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
- 作品数:30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吸波材料优化匹配的理论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为了研究电磁参数和涂层的厚度对单/双层吸波材料的吸收性能的影响,以期制备出具有良好的电磁匹配特征的吸波材料,利用通过单/双层吸波涂层内电磁波传播的理论机制,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了涂层厚度、电磁参数及频率变化对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影响的规律.同时提出了双层吸波材料设计中厚度匹配和阻抗匹配等基本原则.结果显示,随着厚度的增加,吸波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峰向低频移动,并且相继出现多个吸收峰.当电磁匹配常数M=0.25时,涂层材料展现了很好的吸波性能.对于双层吸波材料,阻抗渐变原则和厚度匹配规律直接影响到其吸收性能.
- 张雪峰黄昊俞快王登科王威娜董星龙
- 关键词:吸波
- 壳肱型金属纳米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07年
- 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法,制备不同“核/壳”型结构的复合纳米胶囊。首先,对Ni(C)纳米胶囊的微观结构和吸波性能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存在合适的电磁匹配,多重极化效应和强的自然共振吸收等现象,样品具有优良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其次,根据对Co(SiO2)纳米胶囊微观结构和形成机理的分析,在传统的VLS生长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定量氧辅助VLS(SOA-VLS)”理论,该理论对制备不同“核/壳”型纳米胶囊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 张雪峰王登科李璞黄昊董星龙
- 关键词:纳米胶囊
- 磁性纳米粒子的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
- 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法分别在(H2+Ar)混合气氛和(CH4)气氛下制备了Co、Ni及Co(C)、Ni(C) 复合纳米粒子.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利用同轴波导的方法对金属纳米粒子进行了电磁参数的测定。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在2...
- 张雪峰刘圆圆黄昊王威娜董星龙
- 关键词:电弧法磁性纳米粒子吸波材料
- 文献传递
- SiO_2/Ni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磁性能被引量:9
- 2007年
- 以硅酸钠为主要原料,通过液相沉淀法在纳米镍粉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应用XRD、FTIR、TEM、TGA、DSC和VSM对复合粉体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O2以非晶态的形式包覆在纳米镍粒子表面,形成了核壳结构,降低了纳米粉体的团聚现象。TGA和DSC结果表明,SiO2的包覆提高了纳米粉体的抗氧化性。磁性分析结果表明,粉体包覆前由于表面氧化层(NiO)的存在,粉体的磁滞回线偏移;包覆后的粉体由于SiO2的存在,饱和磁化强度降低,矫顽力升高。
- 王威娜黄昊张雪峰雷军鹏朱旭光董星龙
- 关键词:表面包覆抗氧化性磁性能
- 纳米复合粒子的合成及电磁响应特性研究
- 本论文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和化学聚合法制备不同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包括:金属/碳、金属/--氧化硅、金属/(氧化硼/硼酸)和金属/聚苯胺复合体系。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RTEM)...
- 张雪峰
- 关键词:聚苯胺微波吸收
- 铁磁性Ni纳米粒子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 本文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法在760Torr(H2+Ar)混合气氛下制备Ni纳米粒子,通过PhillipsEm420型透投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粒子进行了形貌表征,并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利用同轴方法对不同成分含量的Ni纳米粒子/...
- 张雪峰王戚娜李哲男董星龙
- 关键词:吸波材料等离子体法
- 文献传递
- 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在传统的“汽-液-固(VLS)”生长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量氧辅助汽-液-固(SOA—VLS)”生长机制,解释了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柱子的形成机制和过程,并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出多种氧化物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如氧化硅包覆、氧化硼包覆、氧化钛包虔和多种稀土氧化物包覆的金属纳米壳/核结构复合粒子。本文着重介绍了氧化硼包覆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结构特征,以及温度敏感特性和酸碱腐蚀性。
- 王登科黄昊俞快李璞张雪峰董星龙
- 铁磁性纳米颗粒材料的电磁波吸收特性研究
- 张雪峰
- 溶剂热合成纳米硼化镍颗粒过程中溶剂作用的研究
- 2006年
- 溶剂热合成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溶剂是其要素之一.本工作根据文献报道总结了溶剂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合成了纳米硼化镍的实验研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方法无论从产物种类还是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以此为依据对溶剂热反应中溶剂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 吕波张雪峰朱旭光雷军鹏董星龙
- 关键词:溶剂热临界温度反应热晶体结构
- SiO_2/Ni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磁性能(英文)
- 2008年
- 背景:包覆层的存在能够阻止纳米粒子氧化、晶体长大、腐蚀和团聚,并赋予特殊的性能。目的:制备SiO2/Ni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并评估复合粉体的磁性能。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5-11/2006-03在大连理工大学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实验室完成。材料:应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镍粉,硅酸钠由天津市石英钟厂霸州市化工分厂生产。方法:以硅酸钠为主要原料,通过液相沉淀法在纳米镍粉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主要观察指标:应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热重分析仪等对复合粉体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检测。结果:SiO2以非晶态的形式包覆在纳米镍粒子表面,形成了核壳结构,降低了纳米粉体的团聚现象。经SiO2包覆后纳米镍粉氧化温度由287℃提高到385℃。磁性分析结果表明,粉体包覆前由于表面氧化层(NiO)的存在,粉体的磁滞回线偏移;包覆后的粉体由于SiO2的存在,饱和磁化强度降低,矫顽力升高。结论:成功制备了SiO2/Ni核壳结构纳米粒子,SiO2的包覆提高了纳米粉体的抗氧化性,且纳米镍粉具有很好的铁磁性能,矫顽力升高。
- 董星龙刘金萱黄昊王威娜张雪峰雷军鹏朱旭光
- 关键词:表面包覆抗氧化性磁性能生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