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德荣

作品数:31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4篇缺血
  • 4篇自噬
  • 4篇麻醉
  • 4篇关节
  • 4篇穿刺
  • 4篇穿刺针
  • 3篇再灌注
  • 3篇针芯
  • 3篇手术
  • 3篇膝关节
  • 3篇细胞
  • 3篇阿片
  • 3篇比卡因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丁丙诺啡
  • 2篇心搏
  • 2篇心搏骤停
  • 2篇心脏

机构

  • 30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中西医...

作者

  • 31篇崔德荣
  • 10篇江伟
  • 2篇李艺
  • 2篇许涛
  • 2篇汪文英
  • 1篇王爱忠
  • 1篇薛张纲
  • 1篇祁爱花
  • 1篇张宇
  • 1篇王祥瑞
  • 1篇赵达强
  • 1篇刘溪
  • 1篇王莉
  • 1篇周全红
  • 1篇尚嘉伟
  • 1篇佘守章
  • 1篇胡倩
  • 1篇何振洲
  • 1篇路志红
  • 1篇刘继云

传媒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学会麻...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08
  • 2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外周间隙生理盐水扩张法在腋路臂丛阻滞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神经外周间隙生理盐水扩张联合血管旁注射法(perineural space expansion-perivascular technique,PSEPV)与传统血管旁注射法(perivascular technique,PV)在腋路臂丛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将60例急诊手部外伤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PSE-PV组和PV组,每组30例,麻醉方法均为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阻滞。PSE-PV组在腋动脉正上方12点方位注射5 mL生理盐水将目标神经与腋动脉及周围组织分离后再注射15 mL 0.5%罗哌卡因;PV组在腋动脉12点方位直接注射20 mL 0.5%罗哌卡因。记录操作后30 min感觉和运动阻滞评分、操作时间、阻滞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SEPV组的感觉、运动阻滞评分分别为1.7±0.3和1.6±0.3,PV组分别为1.8±0.4和1.6±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SE-PV组操作时间为(4.0±1.3)min,略高于PV组的(3.9±1.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成功率均为100%。仅有PV组1例患者发生轻度局部麻醉药中毒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外周间隙生理盐水扩张法可以减少腋路臂丛阻滞局部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与传统方法相当,未增加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和不良反应。
李于鑫徐杨胡倩崔德荣
关键词:腋路臂丛阻滞超声局部麻醉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研究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常见并发症。方法前瞻性纳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17年6~9月收治的37例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n=17)和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组(K组,n=20)。术后均采用PCIA作为主要镇痛方式,两组患者的PCIA参数设置相同。记录术后即刻、2 h、4 h、8 h、12 h、18 h、24 h、36 h、48 h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活动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各时间点舒芬太尼用量,并比较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3.66±1.96)h,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9.41%、11.76%、29.41%。K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7.68±1.02)h,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10.00%、5.00%、10.00%。两组患者术后即刻、2 h、4 h、8 h、12 h、18 h、24 h、36 h、48 h的静息VAS评分、活动VAS评分、镇静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K组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18 h、24 h、36 h、48 h的舒芬太尼用量均减少,恶心发生率较低,K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早于舒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PCIA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能发挥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节省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且有助于减少恶心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可安全用于术后镇痛。
倪梦雅陈潇潇倪文宗张弩崔德荣
关键词:下肢骨折手术静脉自控镇痛酮咯酸氨丁三醇舒芬太尼
SIRT3缺陷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SIRT3缺陷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SIRT3基因敲除(SIRT3^(-/-))小鼠及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进行LPS(10mg/kg)腹腔注射24h制备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normal saline,NS)腹腔注射作为对照,设立WT-NS组、WT-LPS组、SIRT3^(-/-)-LPS组、SIRT3^(-/-)-NS组。通过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LPS(10μg/ml)刺激24h制备细胞损伤模型。正常培养作为对照,使用SIRT3过表达慢病毒及阴性对照病毒进行细胞转染,设立对照组、LPS组、LPS+SIRT3过表达组、阴性对照病毒组。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小鼠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各组心脏组织的胶原蛋白含量。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心脏微血管中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标志蛋白: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31、α-SMA、SIRT3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LC3、p62的表达情况。结果心脏超声发现,SIRT3^(-/-)-LPS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均增加(P<0.001)。天狼星红染色结果表明,SIRT3缺陷可显著提升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心脏组织的胶原蛋白含量(P<0.001)。LPS可诱导小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发生EndMT,而SIRT3缺陷会加重这一变化(P<0.05)。LPS可诱导小鼠心脏组织自噬水平应激性升高,而SIRT3缺陷会降低自噬水平(P<0.05)。体外实验同样证实了LPS诱导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应激性增强(P<0.001),此时SIRT3蛋白表达下降伴随着EndMT的发生(P<0.05),而SIRT3过表达明显减轻了EndMT的程度(P<0.001),自噬水平进一步增加(P<0.05)。结论SIRT3缺陷能加重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心脏舒张功能障碍�
