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瑞稳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甲醛
  • 2篇代谢
  • 2篇毒性
  • 2篇致癌
  • 2篇杀虫
  • 2篇杀虫脒
  • 2篇危险度评定
  • 2篇细胞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甲酸
  • 2篇肝脏
  • 1篇代谢产物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性研究
  • 1篇性别差异
  • 1篇血铅
  • 1篇血铅水平
  • 1篇遗传毒理
  • 1篇遗传毒理学

机构

  • 1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张瑞稳
  • 10篇蒋学之
  • 3篇王簃兰
  • 3篇王英
  • 2篇汪敏
  • 2篇周志俊
  • 2篇薛寿征
  • 2篇李枫
  • 2篇于继慧
  • 2篇顾学箕
  • 1篇潘志挚
  • 1篇陆培廉
  • 1篇苗德林
  • 1篇陈自强
  • 1篇管小琴
  • 1篇吴逸人
  • 1篇刘静波
  • 1篇屈家瑛
  • 1篇周袁芬
  • 1篇张晓莉

传媒

  • 2篇卫生毒理学杂...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农药科学与管...
  • 1篇职业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4篇1990
  • 8篇198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醛在红细胞和肝脏的代谢被引量:3
1990年
本研究采用体外人红细胞和大鼠肝组织切片孵育的方法,观察甲醇的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红细胞和肝脏中甲醛较快地转化为甲酸,并与剂量和时间相关。
张瑞稳王英周表芬于继慧刘静波蒋学之
关键词:甲醛甲酸生物转化红细胞肝脏
患病率调查中的生存者效应—示例与控制被引量:1
1989年
一、问题的提出 患病率调查,或称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在流行病学调研,特别是在职业流行病学中应用很广泛。据估计,现有的有关职业危害因素与健康的调查,80%以上属于此类。通常,把观察人群按照调查时接触状况(工种)分为接触组与对照组(“非接触组”),然后分别计算这两组人群的患病率(或某项指标的阳性率,以下统称患病率)。
蒋学之张瑞稳
关键词:患病率调查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流行病学生存者铅接触
甲醛接触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1990年
对430名受试者进行了肺功能测定,主要为FEV_(1.0)、FVC和FEV_(1.0)/FVC。根据空气中甲醛浓度分为三组;Ⅰ组(空气中甲醛0.70±0.24mg/m^2)、Ⅱ组(1.45±1.30mg/m^3)、Ⅲ组(2.97±2.01mg/m^3),另以无毒物接触史者作对照组。多因素分析表明,接触甲醛高于1mg/m^3可致FEV_(1.0)和FEV_(1.0)/FVC下降,并与接触工龄相关。FEV_(1.0)/FVC异常率在Ⅲ组明显增加,提示接触浓度在3mg/m^3对肺功能有较明显影响。
蒋学之张瑞稳王英袁家牛
关键词:甲醛肺功能
甲醛接触工人的工作有关疾病被引量:12
1989年
对甲醛接触工人进行工作有关疾病调查研究。结果提示甲醛接触者多种疾病患病率增加,尤其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皮肤,肝脏、心血管和血液系统疾病。为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进行了Logistic 回归分析。本文对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
张瑞稳蒋学之
关键词:工作有关疾病
农药杀虫脒致癌危险度评定被引量:2
1989年
对杀虫脒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对氯邻甲苯胺作了危险度评定。因为已有生产对氯邻甲苯胺引发膀胱癌病例及流行病学调研证据,SMR72.7倍。国内生态性流调提示,长期大量使用杀虫脒地区显示肿瘤及女性膀胱癌有所增加,结合整体动物长期致癌测试阳性结果,以及一些短期测试的补充证据,可肯定对氯邻甲苯胺为人的致癌物。假设人与小鼠的易感性相似,作了低剂量直线外推,估算我国接触杀虫脒而致肿瘤危险度:杀虫脒包装工为22.1×10^(-5);施药农民为6.2×10^(-5),进食带残留稻米10年为0.7×10^(-5),均已超过我国膀胱癌死亡率的本底。初步估计年产量万吨,至少引致膀胱癌约一千例。这些计算还有一些不肯定因素,如按西德生产对氯邻甲苯胺的SMR为72.7倍计,膀胱癌数可能还要增数十倍。应引起严重关注。文章还对这个问题作了讨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薛寿征汪敏李枫蔣学之张瑞稳周志俊顾学箕王簃兰
关键词:杀虫脒致癌危险遗传毒理学主要代谢产物
甲醛吸入接触毒性的研究、监测与控制被引量:3
1989年
甲醛的职业性接触和非职业性的环境接触主要途径是经呼吸道吸入,因此对其吸入毒性的研究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1980年报道大鼠小鼠吸入实验中甲醛致鼻腔癌以后,更是如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王英张瑞稳蒋学之
关键词:甲醛毒性
农药杀虫脒的致癌性评定
1989年
通过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整体动物长期测试、短期遗传毒理学实验结合国外资料肯定了杀虫脒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对氯邻甲苯胺对人的致癌性。 根据调查和实验资料,进行了杀虫脒的致癌危险度的定量评定。生产厂包装工为22.1×10^(-5),施药农民为6.2×10^(-5),进食残留杀虫脒稻米15年者为1.05×10^(-5)。我国膀胱癌的粗死亡率为0.63×10^(-5)。生产和使用杀虫脒造成的膀胱癌危险度已超过本底值的许多倍,且也高于国际认为可接受的致癌危险度1×10^(-5)。 讨论了致癌性评定中的不肯定因素、进一步工作及对策。
薛寿征汪敏李枫张瑞稳蒋学之王簃兰周志俊
关键词:杀虫脒膀胱癌
甲醛和甲酸对人和动物细胞膜流动性的作用被引量:3
1989年
在体外实验中,甲醛致兔红细胞膜流动性明显降低,最低作用浓度为0.05mM/L。甲酸亦有相似作用,最低作用浓度为0. 01mM/L,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体内给予甲醛3mg/kg即见红细胞膜流动性下降,与人红细胞体外实验结果一致。甲醛接触工人(空气浓度3mg/m^3)细胞膜流动性明显降低。
张瑞稳蒋学之潘小平
关键词:甲醛甲酸细胞膜流动性
甲醛对鼠的肝脏毒性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用小鼠肝脏离体灌流和大鼠肝脏组织切片培养方法,观察了甲醛对肝脏多种酶、谷胱甘肽(GSH)及细胞亚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致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增加,5'-核苷酸(5'-N)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活性下降,GSH含量下降,细胞膜和内质网亚微结构的损伤,且均存在良好的剂量相关效应。本文结果提示,甲醛的肝脏毒性不仅对其本身毒作用,而且对物质代谢和其他毒物的代谢与作用有重要意义。
蒋学之张瑞稳吴逸人苗德林张晓莉管小琴
关键词:甲醛肝脏毒性
铅毒性效应的性别差异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研究了铅毒性效应的性别差异。选择98名铅作业工人为接触组,另以39名无毒物接触史的健康者为对照组。研究表明:1.与对照组比,症状得分、卟啉代谢物明显升高时的血铅水平,女性低于男性。2.在相同血铅水平下,女性症状得分、卟啉代谢物明显高于男性;神经传导速度则显著低于男性。 以上结果提示,女性对铅毒性较男性敏感。
陈自强于继慧张瑞稳潘志挚屈家瑛
关键词:铅毒性血铅水平接触史卟啉代谢无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