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平
- 作品数:22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形象塑造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良好的职业形象是"社交商时代"通往成功的必备要素,塑造大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提升个人的魅力。高职院校要将大学生职业形象塑造和日常行为礼仪规范、素质建设等相结合,着力培养有素质、有内涵、有修养的大学生,为开展"优质岗位"工程奠定基础。
- 张巧平
- 关键词:大学生
- 一种党建工作质量监督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党建工作质量监督装置,包括监督器、监督屏、底盘和支撑柱,所述底盘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支撑柱顶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调节螺母把伸缩杆与支撑柱相互固定,...
- 李德富夏韩辉张巧平陈晓玲谢振泽
- 文献传递
- 职业教育与生态旅游扶贫耦合路径研究
- 2020年
- 生态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实施旅游扶贫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参与生态旅游扶贫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从剖析职业教育与生态旅游扶贫的内在关系出发,分析其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其职业教育参与生态旅游扶贫的层面,并最终形成相应的政策措施。结论表明:通过做好职业教育参与生态旅游扶贫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宣传,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职业教育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贫困户职业教育方案,构建贫困户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提升贫困户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贫困户创新创业能力等政策措施,是提升职业教育参与生态旅游扶贫的有益尝试,能够落实扶贫政策,惠及贫困地区。
- 张巧平
- 关键词:职业教育生态文明脱贫
- 两个培养问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探索
- 2007年
-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从两个培养问题出发,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强化全员育人意识、抓好课堂教学、打造校园文化精品、解决实际问题、加强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 张巧平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 智能轮椅控制装置、智能轮椅以及远程健康监护智能轮椅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轮椅控制装置、智能轮椅以及远程健康监护智能轮椅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轮椅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装置和轮椅控制单元,所述头戴装置上设有用户姿态检测模块和第一通讯模块,所述轮椅控制单元上设有...
- 张巧平邱秀芳
- 文献传递
- 一种智能热风干衣机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热风干衣机,其包括:包括柜体和与所述柜体活动连接的柜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热风机、控制器、用于检测柜体内温度和湿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热风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
- 张巧平邱秀芳
- 文献传递
- 浅谈高职学生的班主任工作
- 2007年
-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生管理之中,使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不仅仅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管理者,更是引导他们走向社会的教育者,班主任只有真正深入到学生当中,探寻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课余生活,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才能建立一个好的班集体。
- 张巧平
- 关键词:班主任
- “校政企”协同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体系及职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 2020年
-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数量不断增加,高校资助体系落实将是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出发,提出构建“校政企”多方参与的贫困生资助及培育体系、贫困生顶岗实习体系和有偿实践项目等多种途径的合作平台,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入校和学校培育三方相结合的共同资助、培育体系。
- 张巧平
- 关键词:高职
- 思政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路径探析
- 2022年
- 劳动教育是全面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加强劳动教育,对于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深刻意蕴。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高、课程渗透不深、劳动教育实践性不强、思政课与劳动教育融合不深等困境,提出了利用宣传平台提升思想渗透、树立“大劳动教育观”拓宽劳动教育实效性、开展沉浸式主题实践等途径,有机融合高校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落地落实。
- 张巧平何军拥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劳动教育
- 基于产教融合的“一核三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 2022年
- 高质量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输入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针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存在问题,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理念构建“一核三翼”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全面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核心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四提升。高职院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肩负着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输送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积极探索并构建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全面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 张巧平
-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