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建波

作品数:19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5篇放疗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张量成像
  • 4篇放射性
  • 4篇白质
  • 4篇摆位
  • 3篇心肌
  • 3篇心脏
  • 3篇肿瘤
  • 3篇锥形束CT
  • 3篇弥散
  • 3篇弥散张量
  • 3篇弥散张量成像
  • 3篇脑白质
  • 3篇放疗摆位
  • 3篇放射性心脏损...
  • 2篇调强
  • 2篇肾上腺

机构

  • 12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山西医学科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太原市中心医...
  • 2篇太原钢铁(集...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太原钢铁(集...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18篇宋建波
  • 6篇刘起旺
  • 5篇李险峰
  • 4篇黎妲
  • 4篇闫蕊
  • 4篇胡琳君
  • 3篇李功祥
  • 3篇李思进
  • 3篇彭琨
  • 3篇沈伟
  • 2篇冯艳林
  • 2篇武志芳
  • 2篇武瑞凤
  • 2篇刘建中
  • 2篇苏晋生
  • 2篇侯彦杰
  • 2篇芦莹
  • 1篇李星
  • 1篇李莉
  • 1篇杨晓棠

传媒

  • 4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 2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中膀胱体积对摆位误差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膀胱体积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采集分次治疗前锥形束CT(CBCT),采集频数大概为前5次治疗和其余每周采集1次。与原始治疗计划CT实施基于解剖结构的配准。分析定位时膀胱体积对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 30例患者共采集249次CBCT图像,初始膀胱体积变化较大(88.42~722.57 mL),初始膀胱体积与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14、0.055、-0.187(P=0.073,0.389,0.003)。结论初始定位时的膀胱体积与摆位误差的前后方向仅存在弱相关性,保持治疗时的膀胱体积与定位时的一致性更有临床意义。
芦莹宋建波
关键词:宫颈肿瘤锥形束CT摆位误差
锥形束CT在肺癌精确放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本研究应用Varian ix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 Imager OBI)实时采集的患者锥形束CT(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比较热塑体膜与真空垫固定技术对减少摆位误差的优劣性,了解肺癌...
李功祥李险峰黎妲宋建波胡琳君
关键词:肺癌锥形束CT图像引导精确放疗摆位误差
文献传递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MRI表现(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临床和生化证实的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的MRI表现。结果3例患者均表现为双侧对称性侧脑室三角区白质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经胼胝体压部相连,呈蝶翼状分布。结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MRI表现具有典型特征,MR检查能准确反映病变的病理变化、范围及进展情况。MRI作为一种无创性并且敏感的检查方法,在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宋建波刘起旺
关键词: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磁共振成像
^13N-H3PE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观察Beagle犬心脏局部放疗后血流及功能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用13N-NH3 PE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评价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及整体和局部心功能参数在监测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动态变化方面的价值。方法取6只雄性Beagle犬于照射前1周及照射(单次20 Gy)后3、6、12个月分别行13N-NH3 PET GMPI。比较照射前后整体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局部心功能参数[室壁运动、室壁增厚、舒张末期心肌灌注(EDP)、收缩末期心肌灌注(ESP)]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处理数据。结果与照射前相比,EDV和ESV、LVEF在照射后3个月未见明显变化;照射后6个月ESV增大,LVEF减小,EDV未见明显变化;照射后12个月ESV进一步扩大,LVEF进一步减小,EDV开始增大(F值:20.974~177.846,均P〈0.05)。与照射前相比,部分心肌节段室壁运动(10%,2/20)、室壁增厚(20%,4/20)、EDP(10%,2/20)及ESP(15%,3/20)在照射后3个月即出现变化且表现为功能增强(t值:14.446~672.315,均P〈0.05);照射后6个月室壁运动(15%,3/20)、室壁增厚(20%,4/20)、EDP(15%,3/20)及ESP(25%,5/20)出现下降(t值:18.171~723.156,均P〈0.05);照射后12个月室壁运动(35%,7/20)、室壁增厚(45%,9/20)、EDP(40%,8/20)及ESP(60%,12/20)下降更为明显(t值:14.783~711.259,均P〈0.05)。结论13N-NH3 PET GMPI可用于早期发现RIHD并监测RIHD的动态发展。与整体心功能参数相比,局部心功能参数(室壁运动、室壁增厚、EDP及ESP)更加灵敏,或可作为RIHD的早期监测指标。
朱君艳宋建波闫蕊武志芳刘建中李莉徐显海王若楠李思进
