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泽全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TopconKR-1W、iTrace和Topolyzer测量角膜Q值的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背景角膜Q值测量对于角膜屈光手术与白内障术中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至关重要,既往常用的测量仪器为Topolyzer,近年来TopconKR-1w和iTrace也逐渐用于临床,但三者间测量结果足否可以互相替代尚不清楚。目的评估TopconKR-1W、iTrace和Topolyzer测量角膜Q值的差异性和一致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诊断性试验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1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人,受检者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3.00±3.15)D,分别用TopconKR-1W、iTrace和Topolyzer进行角膜Q值测量,每位受检者右眼测得数据纳入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评估不同仪器测量的角膜Q值的差异;采用Bland—Ahman-致性分析评估不同仪器问测得角膜Q值的-致性。结果TopconKR-1W、iTrace和Topolyzer测得的角膜Q值分别为-0.184±0.112、-0.117±0.167和-0.269+0.117,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opconKR—1w测得的角膜Q值比Topolyzer测得值大0.085±0.010,iTrace测得的角膜Q值比Topolyzer测得值大0.152-+0.014,TopconKR-1W测得的角膜Q值比iTrace小0.067±O.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pconKR—1W与iTrace、TopconKR-1W与Topolyzer、iTrace与Topolyzer间测得Q值差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106~-0.028、0.060~0.109和0.118~0.186。TopconKR-1W与iTrace、iTrace与Topolyzer、KR-1w与Topolyzer测量值间分别有6%、6%和5%的点位于95%-致性界限(LoA)以外,95%LoA内3种仪器测定结果上下限绝对值的最大值分别为0.28、0.43和0.38。结论TopconKR-1W和iTrace测得的角膜Q值均大于Topolyzer测定值,3种仪器测得的角膜Q值-致性欠佳,临床应用时不可相互替代。
- 邱威华焱军徐泽全吴强
- 关键词:生物测量角膜Q值角膜地形图仪一致性
- 整块切除植骨在骨样骨瘤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整块切除植骨在骨样骨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骨样骨瘤患者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6~58岁,平均19.5±2.3岁.胫骨(14例)...
- 董扬徐泽全张智长杨庆诚嵇伟平张长青
- 朊蛋白PrPc在Enneking Ⅲ期骨肉瘤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朊蛋白PrPc(cellular prion protein)在EnnekingⅢ期骨肉瘤中的表达以及分析其与骨肉瘤转移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对初诊已发生肺转移的EnnekingⅢ期骨肉瘤15例以及相应瘤旁组织中朊蛋白PrPc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同期收治的初诊未转移骨肉瘤标本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已有转移的骨肉瘤和未转移骨肉瘤中PrPc蛋白的表达水平。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住院的两组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性骨折、生存时间等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年率,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PrPc的表达和不同的临床特征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PrPc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普遍表达,在瘤旁组织中不表达;EnnekingⅢ骨肉瘤中:PrPc的表达要显著高于EnnekingⅡ期对照组(P=0.006)。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显示PrPc的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相关(P=0.010),Enneking分期与预后相关(P=0.025)。多因素分析显示,PrPc表达水平和肿瘤的Enneking分期可以作为骨肉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朊蛋白PrPc在已有转移的EnnekingⅢ骨肉瘤中的表达高于未转移患者。PrPc高表达的骨肉瘤患者预后较差。PrPc的高表达可能与骨肉瘤预后不良有一定相关性。
- 白云鹏董扬张智长杨庆诚徐泽全阎洪亮
- 关键词:骨肉瘤基因表达预后朊蛋白
- 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相关视觉质量变化
- 目的:对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短期泪膜稳定性相关视觉质量变化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40位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0眼,于手术前、术...
- 王雪徐泽全陈燕华焱军吴强陆斌王文清
- Topcon KR-1W、iTrace和Topolyzer获得的角膜Q值的比较
- 背景:角膜Q值测量对于角膜屈光手术与白内障术中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至关重要.目的:评估三种仪器(Topcon KR-1W、iTrace、Topolyzer)获得的角膜Q值的差异性和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研...
- 邱威华焱军徐泽全吴强
- 儿童骨肉瘤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15岁以下儿童骨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3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治疗的15岁以下骨肉瘤患者共54例,男33例,女21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对其生存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访。同期随访15~25岁青少年骨肉瘤患者77例(男48例,女29例)作为对照,随访总例数为131例。在15岁以下儿童组中按手术方式分为截肢组(19例),假体置换组(8例)以及生物重建组(27例)。比较儿童组和青少年组之间整体生存率的差别,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之间儿童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研究年龄因素以及手术方式与骨肉瘤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总的随访时间为4-77个月,平均39.7个月。Log-rank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儿童组和青少年组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5),不同手术方式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截肢组与似体置换组相比(P=0.962>0.05),截肢组与生物重建组(P=0.303>0.05),假体置换组与生物重建组(P=0.452>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年龄可以作为骨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儿童骨肉瘤相对于青少年骨肉瘤来说,总体生存预后较差。对于儿童骨肉瘤手术治疗来说,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其生存预后无明显影响。
- 白云鹏董扬张春林杨庆诚张智长徐泽全
- 关键词:儿童骨肉瘤预后保肢手术
- 神经源性关节炎(Charcot 关节)的临床分析-(附4例病例报道)
- 目的 探讨charcot 关节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月至2013 年2 月本中心月收治的临床或病理证实的神经病性关节炎患者4 例,对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整理,计算机检索Pubmed、...
- 徐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