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飞 作品数:27 被引量:90 H指数:6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采用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采用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病例22例,骨折按 AO 分型 A 型3例,B 型7例,C 型12例,术后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并采用 Anderson 评分标准评估肘、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9.5个月),22例患者术后及随访 X 线片达到解剖复位,骨折全部愈合,术后末次 Anderson 评分优良率95.5%。结论采用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符合生物学固定、并发症少、术后前臂功能恢复迅速等优点,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案。 刘远翔 李皓桓 彭飞 张华伟 孙维国 韦准关键词:尺桡骨骨折 髓内钉 内固定 解剖重建治疗肩关节脱位急性肱骨头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总结解剖重建的方式治疗肩关节脱位导致的急性肱骨头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因盂肱关节脱位导致的肱骨头压缩性骨折病人5例(7侧),均通过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暴露肩关节,经骨窗反向打压复位,植骨后使用空芯钉支撑塌陷的骨软骨。随后定期随访,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人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3~36个月,平均(20.4±8.9)个月,全部病人无内固定失败,骨折全部愈合,无复发性脱位,末次复查时Constant评分82~98分。结论急性肱骨头压缩性骨折的解剖重建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手术方式,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汪喆 彭飞 李建平 李皓桓关键词:肩关节脱位 前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的影像学比较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比较直接前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的差异,并与Lewinnek等人描述的安全范围比较,评估使用两种手术方法安放髋臼假体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科的9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例,其中45例采用直接前侧入路(DAA),45例采用后外侧入路(PLA)。所有病例均为单侧全髋关节初次置换,股骨近端严重畸形、髋臼后方缺损、僵直髋、以及Crown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以及需要使用特殊假体的病例均被排除。手术由熟悉两种术式的同一医师完成。术后摄取X线片,利用计算机软件测量髋臼假体安放时外展角、前倾角、肢体长度差异及股骨偏心距差异,从而评价假体位置。结果:直接前侧入路组和后外侧组的外展角、前倾角、肢体长度差异及股骨偏心距差异分别为(41.97±6.36)°和(35.58±5.12)°,(16.38±4.75)°和(13.49±3.9)°,(4.1±1.25)mm和(3.9±1.1)mm,(3.7±0.9)mm和(4.2±1.1)mm。其中,两组入路臼杯外展角对比,直接前侧入路组大于后外侧入路(P〈0.05),两组入路臼杯前倾角、肢体长度差异及股骨偏心距差异对比无差异(P〉0.05);上述各指标在安全范围内视为可接受,可接受率分别为93.33%和77.78%,86.67%和91.11%,86.67%和88.89%,84.44%和86.67%,其中,两组入路臼杯外展角可接受率对比,直接前侧入路组大于后外侧入路(P〈0.05),两组入路臼杯前倾角、肢体长度差异及股骨偏心距差异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直接前侧入路相比后外侧入路,臼杯外展角较大,且具有更高可接受率;两组入路臼杯前倾角、肢体长度差异及股骨偏心距无明显差异。 施家奇 李皓桓 李建平 周思齐 彭飞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 外展角 股骨偏心距 慢病毒介导shRNA关节腔注射可加重骨关节炎的软骨破坏 2016年 背景:最近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除了参与脂质代谢外,还参与调节炎症反应。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hRNA对大鼠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破坏的影响,以及对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作用,初步判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对体内实验骨关节炎发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64只分为4组,每组16只。(1)对照组大鼠未做手术为阴性对照组。(2)假手术组大鼠显露关节腔后及关闭切口,不切断交叉韧带和半月板。(3)模型+shLRP1组大鼠切断前交叉韧带切断加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制作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2 d用慢病毒介导的siRNA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2周。(4)骨关节炎模型组,造模后关节腔注射阴性对照慢病毒。4组大鼠造模后5 d开始在自制的电动跑步机中跑步,每日跑步30 min,里程为500 m。造模2,4及6周处死各小组大鼠,观察软骨破坏程度和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结果与结论:(1)大体和病理切片观察发现:行关节腔注射慢病毒介导的siRNA抑制关节软骨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表达后,大鼠骨关节炎模型中软骨破坏加重,加速骨关节炎病程。(2)6周时:模型+shLRP1组Mankin’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模型+shLRP1组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3)结果说明:前叉韧带切断加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并配合跑步机中慢跑锻炼能再现骨关节炎模型。慢病毒介导siRNA关节腔注射可干扰抑制关节软骨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表达,对关节软骨有加重损伤的作用。 杨二平 彭飞 梁杰 杜远立关键词:骨关节炎 慢病毒属 软骨组织工程 慢病毒 关节腔注射 吡咯喹啉醌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2015年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介导线粒体途径致软骨细胞凋亡机制及吡咯喹啉醌(PQQ)的保护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IGFBP-3或PQQ对SD乳鼠膝软骨细胞干预处理.A组为对照组;B、C、D组分别加0.5、1.0、2.0 mg/L IGFBP-3;E组:2.0 mg/L IGFBP-3+100 nmol/L PQQ.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测量线粒体体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及数密度(Nv).