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 作品数:6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伊犁地区5个欧美杨引进品系的苗期适应性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2007-2008年以察布查尔平原林场作为引种试验基地,进行了新疆伊犁地区NM6、SIM、NE19、DN2、DN1825个欧美杨引进品系的苗期适应性研究。通过与杨树本地种1467、1262、P64、Da、Jia在扦插造林成活率、2年生苗木高、径生长量及苗木干生物量等生长习性的比较,以及苗木光生理效应,即苗期苗木的光响应曲线特征对比等的试验观测结果,对新疆伊犁地区这5个欧美杨引进品系的苗期适应性作出了评价,以此从苗期评选出了能适应伊犁地区高光照条件的NM6、SIM、NE193个欧美杨品系。它们可作为引进的杨树新品系在新疆作深入、扩展的引种试验。在作欧美杨引进品系苗期的地区适应性评价上,树立了以植株生长量指标、形态指标以及苗木光生理效应中的转化光能利用率进行杨树优良适应品系综合评选的理念。
- 尤鑫龚吉蕊张新时段庆伟葛之葳陈冬花安然
- 4种杂交杨荧光光响应曲线被引量:1
- 2011年
- 比较研究伊犁地区杂交杨4个不同品系(P.deltaids cv-64(P64)、P.balsamifera L.(Da)、P.euramericana(I-262)和P.euramerieanacv(I-467))的荧光参数与光量子通量密度(DPF)的响应变化特征.4种杂交杨的光照下最大可变荧光(F′m)大小直接影响光合反应中心最大的开放程度和实际的开放程度(ΦPSⅡ)的大小;光照下最小荧光(F′o)更多地参与4种杂交杨的ΦPSⅡ能量捕获效率.光合速率(Pn)作为植物生物行为对于植物叶绿素光捕获的光化学行为存在滞后效应,而真正决定植物转化光能的总量由植物叶片叶绿素捕获光量子量决定.vETR反映植物驱动PSⅡ的实际量子流量,vETR达到最大值时,光化学反应转化的光能量PE也同样达到最大值,是植物最大限度转化利用太阳能的点.建议用vETR和DPF的荧光光响应曲线作为计算和估算植物对光能的利用及叶片光能转化为净能量的能力,是比表观量子效率更为理想的指标.
- 尤鑫龚吉蕊安然段庆伟葛之葳张新时
- 关键词:光响应曲线
- 两种杂交杨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光能利用被引量:12
- 2009年
- 比较研究了伊犁地区两种杂交杨伊犁杨1号(Populus deltaids'cv-64'(P64))和伊犁杨小叶杨(P.simonii canaden×P.russkii-9(Jia))对太阳辐射光能的利用和耗散特性。两种杂交杨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型,高光量子通量密度(PFD)阶段Pn达到20.1%的差距;实际最大光化学猝灭ΦPSII日变化均呈"U"型,于16:30时,P64的ΦPSII达到最低值,而Jia的值于14:30时达到最低(Jia>P64);光合系统的闭合程度(L)在14:30时均出现一个短暂回落,全天平均闭合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在16:30同时达到最大值(Jia>P64),两者NPQ全天相差31.7%。叶片转化吸收太阳能热能耗散(E.D)和光化学反应转化的光能量(E.P)进行估算表明:在PFD较低的环境条件下,两种杂交杨将吸收的光能50%以上用于光化学猝灭;在PFD较高的环境条件下,P64的E.P值比例大于Jia,两者全天的E.P值没有太大的差异,P64的E.D值显著大于Jia的E.D值(p>0.01),而P64的E.D值占全天转化能量的比例小于Jia。P64和Jia的E.P达到最大的估算值时,其E.D也达到了最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杂交杨对高光能形成不同的适应机制,P64利用更多的太阳能进行光化学猝灭反应,而Jia利用更多的太阳能进行非光化学猝灭反应,减缓强太阳辐射伤害;两种杂交杨用于光化学能量分配的比例P64大于Jia,而Pn值在强辐射阶段和全天平均值、累积值均出现Jia>P64。结果证明,仅通过杂交杨本身叶绿体对光的荧光特性反应计算接收到的光能中有多少能量被利用与实际植物光合速率的转化的干物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种杂交杨光化学实际固定碳和转化光能的多少的内在关系需进一步的研究。
- 尤鑫龚吉蕊葛之葳段庆伟安然陈冬花张新时
- 关键词:非光化学猝灭
- 狼针草光合特性对放牧干扰的响应被引量:11
- 2013年
-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围封草地和放牧草地为实验样地,通过对两种草地类型中狼针草(Stipa baicalensis)的光合特性、水分关系、植物渗透调节等生理生态学特性测定分析,比较研究放牧干扰对狼针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放牧干扰下,狼针草通过增强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叶绿素含量、改变电子流的方向和速率、增强光系统II(PSII)活性(p<0.05),促进同化物的累积和植物的补偿生长,应对放牧干扰的影响。放牧干扰下狼针草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而围封草地中呈"双峰型",出现"午休"现象,正午RuBPCase的羧化能力下降是造成围封草地狼针草光合"午休"的非气孔因素之一,而磷元素的缺失可能是导致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下降的原因。在光合能量分配方面,两种样地狼针草的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出现光抑制现象。放牧草地中狼针草对光照增强较为敏感,Fv/Fm值下降趋势明显(p<0.05)。和围封样地相比,放牧样地的狼针草光化学猝灭(qP)值升高,而非光化学猝灭(NPQ)值降低(p<0.05),分配更多的能量于光合反应中心,有利于同化物累积,提高光合能力来适应放牧的影响。在放牧干扰下,狼针草叶片水势与叶片含水量降低,而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p<0.05),狼针草的蓄水性变弱,需要通过增加体内渗透调节物质,主动降低水势,以保证从土壤中获取足够的水分维持自身生理活性。同时,放牧干扰促进了狼针草对氮元素的吸收利用。放牧样地中狼针草光合氮、磷利用率均与叶比重呈负相关关系。
