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永浩

作品数:54 被引量:83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建筑科学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矿业工程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4篇隧道
  • 11篇支护
  • 9篇公路
  • 8篇岩石力学
  • 8篇软岩
  • 8篇隧道工
  • 8篇隧道工程
  • 8篇公路隧道
  • 7篇地应力
  • 7篇隧洞
  • 7篇大变形
  • 6篇应力
  • 6篇浅埋
  • 6篇高地应力
  • 5篇引水
  • 5篇引水隧洞
  • 5篇软岩大变形
  • 4篇地质
  • 4篇断面
  • 4篇有限元

机构

  • 52篇中国科学院武...
  • 10篇山东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交第二公路...
  • 3篇天津大学
  • 3篇中铁第四勘察...
  • 3篇云南省交通投...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湖北工业大学
  • 2篇多伦多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二滩水电开发...

作者

  • 54篇戴永浩
  • 34篇陈卫忠
  • 13篇伍国军
  • 12篇杨建平
  • 10篇谭贤君
  • 8篇汤华
  • 7篇田洪铭
  • 6篇于洪丹
  • 4篇易小明
  • 4篇武松
  • 3篇李术才
  • 3篇贾善坡
  • 3篇郭小红
  • 3篇邓琴
  • 3篇夏开文
  • 2篇朱维申
  • 2篇杨春和
  • 2篇曹传林
  • 2篇李怀珍
  • 2篇刘泉声

