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琴 作品数:27 被引量:224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82例肝胆外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了解肝胆外科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肝胆外科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肝胆外科医院感染共82人次,105例次,感染率2.54%,例次感染率3.25%;感染类型以手术部位感染(41.90%)、下呼吸道感染(26.67%)和菌血症(16.19%)为主;病原菌依次为革兰氏阴性菌(62.61%),革兰氏阳性菌(30.43%),真菌(6.96%);肝肿瘤切除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患者感染率最高,分别占术后感染的35.39%和15.49%。结论肝胆外科医院感染以手术部位感染为主,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肝脏和胰腺肿瘤手术是肝胆外科疾病医院感染增高的重要因素,应针对其特点,采取更积极及合理的治疗措施,同时也应重点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测。 陈伯宁 肖秀红 徐凤琴 陈丽容 丘小红关键词:肝胆外科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多方法协同的医院行政后勤科室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2022年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开展对医院全面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后勤科室由于工作任务的难以度量和异质性,一直是医院绩效考核的难点。协同应用关键绩效指标法、360度评价和PDCA循环等方法建立医院行政后勤科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现了行政后勤科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改善了临床医技科室的满意度。医院在实施中需要转变考核理念、梳理工作目标、建立反馈—改进机制,通过激励作用引导各科室主动参与到医院改革中。 黄雪梅 兰富强 陈伯宁 陈秀英 徐凤琴关键词:绩效考核 行政后勤 KPI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药性变化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及其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及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药敏结果。结果: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404株,肺炎克雷伯菌占所有病原菌比例,2012年7.8%,2013年8.1%,2014年8.3%,呈增加趋势。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比例最高达38.04%,其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97.2%、98.1%、98.9%,接近100%。结论:重症医学科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仍较重,耐药率高,耐药谱广,治疗难度大,需继续加强病区环境消毒,防治交叉感染,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李伟超 陈亮 徐凤琴 周明根 邹子俊 何志捷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临床疾病诊断名称编码字典库的应用研究 目的为更好适应新形势下病案首页数据和病历书写质量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临床诊断名称,满足医、教、研和医疗保险付费等多方面医疗信息标准化的需求。方法以临床诊断为中心,建立临床疾病诊断名称编码字典库。结果院内临床疾病诊断库可用数... 谢丽莎 熊皓囡 邹慧 徐凤琴关键词:国际疾病分类 文献传递 156例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剂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剂敏感性的变化,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培养阳性的156例胆汁标本238株临床分离株中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为社区获得性胆道感染组和医院获得性胆道感染组,利用WHONE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38株临床分离菌株中包含35种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68株,占70.6%;革兰阳性菌70株,占29.4%。分离量排列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8.2%)、粪肠球菌(12.6%)、铜绿假单胞菌(12.2%)、肺炎克雷伯菌(11.3%)、屎肠球菌(6.3%)。医院获得性胆道感染组混合感染的比例(39.6%)明显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组(28.7%)。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耐药性明显增加,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仍较高;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对喹诺酮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仍较高。医院获得性感染组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比率明显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组。结论胆道感染病原菌谱不断改变,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在增加;医院获得性胆道感染不仅在感染类型、菌株种类上较社区获得性胆道感染复杂,而且细菌的耐药现象更严重。 肖秀红 徐凤琴 陈伯宁 陈丽容关键词:胆道 抗药性 细菌培养 一种手消毒凝胶替代消毒耦合剂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一种手消毒凝胶替代消毒耦合剂进行B超检测的效果。方法通过B超应用效果和涂抹采样及细菌检测方法,对该手消毒凝胶作为耦合剂使用时B超实时图像显示和使用后除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在乳腺肿物切除术过程中,用该手消毒凝胶取代耦合剂进行B超监测显示,图像清晰可靠。使用中的消毒凝胶开启后在2周内可保持无菌生长。用该手消毒凝胶涂抹过的皮肤上未检出存活细菌。结论该手消毒凝胶替代超声耦合剂不影响图像清晰度,可抑制或杀灭皮肤上细菌。 陈丽容 肖秀红 徐凤琴 陈伯宁 丘小红关键词:耦合剂 B超 消毒效果 单中心2006至2009年血流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了解引起血流感染(BSI)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BacT/ALERT3D微生物全自动检测系统对血进行培养检测。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以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查阅病历了解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6至2009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收检血培养标本10462份,检出病原菌830株,阳性率为7.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42株,占53.3%(442/830),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3.7%(149/442);革兰阳性球菌275株占33.2%(275/830),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为主,占44.4%(122/275);真菌113株,占13.6%(113/830),以热带念珠菌为主,占24.8%(28/113)。引起BSI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18.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7%)、肺炎克雷伯菌(8.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67.5%和49.1%。碳青酶烯类及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左氧氟沙星对常见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2%和88.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分布以ICU、儿科和血液科为主,分别为25.5%、22.2%和12.4%,其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血液病多见,分别为26.8%、20.6%。结论该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及奎奴普丁或达福普汀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碳青酶烯类及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有恶性肿瘤、血液病等基础疾病者易发生血流感染。 黄松音 王庄斐 钟凤辉 凌勇 徐凤琴 李红玉关键词:细菌感染和真菌病 血流感染 药敏试验 循证法应用于环氧乙烷灭菌质量控制的探讨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循证法应用于环氧乙烷灭菌(EO)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通过利用循证法开展人员培训,并应用于EO灭菌器的安装及质控灭菌物品的洁净度、正确选用包装材料及控制灭菌过程的EO气体浓度、温湿度和过程追溯,并通过对灭菌器运行的每锅次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对无菌物品定期进行无菌试验,综合评判EO的灭菌效果。结果 72锅次4835件物品的灭菌合格率100.0%。结论应用循证法可做好环氧乙烷灭菌质量的控制。 何惠燕 徐凤琴 李丽娇 古小玲 刘文关键词:环氧乙烷 灭菌 基于RCA的非计划再次手术根本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2015年 非计划再次手术是监测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有效指标,也是体现医院医疗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回溯性分析国内某大型三甲医院2012—2013年上半年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降低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提供依据。 任毅 李力桢 林少建 徐碧滢 徐凤琴关键词:RCA 一起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调查某医院骨关节科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患者中,出现发热(体温≥38℃)伴寒颤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检测,利用卡方检验对罹患率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结果2019年7月28-30日共发现8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均表现为寒颤和发热。其中4例病例血培养检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PFGE检测分析,相似度为100.00%,为同种同源。病例留置针洗脱液中亦培养出该菌。结论该医院骨关节科发生一起由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可能与使用被污染的静脉推注药液和封管液有关。 李梦 张萌 钟昱文 康敏 徐凤琴 宋铁关键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