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增艳

作品数:233 被引量:87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88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2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8篇小麦
  • 130篇基因
  • 87篇抗病
  • 64篇枯病
  • 63篇纹枯病
  • 52篇转基因
  • 45篇抗性
  • 44篇黄矮病
  • 41篇编码基因
  • 38篇植物抗病
  • 37篇蛋白
  • 37篇生物材料
  • 37篇抗病性
  • 32篇转基因小麦
  • 29篇偃麦草
  • 28篇植物
  • 28篇中间偃麦草
  • 25篇育种
  • 24篇植物抗病性
  • 18篇抗黄矮病

机构

  • 183篇中国农业科学...
  • 4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篇江苏省农业科...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河北科技大学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5篇四川省农业科...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宁夏农林科学...
  • 3篇广西大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230篇张增艳
  • 104篇辛志勇
  • 82篇杜丽璞
  • 66篇徐惠君
  • 39篇陈孝
  • 37篇林志珊
  • 32篇魏学宁
  • 30篇祝秀亮
  • 24篇马有志
  • 23篇叶兴国
  • 19篇周淼平
  • 17篇李钊
  • 16篇姚乌兰
  • 13篇董娜
  • 13篇刘欣
  • 12篇廖勇
  • 12篇庄洪涛
  • 11篇徐琼芳
  • 11篇荣玮
  • 10篇李连城

