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亮
- 作品数:23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文化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弹药保温试验现状及存在问题被引量:6
- 2010年
- 叙述了温度对弹药的影响,和弹药保温试验的必要性。介绍了现行弹药保温试验现状。提出了弹药保温试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姜波崔亮齐杏林徐敬青
- 关键词:弹药
- 弹药保温时间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鉴于我军弹药保温时间过长,为了准确得到弹药保透所需时间,对弹药保温展开试验研究。利用传热学理论对弹药保温过程中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弹药保温传热学模型,通过试验得到弹药温度场分布与保温时间的关系及弹药保透所需时间。结果证明了现行军标规定保温时间确有很大压缩空间。
- 齐杏林姜波贾波崔亮程玉川
- 信息化弹药检测虚拟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2014年
- 为解决信息化弹药检测教学缺乏方法和手段的问题,提出了信息化弹药检测虚拟实践的概念,介绍了信息化弹药检测虚拟实践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总体结构。应用表明,弹药检测虚拟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传统的实物弹药检测实践无法比拟的优点,对信息化弹药检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 范志锋崔平徐敬青崔亮
- 关键词:教学
- 小子样方法在制导弹药储存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由于价格高、数量少,导致对制导弹药储存质量进行试验和评估时,不能进行大样本量的实弹射击。首先分析了评估制导弹药储存可靠性的可用数据,确定融合静态电参数检测数据和实弹射击数据,采用混合Bayes方法进行综合的评估;并针对某典型制导弹药,进行了具体的评估。为制导弹药储存可靠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具有应用价值。
- 仲伟君范志锋齐杏林崔亮
- 关键词:小子样制导弹药可靠性评估
- 制导弹药火工品单应力水平加速寿命试验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准确判定火工品的剩余寿命,对制导弹药维修工作至关重要。从制导弹药储存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适时对火工品实施加速寿命试验的必要性,分析了加速寿命试验中的加速应力、寿命分布、加速系数、应力水平和试验时间,最后结合火工品具有一定储存期和试验为单一应力水平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试验数据处理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了更为准确的试验结果。
- 刘朝阳赵晓利杨岩峰崔亮
- 关键词:制导弹药加速寿命试验火工品
- “师生共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6
- 2016年
- 传统教学模式由老师讲,学生听,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师生共讲"的教学模式,师生深度互动,促进了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了"师生共讲"教学模式内涵及运用条件,并且以"弹药学"课程为例组织了教学实施,实践结果证明该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老师、课程的共同发展,极具推广意义。
- 徐敬青范志锋崔平王卫民崔亮
-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 火箭弹电点火具电阻检测工装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箭弹电点火具电阻检测工装,涉及测量电变量的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工装主体,所述工装主体整体为板状结构,所述工装主体的右侧设有用于隔离火箭弹弹尾短路基座的卡口,所述工装主体的下侧设有与主体垂直并向下延伸的...
- 范志锋崔平郭刚虎张向锋文健吕静崔亮徐敬青仲伟君苏续军
- 一种制导弹药电子部件可靠性预计方法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综合考虑制导弹药全寿命各种应力的大小及作用时间,预计制导弹药电子部件的可靠性.方法 把一般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方法引入制导弹药,对运输和储存环境、发射使用环境,分别选用不工作和工作状态的预计方法.结果 储存10~15年的条件下,可靠度在0.895~0.91之间.结论 汇总所有电子元器件预计结果,储存10~15年,电子部件仍满足使用要求.
- 仲伟君李德胜崔亮
- 关键词:制导弹药
- 发射装药保温时间仿真计算被引量:3
- 2010年
- 利用热传导理论对发射装药保温过程中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传热学计算和测试手段确定有关参数。利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发射装药实体模型,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对发射装药内部温度传递变化规律进行仿真,得到了发射装药温度场分布与保温时间的关系及发射装药保透所需时间。结果证明了现行军标规定保温时间确有很大压缩空间。
- 姜波齐杏林崔亮刘加凯
- 关键词:发射装药保温时间瞬态传热仿真ANSYS
- 基于皮托管原理的弹丸速度及高度测量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解决非旋弹、微旋弹配用引信所采用的机电安全系统通用性差、环境适应性不强等缺点,在分析美海军鱼雷引信中所采用的基于微机电压力流量传感器的解除保险方式的基础上,研究了陆军引信安全系统利用弹丸速度与高度信息解除保险方案。对与弹丸速度和高度有一定关系的弹丸外流场压力的测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弹丸速度测量、高度测量原理做了理论研究。最后设计了弹丸感压孔设置方案,说明了这种引信安全系统理论可行。
- 姜波齐杏林崔亮杨岩峰
- 关键词:弹丸引信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