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艳辉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莞市长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早衰患者TGFBR3基因多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TGFBR3基因与卵巢早衰的相关性,寻找POF的致病基因,以期为POF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110例POF患者及110例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标本,利用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中的DNA,设计TGFBR3基因16外显子编码区及其侧翼的2对引物,通过对PCR反应产物直接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TGFBR3 16外显子有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2502 A/G位点多态性:卵巢早衰组GG、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5.0%(84/110)、25.0%(28/110),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7.5%(196/220)、12.5%(28/220);对照组GG、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8.2%(97/110)、11.8%(13/110),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4.1%(207/220)、5.9%(13/220);两组间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68 G/A位点多态性:卵巢早衰组GG、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4.1%(84/110)、25.9%(29/110),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7.1%(195/220)、12.9%(29/220);对照组GG、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5.5%(94/110)、14.5%(16/110),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2.7%(204/220)、7.3%(16/220);两组间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30+204_2430+205 insTTGT、2431-7A>C、2467C/T多态性位点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卵巢早衰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GFBR3基因型分布显著改变,提示其在卵巢早衰的病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覃春艳彭艳辉黄燕红谭锦屏陈瑞琼金河珠
- 关键词:卵巢早衰
- 解脲脲原体生物群感染与精液质量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解脲脲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 , Uu)不同生物群对精子主要参数、精子膜功能及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低渗肿胀及精子顶体酶活性为观察指标,根据168例Uu阳性患者的精子质量情况,分析Uu不同生物群对精子主要参数及精子功能的影响。结果:Parvo生物群感染占41.7%(70/168),T960生物群感染占51.2%(86/168),Parvo生物群和T960生物群两群混合感染占7.1%(12/168)。 T960生物群与Parvo生物群相比,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畸形率、低渗肿胀率及顶体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子密度无明显差异。结论:解脲脲原体感染与精液质量有关, T960生物群的感染与精液质量的发生密切相关。
- 覃春艳彭艳辉谭锦屏
-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生物群精液
- 120例荨麻疹患者血清25-(OH)-D水平检测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观察急性荨麻疹(AU)和慢性荨麻疹(CU)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HVD)水平的变化。方法 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60例急性荨麻疹、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25HVD水平。结果 急性荨麻疹组血清25HVD水平为(18.45±6.33)ng/ml,慢性荨麻疹组为(19.23±7.15)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6.61±6.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和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HVD水平均明显降低,维生素D水平下降可能与急性和慢性荨麻疹发病相关。
- 钟宇眉彭艳辉钟信刚华鹏
- 关键词:荨麻疹急性慢性
- 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乙肝DNA检测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乙肝DNA检测的效果,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收集其血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乙肝DNA检验,对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00例乙肝感染患者血标本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乙肝DNA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同276例(92.0%),漏诊误诊24例(8.0%),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实验室因素、标本因素和核酸提取方法因素等。结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乙肝DNA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确诊率,但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需要加强注意,才能降低漏诊和误诊率,为治疗提供有效支持。
- 赖新华吕娜彭艳辉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乙肝DNA影响因素
- 急诊创伤患者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患者输血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因急诊创伤于东莞市长安医院行输血治疗的160例患者,根据输血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输注悬浮红细胞,观察组依据失血量输注不同血液制品。对比2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与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变化。结果输血前、输血72 h后,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PL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8h、24h后,观察组PT、TT、APTT长于对照组,FIB、PLT低于对照组,D-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患者施行大量输血治疗效果确切,但会对机体凝血功能与纤溶系统造成一定影响,临床治疗期间需加强凝血功能监测,以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 洪莉萍杨玉梅彭艳辉
- 关键词:急诊创伤输血治疗纤溶系统
-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FT_3相关性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水平与FT_3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本院149例门诊患者血清标本,根据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含量的不同,分为高FT_3组、低FT_3组和NC组,分别检测FT_3、抵抗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甘油三酯水平,分析抵抗素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在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及甘油三酯(TGA)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FT_3含量比较,高FT_3组最高,低FT_3组最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抵抗素比较,NC组与低FT_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抵抗素指标均明显低于高FT_3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FT_3呈正相关性。
- 赖新华李茜彭艳辉李江
- 关键词:血清抵抗素FT3
- 糖尿病采用尿总蛋白肌酐比和胱抑素-C的临床观察
- 2016年
- 目的:糖尿病患者以尿总蛋白肌酐比(TPCR)和胱抑素-C(Cys C)为指标评定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试验组,另选取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在试验过程中监测所有患者TPCR、Cys C、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白蛋白(ALB)等指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TPCR及Cys 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LA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者TPCR和Cys C对临床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赖新华李茜彭艳辉
- 关键词:糖尿病胱抑素-C早期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