关键词:心脏心肌灌注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实验犬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建立与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构建实验犬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模型及无创性评价方法。方法取成年1岁龄雄性比格犬8只,对心肌前壁给予20Gy照射(6MV-X线),照射前及照射后以相同条件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观察照射前后心肌代谢变化,计算照射区/非照射区的SUV比值;处死动物,光镜观察照射区与非照射区心肌差异。代谢显像发现与照射野一致的代谢异常及照射区与非照射区存在病理差异视为造模成功。结果与照射前相比,照射后3个月实验犬前壁照射区心肌代谢增强,代谢增加区域与照射靶区匹配良好。光镜显示照射区心肌可见退变及局灶性坏死,血管肿胀,周围可外渗透,与未照射区有明显差异。结论给予心肌前壁20Gy照射可构建稳定、可靠的局部RIHD模型,18F-FDG PET/CT可验证RIHD模型是否构建成功,可为进一步研究RIHD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
宋建波闫蕊侯彦杰张国良鄢敏李思进
关键词:放射性心脏损伤实验犬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正常大脑白质纤维束构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脑内各部位各向异性程度及正常白质纤维束构象特征。方法对2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常规MR及DTI序列检查,重建FA图及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分别在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和大脑脚层面测量主要白质束的FA值。结果DTI显示灰质与白质区各向异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部位的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程度亦不相同,且左右两侧基本对称,重建FA图和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可显示白质内大部分主要的白质纤维束。结论DTI可清晰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及分布,为了解脑功能与白质通路间关系提供了有力研究手段。
宋建波刘起旺彭琨沈伟冯艳林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白质纤维束
首过灌注及心肌活性分析实验犬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心肌灌注、心肌活性及心脏电影MRI在实验犬心脏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犬放射性心脏损伤8例,放疗前、放疗后3个月、6个月进行心脏MRI检查。进行心脏电影、心肌灌注、心肌活性扫描,传至工作站分析其特点。结果实验犬放射性心脏损伤心肌首过灌注心肌内可见低灌注区,敏感性为87.5%,心肌活性心肌内存在延迟强化灶,敏感性为62.5%,心脏电影扫描部分心肌运动减弱,敏感性为25%。结论通过综合分析首过灌注减低、延迟强化、心脏电影可以早期更有效地区别损伤心肌与正常心肌,并可判断损伤心肌的活性。
武瑞凤苏晋生宋建波闫蕊李星周丰艺李思进
关键词:实验犬放射性心脏损伤灌注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研究及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被引量:4
2019年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步升高[1].随着发病的年轻化、生存期的延长,患者生活质量逐步受到关注.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及腋窝放疗均可引起上肢水肿及活动受限、手臂麻木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术前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态能够帮助患者避免不必要的ALND[2],同样精准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也可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放疗.
李蓉宋建波芦莹马利军胡丽娜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转移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转移生活质量
放射性心脏损伤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是由胸部肿瘤放疗引起的常见迟发性不良反应之一。由于RIHD常处于亚临床状态,受照射后经过相当长潜伏期才出现症状,长期未引起临床注意。20世纪90年代,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胸部肿瘤放疗增加了患者心脏病病死率,部分抵消了放疗产生的生存受益,RIHD才逐渐得到重视。随着近几十年放疗技术的改进,心脏受照剂量和体积明显下降,RIHD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尽管如此,近期临床研究表明,在霍奇金淋巴瘤、肺癌及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心脏仍会受到局部高剂量或全心低剂量的辐射,RIHD这一问题目前在临床上依然不可避免,胸部放疗患者长期心脏随访是必要的。该文对RIHD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检查手段、预防治疗方法及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宋建波李思进
关键词:心脏肿瘤放射疗法
核磁研究犬心放射性损伤早期改变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核磁观察犬心放射损伤后早期心脏的改变,为早期预防放射性心脏损伤提供间接依据和有益的信息。方法 1岁的8只雄性健康比格犬单次照射20 Gy。在照射前、照射后半年及1年均对犬心进行核磁扫描。采用True FISP及TIRM序列进行二腔、三腔、四腔、短轴扫描,扫描完成后将图像推到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1放疗后半年有2只、放疗后1年有6只出现心包积液。放疗后半年有1只、放疗后1年有3只心肌出现高信号。2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期容积(ESV)放疗后1年分别与放疗前、放疗后半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EF放疗后1年较放疗前、放疗后半年减低,EDV、ESV放疗后1年较放疗前、放疗后半年增加。结论核磁能早期发现放射性心脏损伤后引起的心包积液、心肌高信号及心功能的改变。
武瑞凤苏晋生宋建波
关键词:犬科心脏损伤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