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道培

作品数:81 被引量:546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梗死
  • 23篇血管
  • 21篇动脉
  • 18篇脑梗
  • 18篇脑梗死
  • 15篇卒中
  • 15篇基底
  • 15篇基底动脉
  • 13篇椎动脉
  • 11篇脑卒中
  • 10篇急性
  • 9篇眩晕
  • 9篇成像
  • 9篇磁共振
  • 8篇缺血
  • 8篇细胞
  • 7篇蛋白
  • 7篇椎基底
  • 7篇脑血
  • 7篇脑血管

机构

  • 69篇郑州人民医院
  • 12篇东南大学
  • 7篇郑州大学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81篇张道培
  • 58篇张淑玲
  • 42篇张洪涛
  • 36篇付胜奇
  • 22篇嵇朋
  • 18篇任雅芳
  • 17篇禹萌
  • 11篇闫福岭
  • 8篇许予明
  • 6篇徐海清
  • 5篇张杰文
  • 5篇朱奕昕
  • 5篇马乾坤
  • 5篇张斌
  • 4篇袁宝玉
  • 3篇卢航青
  • 3篇尹琰
  • 2篇刘勇
  • 2篇祁佩红
  • 2篇王丽

传媒

  • 13篇中国实用神经...
  • 6篇中风与神经疾...
  • 5篇临床神经病学...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5篇国际脑血管病...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4篇中国脑血管病...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4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一过性意识丧失'、'头痛、发热'和'眩晕、复视'为主诉的病例讨论
男性,急性起病,起始有发热,病情有反复,每次临床症状不同,自幼身体健康,出生及身体智能发育过程均如同龄人。家族史无遗传性疾病及类似疾病,临床症状反复出现,表现有意识障碍、头痛、眩晕、偏盲等,查体体征相对轻微,影像学表现以...
张道培张淑玲禹萌任雅芳
关键词:脑部疾病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发病24h内入院的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80mg/d,连续用药14d)。治疗前后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对入院后当天及3个月时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血清S100B蛋白与当时及3个月时病情严重性显著相关(r=0.721,r=-0.635,P均<0.001;r=0.561,r=-0.623,P均<0.001)。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9)。各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与3个月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01),但不同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短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但对其3个月的预后无明显改善作用。
付胜奇张淑玲张洪涛张道培嵇朋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血清S100B蛋白预后
双侧椎动脉缠绕及基底动脉严重迂曲致血管性眩晕2例报告
2014年
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作为可靠、方便、实用的颅内外血管评估手段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发现了许多血管性疾病。研究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结构改变而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血管性眩晕的常见原因之一,而椎基底动脉迂曲、打折在血管性眩晕的发作中可能有十分重要致病作用[1]。脑部迂曲的血管可能造成血流动力学异常,被认为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3]。
尹所张道培张淑玲张斯佳
关键词:椎动脉基底动脉眩晕
双侧对称性小脑中脚及小脑梗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7年
小脑中脚(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MCP)亦称桥臂,是连接小脑和桥脑的重要结构,主要血液供应由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供应,部分由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因此,MCP属于AICA与SCA的分水岭区[1]。MCP梗死分别占急性脑梗死的0.9%,而孤立性的双侧MCP梗死临床罕见^([2^4])。目前双侧MCP梗死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对一例双侧MCP梗死伴小脑梗死的可能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报道。
付胜奇张杰文杨冬冬张斌张洪涛张道培张淑玲
关键词:小脑梗死CEREBELLAR桥脑INFERIOR基底动脉
单核细胞HLA-DR表达和C-反应蛋白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相关性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入选发病24h内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流式细胞仪检测入院后的单核细胞HLA-DR表达;检测入院后第2d的CRP;记录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把病人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结果梗死组入院第1d HLA-DR表达即下降,至第14d上升,仍低于对照组。非感染组入院后第2d HLADR降至最低,第4d开始上升;感染组入院后第4d HLA-DR降至最低,第6d开始上升,仍低于非感染组(P<0.001)。CRP的水平卒中组高于对照组,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下降,增加卒中后感染的易感性,与卒中后炎症反应有相关性。
