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中昶

作品数:13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OPENGL
  • 2篇数字矿山
  • 2篇双天线
  • 2篇天线
  • 2篇面向对象
  • 2篇可视化
  • 2篇雷达
  • 2篇机载
  • 2篇DEM
  • 2篇城市
  • 1篇地表
  • 1篇地表特征
  • 1篇地籍
  • 1篇地籍测量
  • 1篇信息提取
  • 1篇遥感
  • 1篇影像分割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植被

机构

  • 7篇山东科技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遥...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勘察技术...

作者

  • 13篇孙中昶
  • 6篇郭华东
  • 3篇焦孟梅
  • 2篇卢秀山
  • 1篇李新武
  • 1篇田茂义
  • 1篇颜蕊
  • 1篇张道卫
  • 1篇孙林
  • 1篇阳凡林
  • 1篇张景发
  • 1篇申维
  • 1篇麻凤海
  • 1篇严胜华
  • 1篇刘广
  • 1篇赵相伟
  • 1篇李慧
  • 1篇杨帆
  • 1篇杨波
  • 1篇梁菲

传媒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测绘学报
  • 1篇工程勘察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矿山测量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遥感学报
  • 1篇地壳构造与地...
  • 1篇中国测绘学会...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山巷道3维建模算法研究及实现被引量:38
2009年
叙述巷道3维建模算法,分别给出巷道断面建模算法、巷道交叉处建模以及拐弯处平滑处理算法。最后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编程方法结合OpenGL技术开发"3维巷道漫游系统",验证巷道建模算法的可行性。实践证明,该系统能解决巷道内部漫游时存在的"视线偏离"问题,并且在井巷工程的设计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孙中昶卢秀山田茂义
关键词:数字矿山巷道3维建模OPENGL
基于OpenGL的海底DEM构建
2009年
海洋世界是一个特殊的地理的空间环境,海底DEM又是表征海洋世界的重要空间信息。本文以预处理后的水深测量数据作为海底DEM的格网数据,采用双线性内插算法,对基于规则格网分布采样点的DEM进行构建。在构建过程中,处理了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海底DEM的精度,并且通过实例对同一组数据生成的海底DEM进行了分析比较。理论与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三维可视化效果。
焦孟梅张景发孙中昶颜蕊
关键词:水深空间信息可视化
青岛海湾大桥栈—Ⅰ工程特殊测量方案及实践
2007年
青岛海湾大桥栈—Ⅰ工程是青岛海湾大桥的首期工程。本文介绍了海上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方案,给出了浅海测区利用全站仪对打桩船和导向框架打桩的测量方法以及钢管桩桩顶标高的控制方法。实践及施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经济,测量精度高,对海上架桥打桩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及应用价值。
孙中昶卢秀山阳凡林
关键词:全站仪钢管桩放样
基于OpenGL的三维巷道漫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矿山”(Digital Mine,DM)就是实现矿山生产与安全管理的数字化和三维可视化,从而建设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矿山体系。地下巷道是煤矿各要素的主要空间载体,矿山数字化建设要求具有三维特性的、适应于...
孙中昶
关键词:数字矿山数据结构关系数据库三维可视化
文献传递
机载双天线InSAR数据生成高精度DEM的误差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结合机载双天线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正侧视成像模型,分析了机载双天线InSAR数据处理中存在的影响数字高程模型(DEM)高程精度和点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平台高度、斜距、干涉相位、基线长度、基线倾角、中心多普勒频率以及载机姿态,着重分析了平台高度、基线长度、基线倾角以及侧视角等因素的变化与DEM误差之间的关系。选用机载双天线InSAR数据进行了干涉实验,并对生成的DEM进行了误差分析,实验分析结果和误差定量分析的结果相一致。对机载双天线InSAR数据处理进行误差分析有利于提高DEM的高程和点位精度,也有利于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设计及飞行试验设计,因而具有重要实用意义。
孙中昶郭华东李新武
关键词:双天线数字高程模型(DEM)误差分析
融合WorldView-2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估算城市不透水面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城市不透水面提取时存在的同物异谱、异物同谱及阴影等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WorldView-2高分影像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融合的分层分类估算城市不透水面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基于雾霾与比值(haze-and-ratio-based,HR)的融合算法对WorldView-2多光谱波段与全色波段进行数据融合;然后依据LiDAR归一化数字表面模型(normalization digital surface model,nDSM)高度阈值分为地面物体与非地面物体,运用像元尺度上分层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进行城市不透水面百分比估算;最后结合特征阈值和GIS空间分析法探测阴影区域不透水面。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高分影像提取城市不透水面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材质复杂的建筑物屋顶提取不完整,以及高亮裸土与高反照度屋顶相互混淆的现象,并通过阴影校正可以较好地区分阴影区域的植被与不透水面信息,进而提高城市不透水面估算精度。
吴孟凡孙中昶李慧杨波禹丝思
关键词:激光雷达支持向量机
MapSuv在临沭县地籍测量成图中的应用
2007年
介绍了大比例尺地籍测量的基本过程,工作平台的主要功能简介及利用MapSuv成图过程中出现的飞点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提出完善该软件的一些建设性思想。
严胜华杨帆麻凤海孙中昶
关键词:MAPSUV地籍测量
超大城市地表特征参数估算及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近年来超大城市的下垫面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定量化下垫面特征参数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采用2009年6月2日Landsat-5TM卫星影像提取城市不透水层百分比、地表温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植被指数这些典型地表特征参数,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北京市高不透水面扩展到六环,六环以内地表温度保持在40℃以上,特别是商业区等特高不透水面区域地表温度甚至高达45℃,处于城市高温区域,六环以内区域平均温度波动幅度不大。另外,森林和农业用地的降温作用明显,最高降温幅度达到6℃,而且夏季裸土地表温度接近高密度居民区地表温度。
张道卫郭华东孙中昶
关键词:城市热环境植被指数
小波神经网络在变形监测预报中的应用
小波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时频局域化性质和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它通过小波分解进行平移和伸缩变换后得到的级数,具有小波分解的一般逼近函数的性质,因此可以用来预报。小波神经网络引入了两个新的参变量即伸缩因子和平移因子,因此具有...
孙中昶严胜华焦孟梅徐维梅
关键词:小波分解基函数神经网络函数逼近能力容错能力
文献传递
机载双天线InSAR复图像自动配准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干涉雷达复图像之间的精确配准是提高雷达干涉测量精度的关键之一。对于机载双天线干涉雷达系统,精确的地形高程测量需要精确的干涉相位来保证,从而要求干涉复图像在亚像元级的精确配准。为了使两幅机载双天线InSAR复图像之间配准精度达到亚像元级以及提高运算效率,在分析前人算法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复相关精配准算法以及基于过采样图像的精配准方法对机载双天线InSAR复图像进行精配准试验和比较,生成了干涉条纹图,并进行了相干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机载双天线复图像相干性很高、偏移量较小;对于机载双天线复数据而言,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实现复图像数据的高精度配准,但是从配准精度以及算法运行时间来看,基于FFT的复相关精配准算法较优,运算效率更高,且更具实用性。
孙中昶郭华东焦孟梅刘广
关键词:FFT相关系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