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林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热模拟
  • 5篇海槽
  • 5篇冲绳海槽
  • 4篇构造活动性
  • 2篇岩浆
  • 2篇岩浆活动
  • 2篇洋脊
  • 2篇热液
  • 2篇热液活动
  • 2篇海底
  • 2篇海底热流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格架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热特征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热导率
  • 1篇洋壳

机构

  • 7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武警黄金第四...

作者

  • 10篇孟林
  • 7篇张训华
  • 6篇温珍河
  • 5篇孟祥君
  • 2篇张健
  • 2篇王明健
  • 1篇孟林
  • 1篇张健
  • 1篇韩波
  • 1篇黄菲
  • 1篇杨多
  • 1篇朱晓青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2012年全...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冲绳海槽构造活动性的热模拟研究
<正>受新生代太平洋板块弧后扩张剧烈活动的地缘特性影响,冲绳海槽构造特征复杂,南、中、北段在热液活动、断裂性质、火成岩特性、扩张时代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因此认识该区各段构造活动性对查清其复杂地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冲绳海槽...
孟林张训华温珍河孟祥君
热硫化Co掺杂对纳-微米黄铁矿的晶体结构特征及光吸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过渡金属硫化物黄铁矿是一种优异的光伏材料,掺杂改性是提高黄铁矿光伏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探究不同Co掺杂量对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和吸光性能的影响,采用热硫化法在360℃时制备出了纳-微米黄铁矿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多功能场发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特征和晶粒尺寸;利用能谱仪(EDS)分析了样品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表征了样品的光吸收性能和禁带宽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掺Co并未改变黄铁矿的立方晶型结构,但与未掺杂黄铁矿相比,样品结晶度变差,晶粒发生团聚,尺寸在1~1.45μm范围内;掺Co量的增加会导致晶粒尺度略微减小,但影响不大。EDS检测表明,实际样品的掺杂并不均匀,当掺Co量小于7at%时,测试值小于名义掺杂量;而当掺Co量大于7at%时,Co易发生富集。S/(Fe+Co)的比值在1.92~2.05范围内,表明样品内部的点缺陷数量的变化。反射光谱表明制备样品的禁带宽度Eg在0.57~0.72eV之间。禁带宽度Eg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Co 3at%)后增加(Co 5~9at%)的趋势。掺Co量从0%增加3at%时,样品内部产生的点缺陷数目增多,形成的附加能级会导致禁带宽度Eg窄化;随着掺Co量进一步增加,S/(Fe+Co)比值更接近于2,晶体结构更趋完善,Fe空位或S间隙点缺陷比率降低,禁带宽度Eg趋近于本征特征,会导致禁带宽度Eg宽化;另外,随着Co含量的提高,物相中微量的CoS2相增多,亦会导致较高掺Co量样品的禁带宽度有所宽化。掺Co量在9at%的样品的禁带宽度为0.72eV,大于同温度条件下未掺杂样品的禁带宽度0.65eV,禁带宽度的宽化在理论上有利于提高样品的光电转换效率。
黄菲黄菲杨多孟林孟林刘开君张宝匀
关键词:热硫化黄铁矿掺杂光吸收性能禁带宽度
南海西南海盆残余洋脊岩浆活动机制的热模拟研究
本研究从地热学角度,依据Castillo浮力减压熔融机制,对南海西南海盆残留扩张中心不同粘性结构条件下的岩浆生成量、熔融持续时间、热演化过程等进行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热流值、地震资料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张健孟林
关键词:岩浆活动热模拟地球化学特征
文献传递
南黄海盆地下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被引量:2
2016年
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地块向海洋的延伸,中、古生界海相地层研究程度较低,仍未开展过系统的地层格架研究,制约了研究区的油气勘探进程。结合陆域下扬子的研究成果,利用研究区以及陆上苏北盆地的地质、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建立起下三叠统的三级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三级层序边界为岩性转换界面或者不整合面;下三叠统可以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每个三级层序又可以划分为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均不发育。以上研究为后期沉积相划分、储层预测等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王明健张训华孟祥君陈晞朱晓青孟林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下三叠统三级层序地层格架
