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豫
- 作品数:30 被引量:247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西省遥感信息系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网格计算的GIS新技术——网格GIS
- 本文以当今世界上网格计算的发展为主线,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新技术-网格GIS,尝试着给出了网格GIS的定义,阐述了网格GIS发展的特点和关键技术。
- 任盛明林联盛方豫吴敬慈
- 关键词:网格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网格GIS
- 文献传递
- 江西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分析
- 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是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农业生产与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农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
- 钱海燕樊哲文方豫黄灵光
- 关键词:温室气体农业生产低碳农业
- 文献传递
- 乐安河流域面源营养物质输移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根据乐安河流域2009~2011年17个监测断面的定期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流域内总氮、总磷的时空分布规律。运用WATLAC水文模型和MESAW营养盐模型,对乐安河流域营养物质产出与输移进行模拟,估算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营养物输出系数、产出量及河道滞留率。研究表明:该流域氮年产出量为10 438.0t,对流域出口处的贡献量为5 855.7t,滞留率为43.9%;磷年产出量为1 003.7t,对流域出口贡献量为344.9t,滞留率为65.6%。由于氮的可溶性强和流动性更强,因此比磷的产生量和贡献量都更多,并且滞留率受降雨影响更为显著。延长污染物的迁移路径和时间,可增加营养物的滞留率,减少对河道的贡献量。
- 夏雨黄灵光鄢帮有方豫
- 关键词:面源污染滞留率
- 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监测现状与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水生态安全监测是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的关键和基础,也是水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的前期工作。水生态安全监测就是对水环境、水生物相关的因子(包括大气、土壤、生物以及人为因子)的监测,重点是水质和生物。介绍了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监测的现状,分析了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监测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最后,就更好地做好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监测,提出了研究建立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监测体系,进行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监测分区,扩充和增设监测站点(重点是增设遥感和无线监测站点),扩大监测要素的范围(从以水质为主逐步向水生态发展)和构建鄱阳湖水生态监测数据平台以形成数据共享机制的对策。
- 林联盛刘木生何文莉郭秋忠方豫胡卡
- 关键词:水生态安全鄱阳湖
-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LTQ-EESI-MS)快速筛选水环境中重金属被引量:2
- 2017年
- 为解决拥有复杂基体的水环境中重金属快速检测问题,建立了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LTQ-EESI-MS)快速筛选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方法。含重金属的样品液滴与络合剂EDTA/CyDTA水溶液在EESI源装置上发生在线液-液微萃取,并使萃取与离子化同时进行,然后形成EDTA/CyDTA-重金属络合物阴离子以供质谱分析,检测到的天然同位素比和碎裂方式确证了利用LTQ-EESI-MS法可成功检测并分辨出EDTA/CyDTA-重金属络合物。该方法基本无需样品预处理,能简单、快速地对复杂基体样品进行直接质谱分析,定性测出重金属离子Cu、Zn、Pb、Cd,非常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该方法是质谱仪器在无机物检测的一种尝试,也可为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污染筛查和快速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 陈春丽方豫黄灵光戴星照朱腾高方小伟陈焕文龚娴
- 关键词:重金属
- 乐安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基于Chaves&Alipazz在巴西南某流域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理论,根据乐安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及数据获取程度,选用可避免主观性误差的定量指标,建立了乐安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计算出乐安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72,属于中等水平。其中最高参数值为水文现状指标(0.88),而最低值为压力指数参数(0.25),充分反应了流域内目前水质尚好,水量也充分,但社会经济发展及气候变化影响已带来巨大压力。为了全面提高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水权使用方和政策制定者应致力于提高流域内水源涵养功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土壤环境,提升流域内部环境容量。
- 夏雨鄢帮有Thomas Koenig方豫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江西省“五河”流域水文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对江西省"五河"流域(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的水文特征,包括降水、地表水资源、水位、入湖流量、入湖输沙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河"流域降水充沛,但年内分配不均,其中信江流域降水最为充沛,但年内差异系数较大;修河流域降水量最小,但年内差异系数最小;地表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不同,水资源丰富的信江流域人均水资源却最低;洪水通常出现在6月,差异并不明显;各水系径流量略有增加,年内变化显著,最大月份是最小月份的几倍到几十倍;近年来入湖输沙量波动下降;据单位面积水土流失状况分析,抚河流域较为严重,信江流域2006年有所加重。
- 谢冬明严岩邓红兵方豫樊哲文
- 关键词:水文特征
-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尺度参数自动选择研究被引量:23
- 2016年
- 面向对象解译技术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影像分割的基础问题仍严重制约其自动化水平,尤其是分割参数选择。因此,本文以广泛使用的分型网络演化分割算法为例,开展尺度参数选择研究。借鉴对遥感影像分辨率敏感的局部方差指标,引入边长和面积权重,构造加权局部方差(WLV)指标,对多个分割结果进行评价,进而实现最佳尺度参数选择。在珠江区域2.5 m的SPOT 5融合影像上进行实验,通过计算最佳分割结果与人工分割结果的相似度对WLV进行定量验证。此外,还对WLV在分割对象最小为一个像元、最大为整景影像的全范围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WLV随尺度参数的变化曲线中,不同极大值点的分割结果反映了实验区不同景观层级上的斑块,其中第1个极大值点对应的分割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影像的最小可识别单元。
- 王志华孟樊杨晓梅杨丰硕方豫
-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多尺度分割
- 江西东江源区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RS/GIS技术,研究东江源区1995-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东江源区土壤侵蚀面积有所增加,强度降低;2)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主要发生在林地、草地、耕地这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其中林地土壤侵蚀强度有较为明显的增加;3)加重土壤侵蚀强度主要是林地转变为草地和耕地,而耕地向林地、林地内部之间的转化减弱了侵蚀强度。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是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尤其是林地、草地和耕地之间的转化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影响很大。其中,耕地向林地、林地内部之间的转化将对土壤侵蚀强度起到减弱效果,而林地向草地、耕地之间的转化则会加速土壤侵蚀的恶化。
- 黄灵光郭秋忠周学林方豫林联盛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壤侵蚀GIS技术
- 浅析P/T界线层中牙形刺Hindeodus parvus的标准性
- 2014年
- 本文讨论了中国(江西修水东岭、四川广元上寺和浙江长兴煤山)、印度(克什米尔Guryul Ravine)、前苏联(阿塞拜疆Achura)等地的海相P/T界线层中牙形刺Hindeodus parvus,及其首次出现的点位,阐述了其标准性对海相P/T界线划分的重要意义。建议以产于单相且沉积连续剖面,主齿和细齿均保存完好的Hindeodus parvus的首次出现的点位,作为P/T生物地层界线划分的标准。
- 林联盛万梦方豫
- 关键词:牙形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