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拥军
- 作品数:61 被引量:330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全球西尼罗病毒毒株基因组种系发生分析(英文)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世界各地西尼罗病毒(WNV)的基因组特征,探索该病毒在不同地域及宿主间的传播规律。方法根据目前所有WNV全长基因组编码序列,利用BioEdit和MEGA软件,分析不同来源毒株之间的遗传联系。结果根据种系发生分析结果,全球WNV共存在4种谱系流行。其中主要的谱系1毒株在6大洲广泛流行,并按地域划分为不同的分支或簇。而谱系2-4毒株较少,主要在非洲和东欧流行。以部分分类明确的毒株为参考,进一步对不同地域、宿主的WNV毒株进行分析,证明部分WNV毒株分布具有一定地方性。结论从基因组水平证明全球WNV毒株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对病毒基因组分析有助于追溯其它地区新发和再发WNV病毒的进化以及传播路径。
- 游丽斌王金章陈炜黄萌张拥军
- 关键词:西尼罗病毒基因组序列
-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7年第8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 2017年
- P1260 2016年美国犹他州无已知风险因素病人感染寨卡病毒//Elisabeth R.Krow-Lucal,Shannon A.Novosad,Angela C.Dunn,等
2016年一名男子(患者A)出现寨卡病毒病,该男子除照料一位死于寨卡病毒病的亲戚(指征病例)外无已知的风险因素。我们通过调查其他的家庭接触成员、医护人员和社区人员,并检测样本中寨卡病毒,以查明病人A的感染来源。
- 何文祥张拥军
- 关键词:DISEASES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病毒病
- 2018年福建省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的病原学特征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 了解福建省2018年一起输入性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疫情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通过荧光RT-PCR和ELISA方法对两例CHIK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RT-PCR方法扩增病毒E1结构蛋白基因并测序,分析核苷酸序列特征并做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自两病例发病后5 d内采集的4份标本可检测到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核酸,最早在发病第5 d的标本中检测到IgM抗体阳性,IgG抗体仅在发病10 d的标本中检测阳性;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病毒E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S27-非洲原型株比较,发现12个位置的突变;两例病例的E1基因序列两者完全一致,与2014年菲律宾毒株进化关系最为接近,其基因分型为Asian基因型.结论 该起CHIK疫情是由来源于菲律宾的Asian基因型CHIKV感染后输入福建省,提示福建省应当加强疫区入境人员的监测,防止输入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流行.
- 王金章阚乃鹏张拥军游丽斌王宇平邓艳琴郑奎城翁育伟
- 关键词:基孔肯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E1基因
- 2010年福建省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全面研究和了解肠道病毒71型在福建省的遗传背景,分析和探讨该型病毒在我省的地理分布特征及传播特征。方法对2010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50株EV71分离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0年福建省50株EV71型分离株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891bp,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50株EV71型分离株之间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4%~100%,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3%~100%,与2008年阜阳流行株Fuyang17.08-2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1%~99.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7%~100%;VP1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与Fuyang17.08-2株进化关系较为接近,同属于C4a基因亚型。结论 2010年福建省50株EV71型分离株均属于C4a基因亚型,未产生明显的抗原漂移及变异;福建省及各个地市均分布亲缘关系较近的C4a基因亚型的EV71多传播链病毒,应加强长期动态地监测和分析。
- 陈炜周朝晖张拥军翁育伟谢剑锋吴冰珊王金章黄萌沈晓娜郑奎城严延生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VP1区基因型特征
- 一起腺病毒引起的聚集性呼吸道感染的实验室调查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一起幼儿园聚集性发热事件开展病原学调查,为疫情处置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部分患者呼吸道样品,应用real-time RT-PCR法筛查,腺病毒核酸阳性样品接种HEp-2细胞系,PCR扩增部分腺病毒Hexon高变区基因片段并测序,确定病毒型别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从10份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到7份腺病毒核酸阳性。经分离培养得到7株人腺病毒毒株。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均为人腺病毒7型。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与近年来国内外流行株相比,分离株的Hexon蛋白高变区无氨基酸位点突变。结论结合病例临床表现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此事件证实系人腺病毒7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聚集性事件。
- 朱颖林琦游丽斌黄枝妙陈敏红姚栩张拥军欧剑鸣翁育伟
- 关键词:人腺病毒病毒分离