传媒

  • 34篇作物学报
  • 16篇植物遗传资源...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5篇Journa...
  • 5篇作物杂志
  • 4篇核农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Acta B...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2009年中...
  • 2篇第六届全国小...
  • 1篇种子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16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15篇2010
  • 16篇2009
  • 13篇2008
  • 23篇2007
  • 12篇2006
  • 15篇2005
2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mPGIP3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培育抗根腐病和抗全蚀病植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GmPGIP3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培育抗根腐病和抗全蚀病植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将GmPGIP3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抗病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所述GmPGIP3蛋白是如下(a)...
张增艳杜丽璞党良徐慧君
文献传递
一种专用启动子及培育抗病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用启动子及培育抗病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启动子为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所述启动子和TiERF1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出发植物中,用所述启动子启动所述TiERF1蛋白的编码...
张增艳李钊庄洪涛杜丽璞徐惠君
一种培育抗病小麦的方法及其专用基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抗病小麦的方法及其专用基因。本发明的用于培育抗病小麦的基因,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将该基因导入小麦中,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纹枯病抗性。
张增艳辛志勇廖勇徐惠君杜丽璞姚乌兰
文献传递
利用分子标记解析小麦新种质YW243的抗锈病基因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对兼抗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黄矮病、白粉病等5种病害的小麦新种质YW243中抗锈病基因的组成和来源进行解析。【方法】通过系谱推断,利用了抗条锈病基因Yr9、YrX、Yr2、Yr1以及抗秆锈病基因Sr31的特异PCR标记和醇溶蛋白蛋白质电泳图谱,分析YW243及其部分相关亲本材料丰抗8号、丰抗13、陕7859中相关的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秆锈病基因的有无,解析YW243中抗锈病基因的组成。【结果】YW243含有抗条锈病基因Yr1、Yr2、Yr9、YrX,抗秆锈病基因Sr31、抗叶锈病基因Lr26。Yr1源于亲本陕7859或丰抗13,Yr2源于陕7859或丰抗8号或丰抗13;YrX源于丰抗13;Yr9、Sr31和Lr26源于陕7859或丰抗8号中。【结论】解析了YW243中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秆锈病基因的组成,证明YW243是一个含有Yr1、Yr2、Yr9、YrX、Sr31等抗锈病基因的多基因聚合体,这些基因特异的SSR,STS特异标记可用于检测多基因聚合体YW243中目标基因,为在抗锈育种中利用、选择YW243的抗锈基因提供了快捷方法。
刘燕张增艳辛志勇林志珊杜丽璞徐惠君刘丽陈孝张改生
关键词:小麦YW243分子标记
抗小麦黄矮病毒病小麦种质的育种方法
小麦黄矮病毒病(BYDV)小麦新种质Y96060是通过有性杂交和幼胚培养技术获得的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它携有中间偃麦草2Ai-2染色体上的抗小麦黄矮病的基因,抗性优于源于中间偃麦草7Ai-1染色体上的抗性基因,对...
辛志勇陈孝徐惠君钱幼亭林志珊杜丽璞马有志刘艳张增艳徐琼芳叶兴国
文献传递
抗病与抗倒伏的转TaDKR1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及其相关生物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抗病与抗倒伏的转TaDKR1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TaDKR1是如下任一蛋白质:A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质;A2)将A1)所限定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
张增艳齐海军祝秀亮
兼抗白粉病和黄矮病小麦育种材料的创造与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白粉病和黄矮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来这两种病害经常在我国一些小麦产区同时发生。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通过杂交、回交方法将抗黄矮病的Bdv2基因(源自于YW642)和抗白粉病的Pm21基因(源自于CB037)聚合在一起,育成了兼抗黄矮病和白粉病的小麦新材料。通过田间抗病性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得到聚合了Bdv2基因和Pm21基因的BC1小麦22株,F2小麦51株。农艺性状调查显示,这些含Pm21和Bdv2基因的双抗白粉病和黄矮病小麦新材料的农艺性状优于感病植株和原先的亲本,可以在小麦白粉病和黄矮病兼性抗病育种中作为优异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陈龙飞严以苹汪信东刘艳张怀渝张增艳
关键词:小麦黄矮病白粉病抗性基因基因聚合
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TaLTP5是从小麦中分离到的一个脂质转移蛋白编码基因。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TaLTP5表达载体pA25-TaLTP5转入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扬麦18(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中,旨在选育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对转基因小麦T0~T3代植株中引入的TaLTP5基因进行分子检测和抗病性鉴定。PCR检测、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外源TaLTP5基因已转入、整合到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的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荧光定量RT-PCR分析以及全蚀病菌的接种与鉴定结果表明,与受体小麦扬麦18相比,这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TaLTP5表达量显著提高,其对全蚀病的抗性也明显增强。对3个转基因株系的Pm21分子标记和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外源TaLTP5基因的导入没有影响受体小麦对白粉病抗性。本研究获得了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
祝秀亮李钊杜丽璞徐惠君杨丽华庄洪涛马翎健张增艳
关键词:转基因小麦全蚀病白粉病抗性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的进展被引量:18
2000年
抗病基因是抗病分子生物学和抗病育种的基础。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的进展 ,抗病基因克隆的新策略以及抗病基因结构特点与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张增艳孔凡晶辛志勇
关键词:抗病基因克隆抗病机制植物
人工合成抗纹枯病小麦新种质的鉴定被引量:3
2015年
小麦纹枯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土传病害。培育、推广抗纹枯病小麦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普通小麦中抗源匮乏,严重制约抗纹枯病小麦育种的进展。为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纹枯病新抗源,本试验通过人工接种、抗病鉴定方法,在江苏省和北京市两地,对来源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102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品系,进行4年的纹枯病抗性的多环境鉴定。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品系间对小麦纹枯病抗性存在差异,在其中进行小麦纹枯病抗源的筛选是有效的。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158、扬麦12相比,这102份人工合成小麦的大部分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抗或中抗水平,其中一些品系在多年多点鉴定中表现稳定抗性,如ZC93、ZC111、ZC112、ZC123、ZC172、ZC206和ZC221表现为抗病水平,病情指数低于目前最好的普通小麦抗源,可作为抗纹枯病小麦育种的新抗源。
魏学宁任丽娟张淼张巧凤刘欣周淼平马鸿翔吴继中马翎健张增艳
关键词: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小麦纹枯病抗性病情指数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