传媒

  • 15篇岩石力学与工...
  • 7篇岩土力学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公路工程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第四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4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大变形预应力锚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变形预应力锚杆,包括开缝带帽筒体、锥形楔体、垫片、锁紧螺母、锚杆杆体,锚杆杆体依次穿过开缝带帽筒体、锥形楔体、垫片、锁紧螺母,开缝带帽筒体嵌入钻孔孔口,开缝带帽筒体与锥形楔体通过摩擦接触相匹配,锥形楔体...
戴永浩陈卫忠杨建平伍国军田洪铭
文献传递
深部高地应力巷道断面优化研究被引量:38
2004年
巷道失稳和维护困难是困扰高地应力深部矿井的普遍问题,严重影响矿井的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深部矿井高地应力巷道有其自身的应力分布特点,对巷道的支护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从巷道断面优化着手,根据深部矿井高地应力巷道的地质赋存特征,结合淮南-780m水平现场地应力测试及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结果,运用FLAC3D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分析软件,建立巷道支护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几种方案巷道周边塑性区分布、应力场、位移场等的分析对比,得到了较为易于维持巷道稳定的巷道断面优化设计方案。
戴永浩陈卫忠刘泉声易小明
低渗透介质渗透性试验研究被引量:73
2008年
在核废料地下处置、能源地下储存和深埋地下工程中,低渗透率岩石的渗透性测试是难点问题。通过研制的低渗透率岩石渗透仪,在氮气形成稳态渗流的条件下,对锦屏大理岩进行渗透特性研究。比较气体渗流偏微分方程中考虑气体Klinkenberg效应的渗透率精确解和通过拟压力法得到的渗透率解,表明渗流偏微分方程中考虑气体Klinkenberg效应的计算方法在理论上和试验数据处理结果上更为优越。研究结果表明:(1)低渗透率岩石渗透仪稳定、误差小,可以进行致密岩石的低渗透率测定;(2)Klinkenberg效应对低渗透率岩石的气体渗透影响显著,考虑Klinkenberg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气体渗透;(3)锦屏大理岩的渗透率为10-20 m2左右。
陈卫忠杨建平伍国军谭贤君贾善坡戴永浩于洪丹
关键词:岩石力学渗透率
大宁河特大拱桥桥址溶崩角砾岩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由于大跨径上承式拱桥在拱座处将产生巨大的水平推力,导致地基变形,而溶崩角砾岩岩质较软,对工程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大宁河特大桥桥址处溶崩角砾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试验与理论研究,得到溶崩角砾岩抗压特性并提出溶崩角砾岩的流变力学模型,并将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所得的研究成果与试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流变力学模型进行验证。本文研究成果为对我国建设中最长的上承式钢管拱桥———巫山大宁河大桥的长期稳定性分析及相关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于洪丹陈卫忠谭贤君彭元诚戴永浩
关键词:力学特性数值仿真
复杂气候与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陈卫忠谭贤君杨建平李术才郭小红黄胜伍国军田洪铭王辉吕森鹏戴永浩于洪丹曹俊杰王者超乔春江
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最东端,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马蹄形大拐弯处,这里是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作用力最剧烈的地区。依托工程嘎隆拉隧道是世界上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第一条隧道,也是世界上第一条穿越两个不同气候带的特长隧道,受...
关键词:
关键词:隧道工程泡沫混凝土
上下交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57
2014年
钻爆法是隧道开挖中一种主要的施工方法,爆破开挖不可避免会对围岩产生扰动。以新建走马岗隧道上穿东深供水走马岗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开展上下交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选取与交叉段岩性一致的爆破施工开挖区域进行爆破振动监测,得到了现场爆破施工方案条件下走马岗隧道爆破振动规律。对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得出走马岗地区爆破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PV)的Sadovsk公式,反演得到控制爆破振动的最大掏槽药量及安全距离,制定出交叉段施工的安全控制范围以及相应的爆破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并付于交叉段现场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表明,提出的振速控制标准及爆破方案符合安全要求,保证了在建隧道的顺利开挖以及既有隧道的安全运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爆破开挖及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于建新陈卫忠杨建平杨帆李明匡岳林戴永浩
关键词:交叉隧道爆破振动振动控制
公路与铁路小锤距交叉软岩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孙乔宝赵栋琪汤华张国辉唐平祥赵灿元韩忠贵宋政群杨建成戴永浩田洪铭
中国西南山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珍贵,生态保护严格,公路与铁路在同一线位走廊近距离交叉布设的情况越来越多,产生了较多的近距离交叉近接工程。由于与既有隧道距离近,钻爆法施工又会对围岩特别是软质危岩和既有隧道会...
关键词:
关键词:隧道工程隧道设计施工方法
裂隙岩体变形模量尺寸效应研究Ⅱ:解析法被引量:17
2011年
通过分开考虑岩块和裂隙对岩体变形的贡献,研究了任意裂隙分布岩体等效变形模量的解析计算方法,并用正交裂隙岩体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得到的结果和经典解析解完全一致。此外,通过该方法对锦屏Ⅱ级电站辅助洞中段随机裂隙岩体进行不同尺寸、不同方位下等效变形模量的计算,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岩体尺寸的增大,不同方位的变形模量值趋于稳定,该裂隙岩体变形模量的特征单元对(REV)尺寸为8 m,和有限元计算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来研究裂隙岩体等效变形模量尺寸效应和各向异性特性,研究成果对于裂隙岩体等效变形参数取值具有重要意义。
杨建平陈卫忠戴永浩
关键词:裂隙岩体变形模量尺寸效应解析法
大坂膨胀性泥岩引水隧洞长期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结合室内三轴蠕变试验与数值仿真技术,研究大坂引水隧洞膨胀性泥岩饱水状态下蠕变力学特性,建立泥岩非线性蠕变力学模型,并开展大坂引水隧洞TBM施工开挖、支护、长期运营过程的饱和渗流-应力耦合仿真计算。重点模拟TBM开挖预留变形、初次支护半年后顶管片和侧管片开裂破坏问题,以及采取锚杆、围岩注浆、二次衬砌和钢支撑相结合的联合二次支护措施后隧洞长期安全性的评价与设计验证问题,研究成果为引水隧洞的支护设计提供依据,对同类工程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戴永浩陈卫忠于洪丹章跃林
关键词:隧道工程软岩大变形蠕变渗流-应力耦合
下穿公路隧道大型三维有限元静力仿真研究
2020年
针对公路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公路、铁路等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工程,研究当前施工工法和支护方案下隧道围岩变形范围和上方既有公路受影响程度,并对既有公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采用大型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甸头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公路段的分析,得出采用三台阶掘进能有效控制既有公路的沉降变形,且隧道轴向方向变形差异较小,围岩基本处于受压状态,塑性区集中于两腰部及以下,但衬砌在开挖后受拉应力较大易破坏的结论。
陈佳正汤华戴永浩
关键词:公路隧道三维模拟三台阶法沉降变形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