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梅
- 作品数:61 被引量:26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芦山地震骨折伤员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对芦山地震骨折伤员心理功能障碍,疼痛感觉功能障碍,肌力、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3日-5月6日收治的69例芦山地震骨折伤员进行早期一体化康复护理评估、早期一体化心理干预、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结果经评估、干预、训练,伤员心理功能障碍,疼痛感觉功能障碍,肌力、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例数明显减少,干预后减少率分别为91.9%、82.6%、92.8%、94.2%、87.0%。结论指导地震骨折伤员及早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康复,有效预防并发生的发生及发展,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 杜春萍陈佳佳钟璐颖张建梅
- 关键词:地震骨折护理
- 同伴教育联合团体心理干预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联合团体心理干预在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6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基础上,辅以同伴教育联合团体心理干预方法。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Short Form-36,SF-36)评分,以及康复治疗依从性改变情况。结果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51例,最终纳入40例,每组各20例。干预前,两组SAS、SDS、SF-36评分及康复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28.60±3.30)分]、SDS[(33.35±2.32)分]、SF-36评分[(86.60±4.56)分]及康复治疗依从性[(83.28±5.07)%]均较对照组[(34.75±6.17)、(45.90±3.81)、(80.90±5.19)分,(75.61±5.94)%]改善明显(t=-3.932、-12.580、-3.694、4.397,P<0.001);试验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0.05),SF-36评分、康复治疗依从性较干预前升高(P<0.05);对照组的SAS、SDS、SF-36评分及康复治疗依从性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同伴教育联合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康复,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杨杰杨杰张建梅张建梅屈云
- 关键词:心理干预同伴教育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 2012年
-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便秘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4月~2011年10月,通过对收治的46例脊髓损伤病员便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采用心理护理、饮食调节、康复训练等建立习惯性排便。结果:43例未发生便秘,有效率达93.48%,3例仍发生便秘,无效率为6.52%。结论:正确的护理指导可帮助患者有效解除便秘。
- 张建梅蒋春燕杜春萍
- 关键词:脊髓损伤便秘护理
- 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
-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成立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包括1名医生、1名护士长、一名治疗师及4名专科护士,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院内健康教育,通过集中的健康讲座或"一对一"的方式,给患者及照顾者...
- 李娜蒋红英张建梅杨杰
- 关键词:延续护理脊髓损伤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与延续性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与重建、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
- 目的 探讨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与延续性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与重建、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4 年9 月至2016 年9 月,在我院随机选取200 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 例....
- 杨颖张建梅杨杰
-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脊髓损伤护理膀胱功能
-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护理管理效果研究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管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脊髓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0例,干预组40例。在科学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加用DVT综合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下肢DVT的消融和新发情况。结果干预组40例患者下肢DVT全部消融,其中16例患者完全消融,24例患者部分消融;对照组26例患者下肢DVT消融,其中7例患者完全消融,19例患者部分消融。两组脊髓损伤患者下肢DVT消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1例患者新发下肢DVT,新发率为2.5%;对照组有10例患者新发下肢DVT,新发率为25.0%。两组患者下肢DVT新发血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治疗的基础上,对并发下肢DVT的脊髓损伤患者实行规范性的护理管理方案并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其下肢DVT的消融,预防新发血栓,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赵慧张建梅蒋红英杨杰
- 关键词: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护理管理
- 膀胱冲洗频率对脊髓损伤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脊髓损伤行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中膀胱冲洗频率对其预防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7月,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膀胱冲洗频率为1次/d的137例患者(试验组)和冲洗频率为2次/周的141例患者(对照组)的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生率。结果导尿后48 h、7 d、14 d,试验组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分别为2.84%、14.89%、27.66%,对照组分别为2.19%、16.79%、29.93%,两组各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膀胱冲洗对脊髓损伤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作用不明显。
- 李丹吴春霖张建梅杨杰杜春萍
- 关键词:脊髓损伤清洁间歇导尿膀胱冲洗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 康复期骨折患者夜间疼痛护理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究夜间疼痛护理技术对缓解康复期骨折患者疼痛的确切疗效,提高骨折患者康复期的护理质量。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5月,对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后,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夜间疼痛护理技术。1周后两组均进行VAS评定。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7.70±0.76)、(7.58±0.8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4,P=0.762)。治疗1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3.23±0.80)、(5.38±0.9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20,P=0.000)。结论采用夜间疼痛护理技术应用于康复期骨折疼痛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 杜春萍陈佳佳赖华张建梅
- 关键词:骨折康复期
- 脊髓损伤术后在院康复与出院社区康复的对比研究
- :通过对比方法,使用不同康复方法对脊髓损伤人员在院康复进行治疗,并记录病人出院后的社区康复进程,提出相关康复意见建议.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初次发病后1-2个月的住院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 蒋春燕张建梅蒋红英曾晓梅杜春萍
- 关键词:脊髓损伤社区康复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
- 2023年
-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BD)是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神经调节紊乱、神经递质含量变化、肠神经系统障碍、肠道微生物变化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主要为便秘、大便失禁、排便困难等,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可能诱发心理障碍。因此,NBD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其治疗方法多样,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以药物、灌肠、电刺激、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但均存在优势及不足,而我国特有的中医疗法为脊髓损伤后NBD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 曾佳杨杰张建梅
-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