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义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背景:目前,类风湿关节炎被定义为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抗原性发生变化的自身IgG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此IgG的抗体,即类风湿因子。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层次分组,小于16岁为幼年组,16-60岁为中青年组,大于60岁为老年组。每组各挑选30例,比较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与结论:关于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患者发热、血液系统受累,幼年组的水平比中青年组和老年组高(P〈0.05);关于白细胞计数、抗环瓜氨酸抗体、尿素氮、肌酐,幼年组的水平比青年组和老年组低(P〈0.05)。提示: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各异,幼年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患者发热、血管炎、血液系统受累情况高,而白细胞计数、抗环瓜氨酸抗体、尿素氮、肌酐水平较低,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侯宏理马琳琳曹焱张丽丽张万义张永红王玉丽许素琴
- 关键词: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
- 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从肾虚湿热论治初探被引量:3
- 2014年
- 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分析,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从肾虚湿热论治的可行性。
- 任泓吉张建伟张万义张永红
- 关键词:急性期
- 顽痹清丸与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湿毒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比较顽痹清丸与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湿毒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毒瘀热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40例)采用口服顽痹清丸联合右旋布洛芬胶囊、甲氨蝶呤片和来氟米特片治疗,对照组患者(20例)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右旋布洛芬胶囊、甲氨蝶呤片和来氟米特片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的血清含量,关节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1急性期反应物、炎性细胞因子及关节疼痛评分。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及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69.30±35.20)mm·h-1,(42.40±29.20)mm·h-1,t=3.305,P=0.001;(42.40±33.00)mg·L-1,(12.00±14.80)mg·L-1,t=5.846,P=0.000;(131.10±93.90)IU·m L-1,(91.70±71.50)IU·m L-1,t=2.161,P=0.034;(124.80±31.20)pg·m L-1,(110.00±28.70)pg·m L-1,t=3.198,P=0.002;(33.10±7.39)ug·g-1,(29.50±8.59)ug·g-1,t=4.561,P=0.000;(6.12±0.89)分,(3.46±1.44)分,t=4.482,P=0.005],对照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及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58.50±33.70)mm·h-1,(41.70±27.80)mm·h-1,t=2.206,P=0.034;(31.70±28.00)mg·L-1,(13.80±16.70)mg·L-1,t=2.449,P=0.019;(159.30±83.80)IU·m L-1,(105.00±53.70)IU·m L-1,t=2.569,P=0.014;(114.20±32.70)pg·m L-1,(117.60±31.80)pg·m L-1,t=2.038,P=0.049;(35.80±8.26)ug·g-1,(34.90±8.03)ug·g-1,t=2.509,P=0.016;(5.85±1.12)分,(3.75±1.18)分,t=2.850,P=0.007];2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3.20±32.80)mg·L-1,(17.80±33.70)mg·L-1,t=1.687,P=0.097;(39.30±55.20)IU·m L-1,(53.40±69.90)IU·m L-1,t=-0.848,P=0.400;(12.80±39.10)pg·m L-1,(-3.40±41.50)pg·m L-1,t=1.485,P=0.143];治疗组血沉、白介素-1及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 张永红王笑青张万义沙莎许素琴王玉丽侯宏理曹焱张丽丽
- 关键词:抗风湿药
- 双醋瑞因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与右旋布洛芬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双醋瑞因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与右旋布洛芬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双醋瑞因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与右旋布洛芬胶囊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与右旋布洛芬胶囊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血沉下降幅度、C反应蛋白下降幅度、关节痛和腰背部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①治疗组血沉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t=2.509,P=0.017);治疗组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8,P=0.938);治疗组关节痛和腰背部疼痛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t=-2.686,P=0.010)。②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106,P=0.035)。③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腹泻3例,上腹部疼痛2例,白细胞数升高2例,白细胞数降低1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胀2例,恶心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1例。2组患者均未出现尿常规及肾功能明显异常。结论:采用双醋瑞因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与右旋布洛芬胶囊治疗AS,能够降低急性期反应物指标,缓解关节及腰背部疼痛,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引用。
- 张万义张永红王笑青
- 关键词:双醋瑞因柳氮磺胺吡啶布洛芬
- 顽痹清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 目的 观察顽痹清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1∶1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顽痹清丸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秋水仙碱治疗.入组前常规检查两组病人的肝肾...
- 张万义王笑青张丽丽沙莎罗姣张永红
-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秋水仙碱白细胞介素-1Β
- 顽痹康丸治疗发作期强直性脊柱炎肾虚湿热证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顽痹康丸治疗发作期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风湿病科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最终试验组28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顽痹康丸,治疗周期共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ESR、CPR)以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P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脊柱疼痛评分及BASF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脊柱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但BASFI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于发作期AS肾虚湿热证患者,加用顽痹康丸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贾宇东刘又文张万义赵明媛范华雨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