- 两株从手足口病患者分离的稀有血清型肠道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柯萨奇病毒A组21型(Coxsackievirus A21,CV-A21)和肠道病毒D组68型(Enterovirus D68,EV-D68)可引起成人和儿童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症状,甚至死亡。本研究从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中分离到CV-A21(2013FJPTN012)和EV-D68(2014FJQZ344)各一株,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通过构建基于VP1区和全基因组序列的最大似然法(Max likehood)系统进化树,并进行Simplot重组分析,对这两株福建分离株的基因序列特征和分子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FJPTN012属于CV-A21的A2基因亚型,2014FJQZ344属于EV-D68的A2基因亚型。这两株分离株均未发生明显重组。本研究分析了两株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扩展了CV-A21和EV-D68的基因数据库,为病毒的相关研究、疾病控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 朱颖陈炜翁育伟何文祥俞婷婷张拥军郑奎城
- 关键词:分子进化
- 登革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及中国登革毒株的来源(英文)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分析登革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了解目前世界范围存在的各种登革病毒基因型,探索部分中国毒株的可能来源。方法分析GenBank数据库中有完整基因组序列的登革病毒序列,利用NCBI服务器对基因组编码区序列进行在线比对,按最小进化法用MEGA5.0软件绘制种系发生树。结果分析了全球范围四种血清型共3000余株登革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分别将各血清型毒株划分为4-6个基因型。通过对各基因型毒株背景的分析,证明基因型分布与毒株的地理来源存在一定联系。39株中国毒株中,多数能够通过种系发生树确定其来源。结论全球登革病毒的基因型分布具有地区特异性,中国登革毒株的传播来源存在多样性。
- 张拥军周朝晖黄萌王金章陈炜
- 关键词:登革病毒基因组
- 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混合病毒样品基因组序列(英文)
- 2014年
- 目的建立RNA病毒基因组的从头测序方法,验证高通量测序平台同时测定不同RNA病毒基因组序列的能力。方法选取日常监测工作中分离的一株EV71毒株和一株季节性流感病毒,提取病毒RNA,制备测序文库,按标准步骤在GS-Junior完成测序反应,分析数据。结果共得到超过14万序列片段,总计46.9M碱基,平均读长334bp。初步拼接可以得到914个片段(contig),而以相应参考毒株基因组为标准,一次反应得到EV71全长基因组的99.84%及流感病毒的96.7%。结论高通量测序仪能够同时快速、准确地从头测定多株RNA病毒基因组序列,适合应用于多个病原生物学领域。
- 张拥军陈炜翁育伟谢剑锋何文祥吴冰珊郑奎城严延生
-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肠道病毒71型流感病毒基因组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Fujian/1/2007(H5N1)株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对福建省分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Fujian/1/2007(H5N1)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了解病毒序列及进化特征。方法SPF鸡胚分离法分离A/Fujian/1/2007(H5N1)株病毒,并提取病毒RNA。病毒RNA经通用引物逆转录后,应用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病毒各节段,产物经TA克隆到载体中进行测序并对结果进行排列、拼接成完整的病毒基因组。分析病毒重要位点特征,并参照已发表的病毒序列,对A/Fujian/1/2007(H5N1)株作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应用自行设计的引物,扩增并获得完整的A/Fujian/1/2007(H5N1)株基因组序列。病毒重要位点的分析表明,该株病毒为禽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毒对达菲敏感而对金刚烷胺类药物则具有耐药性。病毒特征有待进一步的生物学验证。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在亚洲各国引起人类感染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A/Fujian/1/2007(H5N1)病毒与国内以往毒株属同一进化分支。结论获得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Fujian/1/2007株全基因组序列,了解病毒重要的氨基酸位点特征以及亚洲人感染病毒间的亲缘关系,为进一步探讨福建省禽流感病毒变异、传播机制等奠定基础。
- 翁育伟严延生张拥军杨式芹沈晓娜
- 关键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组
- 福建省2015年本地登革热病例的病原学特征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2015年福建省本地登革热病例部分登革病毒流行株的基因组序列,调查相关病毒株之间的遗传联系,为福建省登革热防控提供病原学证据。方法采集急性期患者血清,实时荧光RT-PCR检测登革病毒RNA,阳性者分离病毒,扩增病毒基因组并测序,以病毒全长编码区序列进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 2015年福建省先后出现登革1型(DENV1)和登革2型病毒(DENV2)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共发生4起聚集性病例,报告41例。分离到DENV1毒株9株,DENV2毒株8株。种系发生分析显示,9株DENV1高度相似,同属于基因1型(G1),提示其共同的输入来源可能为斯里兰卡;而8株DENV2病毒虽然同属于大都市基因型,却分为差异较大的两簇,表明莆田与福州两地疫情相关毒株的遗传关联度较低,可能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结论 2015年共出现4起聚集性本地登革热疫情,部分患者病毒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表明,福建省2015年本地登革热暴发疫情存在多个输入来源。
- 张拥军吴生根吴生根游丽斌王金章翁育伟
- 关键词:登革热病原学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