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东

作品数:12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腕关节
  • 3篇关节镜
  • 3篇臂丛
  • 2篇学科
  • 2篇肢体
  • 2篇肢体功能重建
  • 2篇撕脱
  • 2篇撕脱伤
  • 2篇腕关节镜
  • 2篇内骨折
  • 2篇内固定
  • 2篇骨折
  • 2篇关节内
  • 2篇关节内骨折
  • 2篇臂丛神经
  • 1篇电刺激
  • 1篇学科融合
  • 1篇移位术
  • 1篇右颈

机构

  • 12篇复旦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徐文东
  • 4篇徐建光
  • 4篇顾玉东
  • 2篇邱彦群
  • 2篇沈云东
  • 1篇陆九州
  • 1篇徐文东
  • 1篇王海鹏
  • 1篇朱艺
  • 1篇李继峰
  • 1篇劳杰
  • 1篇应颖
  • 1篇蒋良福
  • 1篇李杰
  • 1篇刘靖波
  • 1篇虞聪
  • 1篇冯俊涛
  • 1篇陆九洲
  • 1篇李占玉
  • 1篇张凯莉

传媒

  • 6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生物医学转化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5篇2004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被引量:63
2004年
目的 评价用A0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2 4例 3 2个掌骨头骨折 ,均用切开复位加A0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中选用T型钢板 16块 (其中 9例另加螺钉固定 ) ;使用L型钢板 12块 (其中 10例另加螺钉固定 ) ;用螺钉固定 4块。术后随访 6~ 2 4个月。结果 T型钢板、T型钢板加螺钉、L型钢板、L型钢板加螺钉、螺钉固定 5组术后均未发生感染。 5组术后平均开始活动时间分别为 8.0d、11.7d、14 .0d、11.2d和 17.5d。握力恢复百分比 (同侧 /对侧 )分别为 77 6%、80 1%、85 7%、76.0 %和 70 .7%。掌指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 81.1°、68.0°、64 .5°、70 .4°和 63 .5°。内固定平均拆除时间为 13 .4、6.17、10 .5、9 4和 9 0个月。无骨不连发生。结论 切开复位加AO内固定是一种治疗掌骨头骨折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 ,熟练的手术技巧 ,适时的早期功能锻炼和理疗 。
劳杰顾玉东徐建光刘靖波虞聪徐文东蒋良福陆九洲
关键词:掌骨螺钉固定L型钢板T型钢板关节内骨折内固定
胸腔镜辅助经锁骨上切除颈胸交界处巨大肿瘤一例
2022年
患者 女,31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颈部肿物,近1个月来出现右小指及右前臂尺侧麻木,进行性加重。临床检查:右颈部锁骨上窝饱满,皮肤静脉迂曲扩张(图1),可触及质韧肿物,触之无压痛,不可推动,无法触及其下界,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肿物处Tinel征(+),右上肢放射性麻痛感传导至右小指及右前臂尺侧。外院行颈部肿瘤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右颈部梭形细胞肿瘤,形态考虑为神经鞘瘤。
赵轩宇于爱萍冯俊涛邱彦群邱彦群沈云东
关键词:右前臂锁骨上区右颈部颈部肿瘤尺侧
内窥镜技术结合NAP早期判断尺神经缝合后再生质量的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 介绍应用内窥镜技术结合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 (nerveactionpotention ,NAP)以早期判断肘部尺神经缝合后再生质量的新技术。方法 对 7例尺神经断伤后直接修复者 ,通过 2个 1.5cm长的切口 ,在内窥镜下行缝合神经的探查、松解术及功能性电刺激 5~ 10min。测定神经松解术前后的NAP ,比较其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以判断神经的再生质量及手术效果。结果 术中 6例神经松解术前的NAP示有效神经再生 ,但经神经松解及功能性电刺激后尺神经缝合口远端的NAP波幅与神经传导速度比术前分别改善了 3 0 %和 9.8%。 1例患者神经缝合口瘢痕增生严重 ,且邻近肱动脉 ,改行开放性手术。结论 内窥镜技术结合神经松解术前的NAP测定 ,可早期判断神经缝合后的再生质量。内窥镜下同时作神经粘连松解、功能性电刺激 ,结合神经松解后NAP的测定结果 ,证实该技术可提高尺神经修复后的治疗效果。
陆九州徐文东张凯莉朱艺徐建光顾玉东
关键词:尺神经内窥镜技术NAP术前功能性电刺激
腕关节与肢体功能重建相关技术在手外科学中的进展与趋势被引量:3
2021年
腕关节相关疾病的诊治与肢体残障后功能重建是手外科学科发展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腕关节疾病的诊治从一开始的外固定等保守治疗发展到开放手术,目前逐渐向精准化和微创化方面发展。肢体功能重建领域相关技术从肢(指)体再植、再造发展到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重建,拓展到中枢损伤肢体偏瘫后功能重建的综合诊治等方面。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为代表的医疗团队在不同的时期均对这两大方向开展过一些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对推动手外科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组织工程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曰新月异,结合3D打印、智能假肢、脑机接口等新兴技术开展的相应跨界合作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对腕关节与肢体功能重建相关技术在手外科学中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徐文东徐文东顾玉东
关键词:腕关节关节镜肢体功能重建
