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先楚
- 作品数:32 被引量:11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日本血吸虫SJCWL06基因编码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分析和预测日本血吸虫SJCWL06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法利用国际互联网中生物信息网站如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等的相关信息,分析与预测该编码蛋白一、二、三级结构与功能。结果该基因长861bp,有一个完整的327bp的开放读框,编码109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有一个信号肽,多个磷酸化位点和一个ABC-三磷酸腺苷酶的结构域,与蜜蜂(Apis mel-lifera)SMC3编码的m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84%)。结论SJCWL06基因编码蛋白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在价值。
- 曾少华汪世平张加祥吕志跃周松华刘雪琴徐绍锐姜孝新彭先楚李文凯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生物信息学基因
- 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的安全性。方法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对3只家兔进行局部肌肉刺激实验,22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无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B组为牛血清白蛋白阳性对照组,C组为pcDNA3/SjSDISP低剂量组,D组为pcDNA3/SjSDISP高剂量组,进行全身过敏实验。结果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对家兔局部肌肉刺激反应轻微,对豚鼠无全身过敏反应。结论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SjSDISP在该实验条件下安全。
- 刘芬汪世平蔡胜蓝余俊龙彭先楚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DNA疫苗
- 人体蠕形螨人群感染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与分析(英文)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了解人群感染蠕形螨情况和流行规律及居住环境中物品污染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挤压刮拭法和透明胶纸粘贴法检验人体皮肤;采用透明胶纸法检验物器具。结果调查发现在校中学生感染率为48.05%,连续4次检查男、女人群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蠕形螨人群感染随年龄增加而增多,对154名在校生的观察,人体蠕形螨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宾馆房间物品检测,面巾和面巾挂杆污染率分别为0.07%和0.03%。结论蠕形螨人群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外界物品可作为传播载体,防治人体蠕形螨应包括感染者和与感染者共同生活人群的治疗,对感染者居住环境中的物品应采取消杀等措施进行处理。
- 曾少华汪世平李文凯周松华刘雪琴张加祥肖小芹徐绍锐姜孝新彭先楚
- 关键词:蠕形螨污染
- 日本血吸虫虫卵与旋毛虫肌蚴间相似抗原的研究被引量:9
- 1997年
- 目的 :分析日本血吸虫虫卵与旋毛虫肌蚴间共同抗原的相似程度。方法 :应用 EITB和 ELISA技术对此 2种寄生虫可溶性抗原进行了血清学交叉反应分析。结果 :EITB显示 :在Ts ML A中 ,4 4、 53、 60、 64、 66/ 70 k Da和约 10 0 k Da的抗原为 Sj IRS识别 ,而 31、 4 2、 4 6、 51/53和 58/ 60 k Da成分为 α- Sj EARS识别 ;在 Sj EA中 ,4 6、58和 64k Da抗原为 Ts IRS识别 ,58、60、64和 70 k Da成分为α- Ts MLARS识别。EL ISA显示 :在 Sj IRS中抗 Ts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在Ts IRS中所含抗血吸虫卵的抗体滴度。结论 :日本血吸虫卵与旋毛虫肌蚴间存有较多的共同抗原决定簇 ,但两者间的相似程度有明显差异。
- 曾庆仁陆予云易新元曾宪芳汪世平彭先楚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旋毛虫免疫印迹试验
- 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抗原的分析(英文)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了解黑胸大蠊的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抗原免疫生化特性。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质组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酶联免疫印迹(ELIB)技术分析不同发育阶段抗原的免疫学特性。结果四种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银染色,均得到清晰的蛋白显色带。卵抗原、若虫抗原、雄成虫抗原、雌成虫抗原分别可见13、28、26、41条蛋白区带,其中主带分别为2、10、10、13条,分子量大多位于10~97kDa范围。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大多分布在43kDa以上分子量范围,四种抗原组分相互之间有交叉抗原的存在。结论不同发育阶段黑胸大蠊的蛋白质组分从卵-若虫-成虫出现次第增多现象并趋于复杂化,这对研究黑胸大蠊的发育生物学特征具有一定的潜在意义。
- 徐绍锐汪世平李文凯吴仕筠吕志跃彭先楚何卓
- 关键词:黑胸大蠊可溶性抗原
- 日本血吸虫天然抗原分子的柱层析分离纯化与鉴定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分离纯化日本血吸虫成虫(AWA)和未成熟虫卵(SIEA)可溶性抗原中的单一蛋白,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预防提供新的抗原分子。方法柱层析分离纯化成虫和未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SDS-PAGE及银染色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得到了三种不同大小血吸虫分子抗原AWA18000u,SIEA42000u,SIEA130000u。结论实验证明柱层析法是一种快速分离纯化血吸虫单一组分抗原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彭先楚汪世平周松华姜孝新吕志跃徐绍锐肖小芹曾少华余俊龙戴橄李文凯吴仕筠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抗原分子可溶性抗原未成熟虫卵组分抗原银染色
- 多价复合疫苗免疫猪血清与SIEA免疫特性的初步分析
- 血吸虫病疫苗研究一直是当前血防科研的重点内容之一。业已证明来源于血吸虫不同阶段抗原如Sm28,Sj26,97kDa,155kDa,GP68,GP38等,免疫动物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保护效果。本研究采用抗日本血吸虫病天然分子...