汪桂青张道培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人类白细胞抗原-DRC-反应蛋白
基底动脉发育不全患者的脑干MR灌注成像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应用MR灌注加权成像(PWI)分析基底动脉发育不全(BAH)患者的脑干血流动力学特点。资料与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BAH患者51例和非BAH患者79例,全部患者完成MRI、3D-TOF和PWI检查,经后处理获取磁共振血管成像,并测量桥脑局部脑血流量(r CBF)、局部脑血容量(r CBV)、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 MTT)、达峰时间(TTP)。结果 BAH组r CBF值[(17.10±6.52)ml/(100 g·min)]低于非BAH组[(29.06±13.32)ml/(100 g·min)](P<0.05);BAH组r CBV值[(1.41±0.26)ml]低于非BAH组[(2.62±0.82)ml](P<0.05);BAH组r MTT值[(6.14±1.31)s]高于非BAH组[(5.39±1.08)s](P<0.05);BAH组TTP值[(20.78±3.48)s]高于非BAH组[(19.01±2.39)s](P<0.05)。TTP是脑灌注损伤最敏感的指标,BAH组TTP延长发生率为41.18%。结论 PWI能及时发现BAH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为在脑缺血区域尚未产生不可逆性损伤前及时进行治疗提供依据。
石俊英张道培尹所祁佩红
关键词:基底动脉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脑干血流动力学
正常人汉字工作记忆功能磁共振脑激活区改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汉字任务下脑激活区的改变。方法对40例正常人进行汉字工作记忆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汉字工作记忆任务下,编码、保持及提取期均有额叶、楔前叶、楔叶、边缘叶及扣带回的正向激活,且有侧脑室及脑脊液在编码及保持期的正向激活和在提取期的负向激活。除共同激活脑区外,编码期所有激活脑区均为正向激活,保持期正向激活脑区有中央前回、杏仁核、上后扣带皮层(BA 31),负向激活脑区有颞中回、顶叶、角回,提取期正向激活脑区有尾状核。结论汉字任务下,脑激活区的改变除皮层及皮层下结构,还有侧脑室及脑脊液的激活。
张斌张杰文张淑玲张道培付胜奇张红菊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脑激活区
基底动脉发育不全患者脑干血流动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发育不全(basilar artery hypoplasia,BAH)对脑干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2011-01-2014-12对952例头晕或眩晕患者进行头颅CT、MRI和MRA检查筛查出符合研究条件BAH患者67例,符合标准的非BAH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记录血管危险因素,完成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PWI)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瞬目反射(BR)、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BAH组TCD基底动脉异常42例(62.7%),非BAH组异常14例(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要为低血流速度和低搏动指数。BAH组脑桥出现低灌注26例(38.8%),非BAH组脑桥出现低灌注10例(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最多见。BAH组合并后循环梗死19例(28.4%),非BAH组后循环梗死6例(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BAH组BAEP异常48例(71.6%),非BAH组BAEP异常15例(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Ⅲ~Ⅴ/Ⅰ~Ⅲ>1最常见。BAH组BR异常51例(76.1%);非BAH组BR异常19例(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R2波异常率最高(69.5%)。结论 BAH患者易出现脑桥部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局部低灌注可能是BAH促发缺血性眩晕的原因之一。
尹所张道培禹萌任雅芳张淑玲张洪涛付胜奇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瞬目反射灌注成像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对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1例经磁共振确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按基底动脉水平移位评分来确诊;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按基底动脉或椎动脉长度及偏离情况来确诊]的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患者临床特点为以后循环缺血(17例,81%)为主,临床表现以不同程度头晕(16例,76%)最常见,余可见肢体麻木(2例,10%),面部麻木(1例,5%),眼球活动障碍伴复视(1例,5%),三叉神经痛(1例,5%)。头颅MRI及MRA诊断率100%。基底动脉分叉高度及基底动脉侧向偏移均以2级(Smoker分级法)最多。结论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临床表现多样,以后循环缺血最为多见,磁共振对明确诊断及评价预后意义重大。
嵇朋付胜奇张道培张洪涛张淑玲
关键词:基底动脉磁共振成像
PU-608脾脏在脑卒中相关感染中的作用
张金华张道培闫福岭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