徐天华刘鹏昊崔德荣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损伤心脏纤维化
创伤性脊髓损伤的重症监护治疗进展
2017年
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患者预后恢复状况差,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TSCI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虽然手术减压治疗是大部分TSCI的有效方式,但治疗期间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会阻碍患者的治疗与恢复进程,故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充分了解TSCI患者重症监护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探索新的治疗药物及方法可为TSCI重症监护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王心涛孙大伟崔德荣
关键词:脊髓损伤重症监护治疗
一种方便抓握且可快速识别的超声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抓握且可快速识别的超声穿刺针,包括针管,针管的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以单位距离均匀分布有多条刻度线,针管的根部固定有连接部,连接部可拆卸的安装在针座的衔接部上。本实用新型针管的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以单位距...
崔德荣李杨
聚焦超声开放血脑屏障联合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多种药物被研究证实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然而其临床应用受到血脑屏障这一解剖结构的限制。近年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被证明可保证药物在递送过程中的结构完整性;同时,研究发现聚焦超声联合微泡技术能够安全、无创、可逆地开放血脑屏障并递送药物。这两项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跨血脑屏障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和聚焦超声开放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研究的开展提供思路。
赵鎏丹杨贵君邵祺晖周志璇金安辰刘昕奕崔德荣
关键词:血脑屏障聚焦超声中枢神经系统
自噬在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大脑缺血性疾病在中国是致死致残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高血压所致的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其治疗原则是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灌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缺血后恢复血流并不能恢复组织功能,反而使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更加严重,即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发生将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器官功能异常,因而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棘手的临床问题。了解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促进或阻碍神经元死亡的机制对于解决这一健康难题十分重要。关于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有多种,本文将重点介绍自噬在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节机制及发挥的作用。
汪文英崔德荣江伟
关键词: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噬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时脑组织Bid mRNA表达及caspase-3活性的影响
2008年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时脑组织Bid mRNA表达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7日龄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12—18g,随机分为3组(n=30):假手术组(S组)、缺氧缺血组(HIBD组)和rhEPO组。HIBD组和rhEPO组建立HIBD模型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rhEPO 3000IU/kg。于腹腔注射后6、12、24、48和72h(E1-5)时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取左侧大脑组织100mg,采用RT-PCR法检测Bid mRNA表达,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 与S组相比,HIBD组和rhEPO组大鼠T1-5,时脑组织Bid mRNA表达上调,caspase-3活性升高(P〈0.01);与HIBD组相比,rhEPO组T1-5,时脑组织Bid mRNA表达下调(P〈0.01),T1-5时caspase-3活性降低(P〈0.01)。脑组织Bid mRNA表达与caspase-3活性呈正相关(r=0.911,P〈0.01)。结论 外源性rhEPO可通过下调Bid mRNA表达和降低caspase-3活性从而对HIBD后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崔德荣许涛江伟
关键词:细胞生成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一种高超声反射性的超声显影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超声反射性的超声显影穿刺针,包括相适配的针芯、针鞘和针套,针芯活动地穿设在针鞘中,针鞘上可拆卸的设有针套,针鞘内间隔的设有多个针芯稳定圈,且其外侧壁上设有多段反射部,针套内间隔的设有多个加强稳定圈。...
崔德荣李杨
低温治疗后不同复温速率对心搏骤停复苏大鼠神经元自噬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复苏大鼠实行低温治疗后,不同复温速率对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慢速复温组和快速复温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建立5 min窒息性心搏骤停模型后再行心肺复苏。常温组维持大鼠体温(37.0±0.5)℃;慢速复温组和快速复温组给予持续4 h的低温治疗(34℃)后,慢速复温组以0.5℃/h,快速复温组以4℃/h复温至(37.0±0.5)℃。2个复温组再各分出1个复温氯喹组,术前1 h腹腔注射氯喹10 mg/kg。采用尼式染色观察皮质运动神经元形态变化,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自噬及溶酶体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Ⅱ,LC3-Ⅱ)、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2,LAMP2)、P62、Beclin1(Bcl2-interacting protein-1)、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泛素蛋白(ubiquitin)的表达量。结果·与常温组相比,慢速复温组于低温治疗结束后6 h时LC3-Ⅱ和Beclin1表达量显著增加(均P=0.000)。与慢速复温组相比,快速复温组皮质神经元活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00),LAMP2及cathepsin D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00),ubiquitin(P=0.007)和P62(P=0.000)表达量增加。与未加氯喹组相比,慢速复温氯喹组ubiquitin(P=0.000)和P62(P=0.001)表达量增加,而快速复温氯喹组ubiquitin(P=0.000)和P62(P=0.007)表达量减少。结论·心搏骤停复苏实行低温治疗后快速复温可导致大鼠神经元溶酶体功能障碍、自噬流受损,神经元损伤增加;而慢速复温过程中自噬激活,神经元损伤减少。
李艺胡月孙大伟崔德荣
关键词:心搏骤停复温自噬神经元溶酶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