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茹琴

作品数:70 被引量:233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花生
  • 12篇斑病
  • 9篇玉米
  • 9篇菌根
  • 9篇抗性
  • 7篇弯孢菌
  • 7篇菌根真菌
  • 6篇叶斑
  • 6篇叶斑病
  • 6篇玉米弯孢菌
  • 6篇侵染
  • 6篇外生菌根
  • 6篇外生菌根真菌
  • 6篇病原
  • 5篇丝核菌
  • 5篇弯孢菌叶斑病
  • 5篇网斑病
  • 5篇菌株
  • 5篇病原菌
  • 4篇玉米弯孢菌叶...

机构

  • 51篇青岛农业大学
  • 23篇山东省花生研...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莱阳农学院
  • 3篇即墨市农业局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67篇张茹琴
  • 37篇鄢洪海
  • 19篇夏淑春
  • 18篇迟玉成
  • 12篇许曼琳
  • 11篇吴菊香
  • 8篇王磊
  • 6篇胡彦江
  • 6篇唐明
  • 5篇金静
  • 4篇董炜博
  • 4篇许婷婷
  • 3篇陈殿绪
  • 3篇于建垒
  • 3篇袁美
  • 2篇宋希云
  • 2篇况川
  • 2篇张海涵
  • 2篇武侠
  • 2篇路炳声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4篇中国植物病理...
  • 3篇北方园艺
  • 3篇科技信息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1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0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真菌摩西球囊霉对2种花生叶斑病的生防及促生作用被引量:10
2011年
为了研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2种花生叶部病害黑斑病(Cercosporiumpersonatuma)和网斑病(Phoma arachidicola)的生物防治作用以及对花生生长的促进作用,为开发绿色菌肥奠定基础,在盆栽条件下对花生品种'花育22号'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在自然发病情况下,测定摩西球囊霉接种对花生黑斑病和网斑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花生株高、分枝、果荚数、果荚干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使花生株高、分枝、荚果数、荚果干重、地上部干重等生长指标显著地增加;对花生黑斑病防治效果为5.4%,对网斑病防治效果为10.2%。AM通过促进花生生长而补偿了病害造成的损失是其抗病机制之一。表明分离的摩西球囊霉是一株具有促进花生生长,对2种叶部病害具有一定生防作用的AM菌株。
鄢洪海张茹琴安佰国
关键词:花生叶斑病摩西球囊霉生物防治
外生菌根真菌提高油松猝倒病抗性的机制
王春燕张茹琴唐明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X13,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8805。上述的枯草芽孢杆菌LX13可以用于防治花生冠腐病、白绢病和根腐病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枯草芽孢杆...
迟玉成张霞许曼琳吴菊香董炜博王磊陈殿绪于建垒刘同金鄢洪海梁晨张茹琴
一种花生中药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杀菌剂,组分包括雷丸、苦皮藤、槟榔、通草、桃树叶、大黄。本发明适用于播种前浸种及后期叶面喷洒,富含多种杀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对多种花生常见病害具有预防及防治作用,全为中药成分,药效持久,安全可靠,无...
许曼琳吴菊香迟玉成王磊许婷婷袁美鄢洪海张茹琴
花生HyPGIP基因克隆及抗叶腐病表达分析
2018年
本文采用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花生Hy PGIP基因及编码蛋白的基本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并通过测定接种叶腐病菌后花生植株内PG酶的活性变化和PGIP蛋白的生成量变化,以及Hy PGIP基因瞬时表达分析,探讨了PGIP蛋白与寄主抗病性关系。结果表明,受叶腐病菌侵染的花生植株中,抗病品种的PG酶活性都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而生成的PGIP蛋白量都比感病品种显著多,暗示PGIP蛋白与花生叶腐病抗性有关。经基因克隆和测序获得HyPGIP基因全长序列为1 029 bp,编码342个氨基酸,无内含子,终止密码子为TGA,与已报道的五个花生PGIP序列的同源性都很高;结构预测发现该序列存在8个LRR结构域,存在信号肽,疏水性较强,定位于细胞壁上;RT-PCR显示,经接种叶腐病菌处理后,花生植株中的PGIP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
隋鹏飞王麒然王琰王志葵张茹琴迟玉成夏淑春鄢洪海
间接竞争ELISA测定花生植株内源水杨酸含量被引量:2
2013年
以SA-N=CH-(CH2)3-CH=N-OVA为包被抗原,利用SA-NH-CH2-NH-BSA为免疫原产生的抗体,来建立能定量测定花生组织中游离水杨酸(SA)的间接竞争ELISA工作程序,并明确该方法的工作条件以及基本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对SA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量为10 ng·mL-1,线性检测范围为10 ng·mL^10μg·mL-1。在该范围内,标准曲线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90%和6.81%;花生叶片和根组织中添加S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和91.0%。
鄢洪海王学武张茹琴况川迟玉成夏淑春
关键词:花生间接竞争ELISA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研究进展及发生趋势
自Nabson (1956)报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以来,全世界已先后在10多个国家相继发现。该病害又称黄斑病、黑霉病、拟眼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产生黄褐色圆形、近圆形或梭形病斑,病斑小米粒大小,在一些品种上病斑周围...
夏淑春张茹琴鄢洪海
关键词: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NO和H_2O_2在玉米抗弯孢菌侵染中的生理作用机制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明确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关系,及作为信号分子调控玉米抵御弯孢菌感染过程中的生理机制。以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具有不同抗性的3个玉米种质478、齐319、农大108为试材,外源施用硝普钠(SNP)、2-4,4,5,5-苯-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 PTIO)、过氧化氢(H2O2)、抗坏血酸(As A),和接种玉米弯孢病菌,比较植株病情指数、NO和H2O2含量及寄主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施一定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和H2O2均可减缓玉米弯孢叶斑病菌侵染进程,降低感病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并且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植株防御酶活性,尤其抗性弱的玉米种质478植株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诱发了玉米过敏性坏死反应;接种玉米弯孢菌后3个玉米种质叶片中NO和H2O2含量均有猝发现象,而NO和H2O2的清除剂c PTIO和As A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玉米植株感病率和病情指数。NO和H2O2是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病的重要信号分子,可提高POD、CAT、SOD、PAL和Glu病程相关蛋白活性,进而增强玉米对弯孢菌的抗性。
鄢洪海吴菊香张茹琴迟玉成宋希云夏淑春
关键词:玉米弯孢菌
丝兰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本实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青岛农业大学校园内的丝兰根、茎、叶组织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得到的结果为:在6~9月份,丝兰植物不同部位(根、茎、叶)的内生真菌共有12个属,包括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
金静宋丽敏张茹琴梁文星
关键词:丝兰内生真菌
草莓菌根研究进展
2017年
草莓(Fragaria×ananassa)根系分布浅、根量大、木质化程度轻和对菌根依赖性较强。本文在介绍草莓菌根形态特征及其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分析了AM真菌改善草莓植株营养与水分状况、增强抗逆性、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草莓与AM真菌种性、土壤条件和农业技术等对草莓菌根发育及其功能的影响;论述了AM真菌在草莓栽培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认为AM真菌在草莓可持续绿色产业化栽培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张茹琴尹永楠张运涛李敏刘润进
关键词:草莓菌根抗逆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