西南次海盆洋壳温度变化对岩石热导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温度对岩石热导率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地热学研究课题。在前人岩石热导率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南海西南海次盆地壳实际资料,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倒数型、直线型和指数型热导率-温度模型系数进行了约束,并对温度对热导率影响条件下莫霍面深度的求解方法以及海底热流与莫霍面温度关系的探讨产生了新的认识。计算结果表明:倒数型(K(T)=a+b/(T+c),a、b、c为常数)和直线型(K(T)=a·T+b,a、b为常数)热导率-温度模型系数呈线性相关,指数型(K(T)=a·ebT,a、b为常数)则更符合二次多项式形式,据此可简化热导率-温度表达式系数个数,使岩石热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定量化描述更进一步。根据模拟结果与实验室统计结果对比分析得到西南次海盆莫霍面深度为14~16km。通过热导率-温度模型系数反演发现,热导率受温度影响时海底热流值同莫霍面温度呈正相关,当海底热流为100~125mW/m2、莫霍面深度为10.3km时,西南次海盆莫霍面温度为420~540℃,且随莫霍面深度增加而升高,当莫霍面深度增至14~16km时则可达600~1 000℃。
孟林张健张训华温珍河
关键词:热导率非线性微分方程南海西南次海盆
南海西南海盆残余洋脊岩浆活动机制的热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海底扩张停止后,南海深海盆仍然有残余岩浆活动.从地热学角度,依据浮力减压熔融机制,对南海西南海盆残留扩张中心不同黏性结构条件下的岩浆生成量、熔融持续时间和热演化过程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热流值、地震资料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南海深海盆海底扩张停止后,浮力减压熔融引起的亏损岩浆浮力对岩浆的生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而残留岩浆浮力、热浮力和黏性剪切力对岩浆的生成影响很小.根据3种不同黏度条件下的熔融持续时间,可大致确定残余扩张中心下的岩浆活动期分别为5,12和15 Ma.在浮力减压熔融作用下,海盆之下会出现局部高温区,这可以解释地震探测到的西南海盆岩石圈中、上部存在的低速层现象.模拟得到的残余中脊不同黏性、温度和熔融比例等热物理条件下可能的岩性分布,为准确理解南海深海盆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提供了有力依据.
孟林张健
关键词:岩浆活动热模拟
沉积速率与基底蓄水层流体活动对冲绳海槽海底热流值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冲绳海槽海底热流值高且离散性强、热液活动发育,这一地热特征主要表现在海槽南段与中段,其形成与沉积过程和浅层基底水热活动密切相关。首先依据居里点深度资料计算海底热流背景值,并与实测热流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冲绳海槽的海底热流异常特征。然后选取一条与海槽扩张中心走向一致的模拟剖面,以实测地热资料为约束,利用热模拟的方法,探讨了沉积速率和基底流体活动对海底热流值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海槽热流特征形成机制。热模拟结果表明,如果南段与中、北段分别在中中新世和晚更新世开始拉张,在冲绳海槽的形成演化过程中,沉积速率可使海槽南段和中段的海底热流值分别降低7%~16%和4%~12%,沉积速率越大对热流值的影响也越大;在基底流体活动的影响下,海槽热流值表现出极大的离散性,下降流体使得海底热流值进一步降低,上升流体作用则相反,海槽中段的上升流体影响远远超过沉积速率影响,使得局部海底热流值提高到背景值的3倍。在局部上升流体与下降流体运移速率相同的前提下,当沉积速率<25cm/ka、流体运移速率为60~66cm/a时最符合海槽南段西部的热异常形成条件;当宫古断裂及海槽中段基底蓄水层内的流体运移速率约为南段流体运移速率的4~6倍,或者蓄水层之下热流背景值约为南段背景值的2~3倍时,最符合宫古断裂带附近和海槽中段的热流异常形成条件,这可能预示着在<10km深度处存在岩浆房。
孟林张训华温珍河韩波
关键词:地热特征沉积速率海底热流冲绳海槽
冲绳海槽南段与中、北段构造活动性对比的热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受新生代太平洋板块弧后扩张剧烈活动的地缘特性影响,冲绳海槽构造特征复杂,南、中、北段在热液活动、断裂性质、火成岩特性、扩张时代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因此认识该区各段构造活动性对查清其复杂地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前人通过磁异常反演得到的居里面深度资料,利用热模拟的方法,对冲绳海槽各段深、浅构造活动性进行了探讨.模拟结果表明,南段软流层构造活动强度约为中、北段的6倍,而岩石圈浅层构造活动却相对较弱.该结论与前人所得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相符,主要表现为:相对于中、北段,南段在海槽总体演化历程上裂陷较深;海底火成岩岩浆源区较深,结晶分异程度较弱,同化混染程度较强;切穿沉积基底的大型断裂较为发育,而沉积层内部的小型断裂分布相对稀疏;沉积层岩浆侵入活动较弱,海底所呈现出的热液活动区数量较少;现代地震活动较多,震源深度较大.根据模拟结果与实际资料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推测:(1)冲绳海槽北段可能还有一些热液区没有被探测到,也可能在历史演化进程中失去活力,或者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2)南段存在孕育更多热液活动区的潜力.
孟林张训华温珍河孟祥君王明健
关键词:构造活动性热模拟海底热流热液活动冲绳海槽
冲绳海槽构造活动性的热模拟研究
<正>受新生代太平洋板块弧后扩张剧烈活动的地缘特性影响,冲绳海槽构造特征复杂,南、中、北段在热液活动、断裂性质、火成岩特性、扩张时代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因此认识该区各段构造活动性对查清其复杂地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冲绳海槽...
孟林张训华温珍河孟祥君
文献传递
冲绳海槽构造活动性的热模拟研究
受新生代太平洋板块弧后扩张剧烈活动的地缘特性影响,冲绳海槽构造特征复杂,南、中、北段在热液活动、断裂性质、火成岩特性、扩张时代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因此认识该区各段构造活动性对查清其复杂地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值模拟及...
孟林张训华温珍河孟祥君
关键词:冲绳海槽热液活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