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哲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醛固酮
  • 2篇腺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分...
  • 1篇定量蛋白质组...
  • 1篇新型生物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醛固酮...
  • 1篇增多症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瘤
  • 1篇尿道
  • 1篇尿道感染
  • 1篇迁移
  • 1篇前列腺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孟哲
  • 2篇代喆
  • 2篇陈亮
  • 2篇余方
  • 1篇杨中华
  • 1篇王永志
  • 1篇朱广斌
  • 1篇郑航
  • 1篇陈东
  • 1篇周章炎
  • 1篇王行环
  • 1篇向飞艳

传媒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微创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薄荷醇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薄荷醇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PM8和TRPA1的表达;MTT和划痕试验检测薄荷醇对DU14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RPM8对DU145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提示TRPM8在DU145细胞中高表达而TRPA1在DU145细胞中不表达;薄荷醇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与未经薄荷醇处理的细胞相比,经100μmol/L薄荷醇处理的细胞培养24、48和72h后,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49.12%±1.92%vs61.71%±2.70%、77.65%±1.63%、71.81%±2.46%,P<0.05,P<0.01),进而抑制细胞增殖(P<0.05),并抑制细胞迁移(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薄荷醇并不引起细胞凋亡。结论 TRPM8可能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对于高表达TRPM8的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针对TRPM8通道的药物治疗可能比TRPM8基因治疗更为实用,因此,薄荷醇作为一个潜在的抗肿瘤药物也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王永志王行环杨中华朱广斌陈东孟哲周章炎
关键词:薄荷醇前列腺肿瘤DU145
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醛固酮腺瘤中新型生物标志物和通路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接受肾上腺切除术的患者采集的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组织进行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APA组织和正常肾上腺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方法利用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APA及正常肾上腺组织进行分析,筛选APA组织和正常肾上腺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APA病人组织样本染色,验证差异表达蛋白的表达。结果共鉴定了6282种蛋白质。使用P<0.05和|fold change|≥2的显著性截断值,鉴定出356种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此外,通过整合蛋白质组和转录组数据,鉴定出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嗜铬蛋白B(chromogranin B,CHGB),在APA中显著表达下调,并进一步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CHGB在区分正常组织和APA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AUC=0.856),显示其在APA发展中的潜在重要性。重要的是,CHGB和CYP11B2的联合提高了诊断APA的预测效能。结论我们的研究确定了参与APA发生的关键蛋白质和通路,并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来区分APA,可能成为预测APA的潜在生物标记物。这些发现为未来APA的分子诊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亮向婉代喆余方孟哲
关键词:醛固酮腺瘤蛋白质组学分析
VHL综合征家系合并VHL基因和TP53基因突变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合并VHL基因和TP53基因突变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患有VHL综合征的家系,收集临床资料,对该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和Sanger测序验证,同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肾上腺肿块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结构改变。结果先证者无典型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均在正常范围,CT示双侧肾上腺肿块和膀胱肿块。先证者的儿子阵发性出汗病史伴有去甲肾上腺素升高,CT示双侧肾上腺肿块。先证者右侧肾上腺肿块病理检查示血管瘤伴局部嗜铬细胞增生,左侧肾上腺肿块示嗜铬细胞瘤。先证者儿子双侧肾上腺病理检查示嗜铬细胞瘤。基因检测和分析提示VHLc.491A>G(p.Gln164Arg)和TP53 c.91G>A(p.Val31Ile)共突变,分别被认为是致病性和不确定意义。结论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患有VHL综合征家系合并VHL和TP53突变,有助于扩展对VHL和TP53基因突变的认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VHL和TP53基因共突变的协同效应。
唐俊彭宏伟代喆郑航孟哲
关键词:VHL综合征TP53临床表型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泌尿系感染患儿中的意义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分析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患儿血清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探讨PCT、CRP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住院的UTI患儿169例,在治疗开始前检测患儿PCT和CRP水平.结果 169例UTI患儿中有62例上尿路感染,107例下尿路感染,其中上尿路感染患儿PCT水平(3.25 ±5.90) ng/mL,高于下尿路感染患儿(0.26±0.40) ng/mL(P<0.01).上尿路感染患儿CRP水平(87.42±63.77) mg/L高于下尿路感染患儿(33.84±49.50)mg/L(P <0.01).UTI患儿血清PCT与CRP变化相关分析r=0.788(P <0.01).结论 虽然本研究纳入样本例数有限,但PCT与CRP在判断UTI患儿感染部位方面可能是可用的标志物.
孟哲刘兴念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降钙素C反应蛋白质
基于CYP11B2免疫组化病理诊断的肾上腺瘤患者回顾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比较CYP11B2免疫组化为基础的病理与临床生化检测在诊断醛固酮瘤(APA)中的一致性,以及不同诊断类型患者的随访。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既往39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和32例无功能腺瘤(NFA)患者,采用CYP11B2免疫组化为基础进行病理诊断,并比较了病理诊断与临床生化诊断APA的一致性,最后按照免疫组化分类进行了随访。结果:按照CYP11B2免疫组化为基础的病理分型与临床生化检查具有极高的一致性(两种诊断的一致性系数Kappa值为0.89,P<0.01)。PA的严重程度与病理分型相关,APA依次强于分泌醛固酮的结节(APN)和分泌醛固酮的微结节(APM),相比APN患者,APA患者醛固酮水平[(934.75±719.15)pg/ml vs(315.26±138.77)pg/ml;P<0.05]、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明显偏高[6569.50(2275.00,87274.00)vs 1346.10(453.20,5381.50);P<0.05],钾离子水平则明显偏低[(2.95±0.55)mmol/Lvs(3.59±0.30)mmol/L;P<0.05]。相比APM患者,APN患者肾素活性抑制更加明显[0.232(0.072,0.511)ng/ml·h vs 0.75(0.299,1.402)ng/ml·h;P<0.05],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明显偏高[1346.10(453.20,5381.50)vs 281.04(210.01,370.99)]。患者术后半年的血压改变及口服降压药数量上无明显差异。通过CYP11B2免疫组化的病理检测中也发现,部分肾上腺标本可能是多种类型混合,例如APA合并APN、NFA合并APN和APM。结论:以CYP11B2免疫组化为基础的病理与临床生化检测在诊断PA时具有极高的一致性,可以弥补良性肾上腺病理诊断无法对临床诊断提供帮助的不足。不同病理分类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
余方陈亮向飞艳孟哲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合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