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珍
- 作品数:21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水稻叶片三维可视化建模被引量:5
- 2008年
- 根据水稻叶片的三维形态特征,应用Hermite曲线描述的水稻叶片边缘信息和简单一元二次曲线描述的叶中脉空间曲线,构建了一种符合生物学规律的水稻叶片弯曲三维模型。并且通过对叶片边缘点绕叶中脉的旋转构建了叶片的扭曲模型,较真实地反应了自然条件下水稻叶片的三维空间形态。
- 孙爱珍杨红云何火娇唐建军
- 关键词:HERMITE曲线水稻叶片
- 水稻叶片形态日变化过程可视化模拟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在实验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稻叶片几何形态随逐日生长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分别构建了叶长变化模型、叶长与叶宽关系模型、茎叶夹角变化模型、以及不同叶位最终叶长模型和叶片出叶时间模型。结合水稻叶片的三维形态模型,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了水稻叶片器官形态逐日动态生长变化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具有较强的真实感,为构建虚拟水稻生长系统奠定了基础。
- 杨红云孙爱珍何火娇艾施荣
- 关键词:水稻叶片可视化
- 水稻稻穗可视化模拟研究及其实现被引量:9
- 2008年
- 通过对水稻稻穗形态结构的观测分析,提出了基于稻穗形态特征参数的三维形态数学模型及其实现方法。水稻稻穗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穗轴造型、枝梗造型及小穗造型3个阶段,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感,可控性强,能满足虚拟水稻数字化设计的需要。
- 杨红云孙爱珍何火娇唐建军
- 关键词:水稻稻穗可视化
- 水稻主茎三维形态建模与计算机模拟被引量:12
- 2008年
- 探讨水稻主茎器官形态结构变化动态建模的方法,通过对对水稻主茎器官形态结构参数进行分析,构建出水稻主茎地面各器官的形态模型,并利用图形学技术重建出水稻主茎和水稻植株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感效果,可控性强,为水稻虚拟生长提供可靠和普适的植株形态几何特征确定方法。
- 杨红云罗威何火娇孙爱珍
- 关键词:水稻水稻植株可视化
- 基于图像视觉的水稻茎叶夹角测量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视觉原理的水稻茎叶夹角测量计算方法,利用基于四个方向模板运算的距离变换算法对预处理后的茎叶夹角图像进行骨架信息提取,利用Hough变换对提取的骨架信息进行直线检测,通过检测到的直线间的夹角进行茎叶夹角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快捷的对水稻茎叶夹角进行测量计算,误差仅为2.0%,能满足农学研究的要求。
- 杨红云孙爱珍胡昶何火娇
- 关键词:视觉测量
- 棉花苞叶三维形态可视化建模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棉花苞叶器官的边缘和中脉坐标点,并从中提取边缘和中脉的控制点;设计过控制点的B样条曲线插值算法,模拟并重建了苞叶器官的边缘框架,经Delaunay三角化和纹理贴图实现了棉花苞叶器官三维形态的可视化表达。
- 孙爱珍杨红云何火娇艾施荣
- 关键词:棉花苞叶B样条曲线DELAUNAY三角化可视化
- 杨桃果实几何造型及可视化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针对虚拟作物研究中的作物个体或器官几何造型问题,采用截面方式建立球面模型,对球体横截面半径进行变形处理;根据主轴控制点和横截面半径控制函数模拟杨桃果实的几何造型,并用横截面半径上的随机函数来控制果实表面的凸凹纹理。该方法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结构简洁,易于理解和编程实现。
- 孙爱珍杨红云
- 关键词:杨桃
- 一题多解在三重积分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首先用投影法、截面法、柱面坐标法、球面坐标法[1]四种方法求解同一道三重积分计算实例,然后分析了各种方法最适合使用的条件和应注意的事项。
- 孙爱珍
- 关键词:一题多解三重积分球面坐标
- 基于SPAD值的水稻叶色变化过程可视化模拟被引量:6
- 2017年
- 通过试验观测水稻叶片SPAD值与叶片图像的RGB值,分析并构建了SPAD值与叶片图像的R、G、B分量值之间关系模型,模型判定系数分别为0.932 8、0.833 1、0.562 3,表明SPAD与叶片颜色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对SPAD值随叶片表面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分析,利用插值原理计算出叶片不同部位的SPAD值,根据关系模型计算生成叶片的RGB值。并通过微软的Direct3D9.0图形函数库和vc++编程,在前期水稻叶片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水稻叶片颜色变化过程的可视化模拟,真实感效果较强。
- 孙爱珍杨红云何火娇
- 关键词:水稻叶色SPAD值可视化
- “双导师制”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IT业对软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在多年的校企合作"3+1"办学人才培养实践经验中,建立了以"双导师制"为模式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导师指导的课程实验、暑期项目实训和兴趣小组等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了与企业导师指导的上岗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能力,为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杨红云孙爱珍何火娇熊焕亮
- 关键词:软件工程双导师制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