变化,对天气过程有明显的作用,风廓线雷达利用多普勒效应可以连续地测得测站上空每几分钟、几十米层距的高分辨率的垂直风廓线资料,对各种降水形态的显示直观明晰。台风暴雨是上海地区遭受台风影响时高发的主...
- 刘飞施春红黄宁立肖鹏
- 关键词:风廓线数值预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