- 刘雪琴汪世平徐绍锐周帅峰何卓周松华彭先楚肖小芹曾少华车宏丽
- 文献传递
- 佐剂FCA与Quil A对rGST-Sj32的免疫增强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 比较弗氏完全佐剂 (FCA)与皂素的纯化物 Quil A的免疫增强作用 ,进一步提高重组抗原 r GST- Sj32的免疫效果。 方法 r GST- Sj32 +FCA或 Quil A免疫 NIH小鼠 3次 ,EL ISA法检测抗体水平 ,用减虫率及减卵率表示保护效果。 结果 与 PBS对照组比较 ,r GST- Sj32 +FCA免疫小鼠减虫率为 42 .9% ,每克肝卵 (L EPG)减少率 5 1.0 % ,每雌肝卵 (L EPF)减少率为 2 3.9% ,抗体滴度达 1∶ 2 5 6 0 0。r GST- Sj32 +Quil A免疫小鼠减虫率为 46 .0 % ,L EPG减少率39.4% ,L EPF减少率为 8.5 % ,抗体滴度达 1∶ 5 12 0 0。 结论 FCA和 Quil A均可增强 r GST- Sj32免疫小鼠的抗感染保护性免疫力 ;FCA亦可增强 r GST- Sj32诱导小鼠抗生殖免疫 ,Quil A无增强抗生殖免疫的作用。
- 田明礼易新元曾宪芳彭先楚曾庆仁Larry McReynolds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弗氏完全佐剂重组抗原
- 日本血吸虫18kDa天然分子抗原及其候选基因疫苗的研究
- 目的:筛选和鉴定新的有价值的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为天然分子多价复合疫苗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本论文对日本血吸虫不同靶分子量大小的天然抗原分子进行了分离纯化与鉴定,针对SjAWA18kDa分子抗原进行免疫生化特性研究,并...
- 彭先楚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亚克隆分离纯化基因疫苗免疫保护
- 文献传递
- 抗日本血吸虫病天然分子疫苗免疫猪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通过天然分子疫苗免疫猪血清作为探针筛选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应用表达序列标签获得日本血吸虫新基因。方法制备天然分子免疫猪血清,将筛选的尾蚴cDNA文库中大肠杆菌XL1-Blue侵入大肠杆菌BM25.8后环化成质粒,筛选出已转入质粒的菌株。提取质粒DNA,进行测序,得到一个表达序列标签(EST)。通过NCBI网站的BLASTx及BLASTn公共数据库,编辑分析EST序列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从26个克隆样品中筛选出8个阳性克隆,其中有一个新基因(GenBank登录号DQ097517),该基因全长861bp,有完整的阅读框架,与蜜蜂(Apismellifera)SMC3蛋白编码的m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结论疫苗免疫猪血清可作为筛选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的有效探针,新发现1个日本血吸虫相关基因。
- 曾少华吕志跃汪世平张加祥陈晓光周松华刘雪琴李文凯姜孝新肖小芹徐绍锐彭先楚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表达序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