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续民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汉中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肝癌43例介入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2年
- 冯自强何忠英张续民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疗效
-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技巧和并发症防治(附10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1999年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常规手术一样,也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文献报道为2%~3.2%。我院自1995年3月至1997年11月共实施LC1000例,现就其手术技巧和并发症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组男272例,女728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48.2岁。急性胆囊炎223例、缩性胆囊炎88例,慢性胆囊炎689例,胆囊结石940例,胆囊息肉54例,胆囊癌2例。
- 牛江平吕宇李眉清张续民刘金有王安张俊虎
- 关键词:腹腔镜术胆囊切除并发症
- 急性肺损伤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急性肺损伤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急性肺损伤诊断提供佐证并提示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顺序选取60例我院ICU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为观察组,招募24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血浆NT-pro BN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6及TNF-α水平变化,同时进行肺损伤评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NT-pro BNP、IL-6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血浆NT-pro BNP、IL-6及TNF-α水平与肺损伤评分呈正相关(r=0.7031;P<0.05);(3)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后血浆NT-pro BNP、IL-6及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血清NT-pro BNP、IL-6及TNF-α水平在急性肺损伤患者中上调,肺损伤评分联合血清NT-pro BNP、IL-6及TNF-α测定可作为急性肺损伤严重程度评价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
- 李宏伟张续民凤雷邓建明金发光李王平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肺损伤评分
- 胸腔镜切除术与传统式手术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功能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切除术与传统式手术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功能、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术前胃镜病理活检确诊的食管癌患者58例,25例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作为胸腔镜组,33例行传统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术,作为传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个月肺功能(包括VC、FVC、FEV1、MVV),术前1~2 d及术后1周炎症因子(IL-6、IL-8、IL-10、TNF-α)进行测定,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的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胸腔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各项指标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而胸腔镜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传统组患者(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术前均有所升高,且胸腔镜组患者的IL-8、IL-10以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式手术,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能够一定程度维持患者的正常肺部功能,同时可有效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
- 张续民凤雷
- 关键词:食管癌胸腔镜肺部功能炎症细胞因子
- 术前CT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探究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择期手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78例,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及其联合应用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颈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颈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更加全面精确。
- 张续民张恒刚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 残胃癌52例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指导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了我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1986年-2007年52例残胃癌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理特点、预后、首次手术情况以及病变距首次手术时间间隔等。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占绝大部分(42/52),平均年龄63.5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首次手术以胃溃疡行BillrothⅡ吻合为主,69.2%发病在吻合口,65.4%为中低分化腺癌,再次手术切除率73.1%。结论:胃术后患者应加强随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残胃病,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并尽可能行根治术。
- 张续民任宏
- 关键词: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消化道重建
-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31例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近期乳房外形保持良好.术后随访1~6年,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无放疗后并发症.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近、远期疗效满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是保乳手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 牛江平张续民
- 右胸和左胸入路在食道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价经右胸和左胸入路行食道癌切除并食道颈部吻合术手术治疗中段食道鳞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胸中段食道鳞状细胞癌患者97例,均为单纯手术患者,且术前与术后均经病理学证实为食道鳞状细胞癌,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经左胸入路,观察组55例采用经右胸入路,均行食道大部切除后颈部吻合。对比2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切缘癌残留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日胸腔引流量、胸腔总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生存期。结果 97例患者中,观察组55例患者中,54例肿瘤完整性切除,肿瘤切除率98.2%,术后未见1例切缘阳性。对照组42例中,40例患者肿瘤完整切除,肿瘤切除率95.5%,术后未见1例切缘阳性。2组患者肿瘤切除率、切缘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扫淋巴结总数990个,术后阳性淋巴结236个,转移率23.8%,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总量504个,术后阳性淋巴结63个,转移率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失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日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肺不张、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5年生存期比较,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45.5%高于对照组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胸入路行食道癌切除联合胃食道颈部吻合手术,治疗胸中段食道鳞癌,在手术视野及淋巴结清扫上可能优于经左胸入路手术方式,术后5年生存率高;但对于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经左胸入路手术方式也可行。
- 闫旭张续民
- 关键词:食道鳞状细胞癌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6
- 1999年
- 张续民牛江平吕宇
-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
- 腹腔镜治疗Mirizz综合征29例的体会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 Mrizz综合征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 2 9例 Mirizz综合征均行腹腔镜下探查、胆囊切除、胆囊大部分切除。结果 :2 9例中胆囊切除及胆囊大部分切除 2 0例 (占 6 9% ) ,中转开腹手术 8例 (占2 8% ) ,胆道损伤 1例 (占 3.4 % )。结论 :提高 Mriizz综合征的术前和术中诊断率及分型直接关系到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Mirizz综合征 型可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Mirizz综合征 型、 型、 型需开腹手术治疗。
- 牛江平张续民吕宇
- 关键词:腹腔镜适应证手术方法胆囊切除术胆囊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