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 作品数:31 被引量:18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矿业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燃烧合成Ag、La掺杂纳米TiO_2及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Ag、La掺杂纳米TiO2。XRD实验表明,La掺杂TiO2为单一相锐钛矿结构,Ag掺杂TiO2中出现了少量金红石相,与未掺杂纳米TiO2比较,Ag、La掺杂使TiO2晶体粒度更小,约8 nm。TEM实验表明,产物粒度分布均匀。用掺杂纳米TiO2降解罗丹明B,研究了元素掺杂量对TiO2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g和TiO2摩尔比为1∶1 5 0、La和TiO2摩尔比为1∶7 5时,两种材料的催化能力最好,均优于未掺杂TiO2。比较Ag、La掺杂TiO2的催化性能,La掺杂TiO2的催化能力更强,在实验条件下,紫外光照射1.5 h,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9 9.0%。
- 于永丽翟秀静张秀娟张孟利
- 关键词:燃烧合成罗丹明B掺杂光催化
- 煤泥水动电电位的测试与应用被引量:1
- 1998年
- 通过对煤泥水动电电位的测试,推断出煤泥水的胶粒结构。通过对各种降低动电电位的混凝剂的测试,得出钙盐是较理想的混凝剂,并确定了电石渣与聚丙烯酰胺联用治理煤泥水的最新方法。
- 朱龙苏永渤张秀娟
- 关键词:煤泥水动电电位混凝剂废水处理选矿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中Li,Co的定量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探讨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LiCoO2中Li,Co及Co2+的定量分析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Li,Co比;Li,Co工作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A=0.108 45C-0.000 57,A=0.021 79C-0.000 70,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4和0.999 93;Li,Co回收率为97%~104%.用络合滴定法测定了样品中Co总量;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了Co3+含量.用络合滴定法测定高纯Co2O3中Co含量,得到相对误差为-0.37%,RSD=0.25%.样品中Co2+的含量用样品中Co的总量减去Co3+的含量得到.
- 于永丽王乃芝翟秀静张秀娟姚广春
- 关键词:锂钴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 活性焦的改性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以褐煤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活性焦 ,经过改性后的一系列特性及脱硫效果 ,与纯活性焦进行了比较 ,是一种机械性能好、脱硫效率高、易再生的改性活性焦。
- 张秀娟苏永渤邹鹏
- 关键词:活性焦改性二氧化硫脱硫吸附剂
- 石灰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被引量:10
- 1998年
- 石灰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石灰对煤泥水的混凝作用不是补给了OH-,而是提供了大量的Ca2+,Ca2+通过压缩双电层,破坏了煤泥颗粒的稳定性,从而使煤泥颗粒发生凝聚,OH-和Ca(OH)2对煤泥水的混凝不直接起作用.
- 苏永渤张秀娟
- 关键词:煤泥水混凝沉淀石灰污泥
- PAM 与电石渣联用治理煤泥水被引量:10
- 1998年
- 通过对煤泥水性质的测定,推断出煤泥水的胶粒结构为:{[SiO2]m·nSiO2-3,2(n-x)H+}2x-和{[Al(OH)3]m·nAlO-2,(n-x)H+}x-.通过对各种降低ζ电位混凝剂的测试,得出电石渣是最理想的混凝剂.确定了PAM与电石渣联用治理煤泥水的新方法.
- 朱龙苏永渤张秀娟
- 关键词:煤泥水Ζ电位混凝剂电石渣
- 正极材料锰酸锂中锰的价态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探讨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中Mn价态的分析方法。样品溶解后,在pH 6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溶液中Mn^(2+)含量,与碱性溶液中络合滴定法测定Mn^(2+)含量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测定结果的RSD为0.08%~0.16%。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锰酸锂样品中锰总量,测定结果的RSD为0.10%~0.33%。将两种滴定试验结果相结合,计算得到锰酸锂材料中Mn(Ⅲ)和Mn(Ⅳ)的含量,进一步计算求得样品中Mn的平均化合价。
- 于永丽王乃芝张秀娟翟秀静万彩敏
- 关键词:锰酸锂锰价态正极材料
- 制革废水治理方法的研究
- 1998年
- 本文对制革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即首先对铬鞣废水进行单独处理,回收鞣革液,再采用聚合硅酸系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PAM)来处理混合废水的新方法。
- 苏永渤张秀娟
- 关键词:制革废水铬鞣废水混凝沉降废水处理
- 吡啶二羧酸根敏化LaF_3:Tb发光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DNA的测定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水溶性良好的吡啶二羧酸根(DPA)敏化LaF3∶Tb(DPA-LaF3∶Tb)纳米粒子,该粒子的发光强度大且光学性能稳定.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合成了单一相六方晶系的LaF3晶体;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所合成粒子分散性良好,粒径约为15 nm.测得合成粒子在水相中的发光寿命为2.95 ms.以DPA-LaF3∶Tb纳米粒子为发光探针,基于DNA对纳米粒子的发光猝灭,实现了对DNA的定量测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3~13.0μg/mL;检出限为0.02μg/mL;并研究了共存物质对DNA测定的干扰.
- 于永丽王丽美徐淑坤张秀娟
- 关键词:发光吡啶二羧酸DNALAF3TB
- 纳米金探针瑞利共振散射法测定针剂中盐酸普鲁卡因被引量:11
- 2008年
- 采用葡萄糖还原氯金酸的方法制得粒径约15nm的纳米金,在pH3.54酸性介质中它可以与盐酸普鲁卡因作用形成体积更大的纳米金聚集体。这种聚集体的形成可以使纳米金的瑞利共振散射强度急剧增强,其最大散射峰位于354nm左右。在适当的条件下,相对散射强度(ΔI)与盐酸普鲁卡因的浓度成正比。采用标准加入法,对针剂中的普鲁卡因进行测定,得到满意结果。线性范围0~40μg/L(r=0.9996);对含盐酸普鲁卡因30μg/L的溶液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1%(n=11);检出限(3σ)为16ng/L;测定限(10σ)为54ng/L。
- 王楠董再蒸徐淑坤王乃芝张秀娟
- 关键词:纳米金盐酸普鲁卡因共振瑞利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