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复发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预后
  • 2篇食管
  • 2篇食管静脉曲张
  • 2篇食管静脉曲张...
  • 2篇食管静脉曲张...
  • 2篇通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率
  • 2篇曲张
  • 2篇黏膜
  • 2篇黏膜剥离
  • 2篇黏膜剥离术
  • 2篇维生素D3

机构

  • 10篇武汉大学
  • 1篇鄂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张海平
  • 10篇林军
  • 6篇伍威
  • 5篇商建
  • 4篇易三凤
  • 4篇杨晟
  • 2篇邹金艳
  • 1篇邓长生
  • 1篇夏冰
  • 1篇曹宏
  • 1篇陈文华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切除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切除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EMR与ESD切除结直肠LST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非随机对照回顾性研究,共850个LST病灶,其中EMR治疗组525个病灶、ESD治疗组325个病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EMR治疗组相比,ESD治疗组肿瘤整块切除率高[OR=15.45,95%CI(8.92,26.77),P<0.000 01]、完整切除率高[OR=8.44,95%CI(3.46,20.61),P<0.000 1]、局部复发率低[OR=0.06,95%CI(0.02,0.18),P<0.001]、手术时间长[SMD=1.27,95%CI(0.94,1.59),P<0.000 01],2种内镜下治疗方法之间穿孔率、延迟性出血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OR=1.14,95%CI(0.57,2.27),P=0.72]、[OR=1.17,95%CI(0.64,2.15),P=0.61]。结论在结直肠LST的内镜治疗方面,ESD的有效性明显优于EMR,安全性则与EMR相似,ESD或可作为首选内镜治疗方法。但上述结论尚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
张海平伍威杨晟商建林军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局部复发率
结直肠癌中巨噬细胞加帽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加帽蛋白(CapG)在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apG mRNA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CapG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CapG mRNA的表达量(0.240±0.029)高于对应癌旁正常组织(0.130±0.0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6,P=0.241)。CapG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联性(t=0.591,0.841,-1.420,0.425,-1.366;P=0.559,0.408,0.167,0.674,0.183);而与肿瘤部位、分化、分期相关(F=3.642,t=2.412,t=-2.479;P=0.040,0.023,0.019),其中CapG mRNA在左半结肠癌(0.560±0.002)、右半结肠癌(0.250±0.009)及直肠癌(0.150±0.004)中表达水平存在依次减少差异,而以左半结肠中表达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42,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CapG差异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伍威张海平商建邹金艳易三凤夏冰邓长生林军
关键词:结直肠癌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s bleeding,EVB)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出血组118例,未出血组60例;分别统计2组24个指标,通过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硬化EVB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与未出血组之间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肝功能Child B级、肝功能Child C级、既往E V B史、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红色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红蛋白(OR=0.204,P=0.001)、血清白蛋白(O R=0.126,P=0.000)与E V B风险呈负相关,既往E V B史(OR=3.622,P=0.01)、门静脉内径(OR=2.619,P=0.032)、红色征(OR=4.647,P=0.001)与EVB风险呈正相关.结论:贫血、低蛋白血症、既往EVB史、门静脉内径增宽、红色征阳性是EVB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海平林军
关键词:低蛋白血症
抗菌药物预防克罗恩病术后复发的Meta分析
2014年
目的 评价抗菌药物预防克罗恩病(CD)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抗菌药物预防克罗恩病术后复发的随机对照实验.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个研究2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性方面:与安慰剂组比较,抗菌药物组术后3个月内镜复发率低(OR=0.40,95% CI为0.22~0.73,P<0.01);术后12个月、24个月临床复发率亦低(OR =0.21,95% CI为0.09 ~ 0.48,P<0.01;OR=0.48,95% CI为0.23~0.98,P<0.05).(2)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组比较,抗菌药物组术后12个月内发生不良反应人次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均较多(OR=5.13,95% CI为2.45~10.72,P<0.01;OR =3.51,95% CI为2.14~5.76,P<0.01).结论 与安慰剂相比,抗菌药物可以显著减少CD术后的内镜复发和临床复发,但是使用抗菌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
张海平伍威易三凤林军
关键词:克罗恩病术后复发抗菌药物
维生素D3抑制胰腺癌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3抗胰腺癌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D3(0,25,50,75,100μmol/L)干预胰腺癌PANC-1细胞,以未加维生素D3干预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Hedgehog信号通路Smo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测定其迁移能力。结果:维生素D3干预PANC-1细胞48h后,阴性对照组及25,50,75,100μmol/L组细胞Smo/β-actin灰度值分别为0.579±0.120,0.409±0.090,0.289±0.075,0.182±0.034,0.068±0.019,随浓度的增加而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75,100μmol/L)明显抑制了胰腺癌PANC-1细胞的迁移,维生素D3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ANC-1细胞的迁移,以最大浓度组(100μmol/L)的抑制作用最强,25,50,75,100μmol/L维生素D3干预PANC-1细胞24h后,其迁移抑制率分别为(15.45±1.35)%、(37.26±2.11)%、(69.96±2.71)%、(84.55±2.83)%,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3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迁移,其机制可能与阻滞Hedgehog信号通路的Smo蛋白有关。
杨晟何芳张海平商建陈文华胡腾腾王剑屏林军
关键词:胰腺癌维生素DHEDGEHOG信号通路细胞迁移
内镜下切除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切除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
张海平伍威杨晟商建林军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局部复发率