- 晏欣龚吉蕊张梓瑜黄永梅安然祁瑜刘敏
- 关键词:荧光特性放牧干扰光合特性水分关系
- 不同龄级速生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养分动态变化被引量:28
- 2011年
- 通过稀释平板法和常规化学分析法,对伊犁河谷地区3种龄级(5年、10年、15年)的速生杨欧美黑杨(Populus×euramericana)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和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林龄林地土壤微生物集中分布在10-40cm土层,数量和种类组成随季节变化有明显差异。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减少,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10年生人工林最高,这一规律随季节变化。三大类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比例相对稳定,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土壤有机碳、氮含量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其含量及分布受季节和土壤深度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有机氮则先减后增。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数与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机氮呈正相关。3种林地土壤有机C/N比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比例一致,说明速生杨人工林在一定生长年龄内能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改善土壤肥力。
- 安然龚吉蕊尤鑫葛之葳段庆伟晏欣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氮
- 4种杂交杨对土壤水分变化的生态学响应被引量:26
- 2009年
- 以田间持水量的100%(T1,对照)、70%(T2)、50%(T3)和30%(T4)为4个水分处理梯度,比较研究了4种不同品系的杂交杨(Populus)——15-29(P.trichocarpa×P.deltoids)、DN-2(P.deltoids×P.nigra)、DN-14274(P.deltoids×P.nigra)和R-270(P.deltoids×P.nigra)在不同水分处理和不同处理阶段对水分亏缺的反应。结果表明,4种杂交杨品系对水分亏缺较敏感,都通过关闭气孔、降低叶面积以有效地调节水分的散失,降低光合速率、蒸腾、水势,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改变生物量的分配等一系列生理适应机制以及形态策略,来应对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只是不同品系的适应程度不同。在生物量分配上,R-270主要降低叶干重,而其它3个品系的叶、茎和根干重全部降低;随着水分亏缺的加重,15-29和R-270的根冠比增加,根部获得更多的同化物分配,从而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增加其抗旱性。DN-2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r=0.631,p<0.01)。而R-270的δ13与水分利用效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只有在处理T4下呈显著负相关(r=-0.732,p<0.01),表明土壤水分影响了碳同位素的分馏,不同品系相反的结果表明同位素分馏的遗传变异。与T3和T4相比,T1和T2处理的苗木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叶面积、光合速率、蒸腾、水势以及气孔导度,说明4个杂交杨品系在充足或适当的灌溉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在T3和T4处理下,4个品系表现出不同的生存策略,但生产力均较低,因此在干旱胁迫下很难形成高生产力。与DN-2和DN-14274相比,15-29和R-270对水分胁迫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反应,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用作防护林品种。
- 龚吉蕊黄永梅葛之葳段庆伟尤鑫安然张新时
- 关键词:杂交杨水分亏缺生物量分配气体交换碳同位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