利多卡因对运动及感觉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D雌性大鼠 ,利多卡因组 2 6只 ,对照组 2 6只。锁骨下横切口 ,暴露双侧臂丛神经。利多卡因组于颈7神经根距椎间孔以远 5mm处在外膜下注射 1%利多卡因 2 μl ,对照组则注射 0 .9%生理盐水 2 μl。利用TrueBlue逆行示踪技术和NSE免疫荧光双标技术 ,精确计数神经元和检验标记神经元的活性。结果 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计数 :对照组神经元数量在术后 4~ 16周呈持续减少 ;利多卡因组在术后 8周才明显减少。同一时间点利多卡因组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5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 :术后 8周 ,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元数量均明显减少 ,而利多卡因组的运动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5 )。各组中 ,TrueBlue标记神经元全部被NSE免疫荧光双标。结论 神经根切断前外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神经元逆行性退变可能存在双重诱发机制。
糜菁熠徐建光徐文东林森李继峰
关键词:利多卡因感觉神经元注射神经根外膜背根神经节
功能神经影像技术与经颅磁刺激联用在神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功能性神经影像和神经调控技术的联合应用已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这为多种疾病损伤后大脑重塑的多尺度探索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数据,并为神经康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功能性神经影像(EEG、fMRI、fNIRS)和神经调控技术(TMS)的组合,阐述了这些组合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它们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基于这些组合的脑机接口和神经假肢等尖端技术,有望对疾病后神经回路重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为神经康复提供更精确的方案。
应颖马兴怡李杰祁文俊林维山杨婧瑞李铁徐文东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神经康复
提高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撕脱伤疗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臂丛根性撕脱伤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高,致残严重,给社会生产与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神经移位术是目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主要方法.近30年来,膈神经、副神经、肋间神经、颈丛运动支及健侧C7移位治疗臂丛撕脱伤相继报道,...
徐文东
关键词:膈神经神经移位臂丛神经
文献传递
脑机接口等新兴科技对传统外科重建肢体功能的启示
2020年
肢体瘫痪是人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仅脑卒中等造成的偏瘫在我国就达两千余万患者,长期“无医可治”。中国原创的左右颈七神经交叉移位,将瘫痪上肢神经换接到同侧健康大脑,不仅偏瘫肢体功能显著恢复,更进一步更新发展了传统脑科学理论。然而对于脊髓损伤后肢体瘫痪或严重肢体残缺患者来说仅依靠医学方法尚不能有效治疗。近年来,围绕传统脑电技术发展而来的脑机接口等新兴技术衍生出的交叉学科逐渐兴起,拥有能够解决医学遗留难题的潜能,在国内外掀起一番热潮。作为国家战略需求,研究者应当抓住机会,加大力度支持跨领域、多学科融合,共同研发肢体功能重建新方案,实现新兴科技与中国原创技术融合的再次突破。
李铁徐文东
关键词:脑机接口肢体功能重建
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1例;年龄35~85岁[(62.5±12.9)岁]。骨折AO/OTA分型:B型7例,C型37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22例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关节镜组),22例采用传统术中透视治疗(透视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关节镜组术中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及骨折移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分、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以及腕关节活动范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5个月[(13.3±1.1)个月]。关节镜组手术时间为(104.0±40.5)min,长于透视组的(71.3±32.1)min(P<0.05)。关节镜组术中诊断TFCC损伤14例(64%),关节镜直视下见骨折移位间隙为0.8(0.3,0.8)mm,台阶为1.0(0.3,1.5)mm,关节镜辅助复位后分别为0.3(0.0,0.5)mm、0.5(0.0,0.5)mm(P均<0.05)。术后12个月关节镜组PRWE评分为(9.8±4.9)分,低于透视组的(13.4±5.8)分(P<0.05)。关节镜组DASH评分为(9.0±5.0)分,低于透视组的(13.0±6.1)分(P<0.05)。关节镜组腕关节背伸和旋后分别为(73.8±8.9)°和(82.5±8.0)°,高于透视组的(65.8±14.2)°和(76.3±10.4)°(P均<0.05)。两组术后未出现螺钉松动或断裂、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可增加关节面复位的准确性,改善术后腕关节功能,同时术中能明确诊断TFCC是否存在损伤。
张炯豪尹华伟邱彦群王海鹏王海鹏沈云东
关键词:关节镜桡骨骨折术中复位
慢性腕关节疼痛的镜下诊治
了腕关节镜诊断腕关节慢性疼痛的&quot;金标准&quot;,分析了使用腕关节镜的手术处理方法,以及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
徐文东
关键词:手术治疗腕关节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