索拉菲尼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创建以来至2015年3月关于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文献资料,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4个研究,共13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索拉菲尼联合TACE为试验组与TACE做单一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其客观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及6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ORR=2.47,95%CI1.72~3.54,P〈0.00001;ORCBR=3.07,95%CI2.18—4.31,P〈0.00001;OR6个月=4.38,95%CI1.83—10.48,P=0.0009;OR12全月3.34,95%CI2.22~5.03,P〈0.00001),用药前VEGF变化率无统计学意义(SMD:0.00,95%CI=0.37—0.37,P=1.00),用药后VEGF变化率及AFP变化率有统计学意义(SMD=1.23,95%CI-1.64~0.82,P〈0.00001;ORAFP=4.02,95%CI1.89~8.54,P=0.0003)。在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手足皮肤反应、腹泻、高血压、皮疹、疲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HFSR=57.33,95%CI33.30~98.69;OR腹泻=9.03,95%CI5.62~14.49;OR高血压=5.39,95%CI3.44~9.08;OR皮疹:5.58,95%CI3.58—8.70,P〈0.00001;OR疲劳=1.77,95%CI1.01~3.12,P=0.05)。结论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能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及6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降低VEGF、AFP水平,但不良反应(手足皮肤反应、腹泻、高血压、皮疹、疲劳)的发生率较高。
杨晟张海平林军
关键词:索拉菲尼肝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META分析
维生素D3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D3(25、50、75、100 μmol/L)干预胰腺癌PANC1细胞,以未干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率;RT-PCR法检测细胞PTCH、Gli-1 mRNA的表达.结果 维生素D3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ANC1细胞的增殖,以48 h点的抑制作用最强,阴性对照组及25、50、75、100 μmol/L维生素D3组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16.1%、18.8%、31.8%、3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阴性对照组及25、50、75、100 μmol/L维生素D3干预24 h时PANC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5.89±0.57)%、(6.06±0.44)%、(16.21± 1.62)%、(16.94±0.91)%、(20.96±0.98)%,早期凋亡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3干预PANC1细胞24 h后,阴性对照组及25、50、75、100 μmol/L组细胞的PTCH mRNA表达量分别为0.117±0.009、0.104 ±0.011、0.069±0.011、0.052±0.009、0.056±0.007;Gli-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323±0.007、0.312±0.015、0.299±0.015、0.233 ±0.007、0.175 ±0.014,均随浓度的增加而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5 μmol/L维生素D3干预0、12、24、36、48 h后,PTCH mRNA表达量分别为0.142±0.008、0.127 ±0.009、0.111±0.010、0.115 ±0.003、0.102±0.007;Gli-1 mRNA分别为0.341±0.011、0.317 ±0.017、0.320±0.018、0.226 ±0.011、0.191±0.010,均随时间的延长而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维生素D3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阻滞Hedgehog信号通路有关.
商建邹金艳伍威易三凤张海平林军
关键词:胰腺肿瘤HEDGEHOG信号通路细胞增殖
消化系统神经鞘瘤11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位于胃部5例,腮腺、右颌下腺各2例,肛门、左腭各1例。5例表现为腹痛或腹胀,6例表现为病灶处包块。5例行CT检查示肿瘤均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结节影,未见囊性变和钙化,4例CT增强示肿瘤呈轻~中度均匀强化。肿瘤细胞以AntionA区为主,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栅栏状或漩涡状排列,2例见淋巴细胞套,11例均未见Verocay小体。6例行免疫组化检测,6例肿瘤细胞S-100阳性,CD34、CD117、DOG1和SMA均阴性。11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均未见神经鞘瘤相关的复发和转移。结论 消化系统神经鞘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和(或)免疫组化检测,S-100蛋白是诊断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重要标志物。术前CT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病灶预后良好。
张海平易三凤伍威曹宏林军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神经鞘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肝硬化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的短期预后因素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影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住院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肝硬化EVB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住院死亡患者11例,住院生存患者135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找出肝硬化EVB住院患者的短期预后因素;对影响预后的分级变量作KaplanM e i e r生存分析,分析不同层次变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白细胞计数增高、高胆红素血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低钠血症、肝性脑病、Child-Pugh分级、ChildP u g h评分是E V B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抗生素、内镜下治疗是E V B死亡的保护性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RR=1.055,95%C I:1.010-1.103,P=0.017),白细胞计数(RR=1.352,95%CI:1.073-1.704,P=0.011),C h i l d-P u g h分级(R R=4.822,95%C I:1.465-15.873,P=0.010)是肝硬化EVB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抗生素(RR=0.056,95%CI:0.012-0.264,P=0.000)是肝硬化EVB住院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K a p l a n-M e i e r生存分析显示肝功能C h i l dP u g h分级越高,患者住院生存时间越短、生存比例越低(χ2=16.651,P<0.0001);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比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生存时间更短、生存比例更低(χ2=17.135,P<0.0001).结论:年龄、白细胞计数、Child-Pugh分级、使用抗生素是肝硬化EVB住院患者的短期预后因素.
张海平林军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短期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