荧光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见A组结构正常,B、C、D组出现肿胀受损表现,E组出现局灶性空泡,但较D组明显减少.Vv、Sv和Nv发生相应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下A组呈橘红色荧光;B、C组既呈橘红色也呈绿色荧光;D组80%以上呈绿色荧光;E组可见橘红色和绿色两种荧光.A~E组橘红色荧光百分率分别为(89.7±3.4)%、(61.1±2.7)%、(46.4±3.1)%、(15.3±4.2)%和(57.8±3.4)%.细胞凋亡率A组为(2.67±0.29)%,B、C、D组分别为(7.91±0.41)%、(12.33±1.71)%和(19.56±2.62)%,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为(9.14±1.83)%,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BP-3可通过线粒体途径,造成线粒体形态和功能改变,最终导致软骨细胞凋亡;而PQQ对软骨细胞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 张华伟 李皓桓 彭飞 孙维国关键词: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线粒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吡咯喹啉醌 儿童和青少年的膝关节软骨修复 2018年 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出现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损伤。保守治疗无效时,儿童和青少年病人也应进行手术治疗。传统的成人关节软骨修复手术,同样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但必须根据损伤特征来制定个体化方案。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潜力,尤其适用于关节表面较大的软骨缺损。近年来新兴的PRP和组织工程技术暂无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应用的报道。目前,尚无指南根据损伤大小给出明确治疗指导。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同时考虑软骨缺损大小和整个关节软骨表面积。此外,软骨下骨的损伤不容忽视。关节软骨修复技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应用是安全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成人病人相比没有差异。 施家奇 李皓桓 彭飞 李建平 周思齐 蔡伟松 张宇标关键词:软骨 膝关节 儿童 青少年 剥脱性骨软骨炎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肩袖及三角肌的保护策略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总结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过程中肩袖及三角肌保护的经验。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4例,手术采用改良的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以加强对肩袖及三角肌的保护。术后定期随访,采用肩关节Constant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1.8个月),34例患者术后及随访肩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内固定在位,无松动断裂。末次随访Constant肩关节评分优良率94.12%。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肩袖及三角肌的完整保护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 彭飞 李皓桓 谢威 刘远翔 万震宇 张小龙 唐金明 施家奇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 肩袖 带线锚钉加强带结合改良Brostr?m重建术修复距腓前韧带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和评价带线锚钉加强带结合改良Brostrom重建术修复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断裂所造成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采用带线锚钉加强带结合改良Brostrom重建术修复因ATFL断裂造成慢性踝关节不稳13例患者资料,男7例,女6例;年龄为17-32岁,平均为(25.50±4.37)岁.均有踝关节外侧轻度疼痛、反复扭伤病史和6个月以上的陈旧性损伤.术后1周在踝关节支具保护下行早期功能锻炼,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为6个月.术后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为(90.54±3.28)分较术前的(62.00±4.47)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带线锚钉加强带技术结合改良Brostrom重建术修复踝关节ATFL,可增强踝关节稳定性,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改善踝关节功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彭飞 唐金明关键词:踝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19例(22膝),男6例,女13例(16膝),年龄17-31岁,平均21.4岁,手术均采用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手术前后应用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及影像学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18月(平均8.5月),19例患者术后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随访期间无骨折及髌骨再脱位发生,髌骨轴位X线片和CT示髌股解剖关系恢复正常。术后末次Lysholm评分及Kujala评分分别为93.91±5.14和92.45±7.32,末次随访时髌股适合角、髌骨外移率及髌骨倾斜角分别为(5.68±2.14)°、(4.21±1.34)°和(5.57±2.51)°,与术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术能缓解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张华伟 李皓桓 彭飞 高明勇 孙维国 刘远翔 韦准关键词:膝关节 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胫骨结节 Q角 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骨软骨移植技术用于膝关节软骨缺损手术治疗的手术技巧,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骨软骨移植技术治疗的15例膝关节软骨缺损病例,按ICRS分级法Ⅲ级7例,Ⅳ级8例。末次随访时,采集患者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并通过膝关节正侧位X线及MRI检查软骨面和移植骨软骨柱位置,来综合评定膝关节的功能恢复。结果:1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术前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47.75±8.67)分,术后(85.20±9.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术后MRI检查软骨面均基本平整,移植的骨软骨柱位置良好。结论:采用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可获得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预期疗效。 钟利成 李皓桓 施家奇 彭飞 李建平 周建林关键词:膝关节 软骨缺损 自体骨软骨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