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宁 作品数:48 被引量:171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在64位集群系统上的优化 地震勘探是高性能计算技术应用最为密集的行业之一,基于IA架构的集群计算机系统是当前地震数据处理尤其是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标准平台.面对数据规模和计算规模的挑战,向64位计算平台的迁移是未来几年内地球物理计算的必然发展方... 赵改善 孔祥宁 方伍宝 王于静 孙成龙关键词:石油勘探 计算程序 地震勘探 文献传递 叠前深度域地震属性技术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10 2004年 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了叠前深度域地震属性提取的可性行、必要性以及相对于CMP道集技术的优越性。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进展,并利用实际地震数据完成了初步的处理和属性提取工作。鉴于人们对储层描述精度要求的提高,计算机设备的发展及成像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叠前深度域地震属性技术是大有可为的。 胡中平 孔祥宁 潘宏勋 朱成宏关键词:地震属性 成像 CMP道集 一种利用GPU提高波场延拓计算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GPU提高波场延拓计算效率的方法,属于地震资料处理领域。所述方法首先扩大震源波场和记录波场的数据网格,然后利用GPU进行多线程并行计算,并应用CUDA提供的二维傅里叶变换函数实现波场延拓。本发明的方法... 孔祥宁 张慧宇 段心标 徐兆涛 张兵 孙武亮文献传递 曙光4000A上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并行计算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在地震勘探成像处理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性能大规模并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计算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步。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庞大的数据规模与海量计算对计算性能提... 孔祥宁 方伍宝 赵改善 袁联生关键词: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 叠前深度偏移 并行计算 负载平衡 文献传递 起伏地表叠前逆时偏移的实现及应用 被引量:6 2014年 复杂地表复杂构造是近年来陆上地震勘探的重难点问题.其中,复杂构造成像问题可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如逆时偏移较好地解决,而地表起伏大、横向变速剧烈引起道间时差大问题则需要采用起伏地表偏移的思路.结合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起伏面的逆时偏移成像技术流程,该流程利用固定面与平滑起伏面高程差和替换速度将静校正后的叠前炮集反静校正到起伏面上,然后进行起伏面逆时偏移成像计算.将流程应用到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流程在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孔祥宁 段心标 刘守伟 王立歆 王华忠 李晶晶关键词:逆时偏移 适于大规模数据的三维Kirchhoff积分法体偏移实现方案 被引量:21 2010年 为适应实际生产中对大规模三维工区数据处理的效果及效率的要求,提出了按三维成像体输出成像结果的3D Kirchhoff积分法偏移实现方案.将地震数据按共偏移距道集形式排放,每个共偏移距数据的偏移类似于一个3D叠后Kirchhoff积分偏移,极大地降低了对计算机内存和局部盘及I/O通讯率的要求.每个地震道的成像(输出等时面)在由炮检点连线定义的旋转坐标系中进行,更好地考虑了偏移孔径计算及反假频处理.同时兼顾了超大规模地震数据PSTM成像处理中内存需求量、I/O通讯问题、并行处理方案及效率优化的细节问题.并行计算用偏移距号和每个共偏移距数据体中的线号作为一级和二级索引进行任务分解,更适应当前计算机集群中计算节点比较多的情况.最后考虑了在基本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的断点保护处理方案.理论及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说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商业软件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案的优越性.在此较完善的实现方案基础上,可以容易地把更优越的积分类偏移方法迅速推向实用化. 王华忠 蔡杰雄 孔祥宁 张兵 朱海波 方伍宝关键词: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偏移孔径 iCluster波动方程叠前偏移成像系统 波动方程叠前偏移成像系统(iCluster),具有工区管理、数据管理、偏移速度分析、构造建模、地震速度建模、地震偏移成像处理、辅助计算等功能,可完成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各种处理。系统经过了一系列... 方伍宝 孙建国 赵改善 王于静 孔祥宁 孙成龙 段文超 王华忠 程玖兵 辛可锋关键词:叠前偏移成像 处理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多GPU的三维Kirchhoff积分法体偏移 2011年 提出3种策略挖掘三维Kirchhoff积分法体偏移在众核GPU(图形处理器)上的并行性.首先,使用数据传输线程和GPU计算线程构造流水线并行框架,基于此框架直接实现异步输入输出(I/O)以减少GPU和网络存储之间数据传输所需的时间;其次,使用GPU的线程满载策略以使指令吞吐量最大化;最后,应用纹理缓存和常量缓存来减少片外存储器访问,并使用固定功能单元计算超越函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IntelXeon E5430CPU上的算法串行版本,在nVidia Tesla C1060GPU上的优化算法实现了约20倍的加速比.比较了算法在3种不同GPU架构上的性能,并给出了CPU与GPU结果在0.5×10-4误差限下仅0.3×10-5的浮点数绝对误差. 刘伟峰 刘伟峰 赵改善 孔祥宁 蔡杰雄关键词:并行计算 图形处理器 计算统一设备架构 SEG-Y格式自动转化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5 2016年 为避免不同体系架构下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地震数据多次手动转换数据格式,缩短地震数据处理时间,设计开发了SEGY格式自动转化软件。在分析SEG-Y文件格式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中间文件,利用format字段存储原始地震数据格式,经过数据字节交换和格式转化,自动把SEG-Y格式数据转换为PC格式数据。将与成像计算相关的数据下载到中间文件中,方便快捷浏览和检索数据,实现了地震数据读取、浏览和输出的功能。经实际应用表明,该软件转化地震数据效果良好。 刘旭跃 周巍 孔祥宁 黄骏关键词:数据格式 大规模三维地震数据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及其并行实现 被引量:11 2012年 本文提出了基于共炮检距数据体的适用于大规模三维地震数据体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PSDM)并行实现方案。其基本思路为:①利用任意介质中的动态规划法三维旅行时计算方法提供旅行时场;②按照炮检距组织数据;③根据机器物理内存大小分配成像深度段;④对共炮检距数据分深度段进行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的进程并行处理;⑤对单进程作业进一步利用OpenMp并行同时实现多个单道的成像处理。此方案可充分利用节点内存,减少数据输入/输出(I/O)量。该方案是将单个炮检距的某个深度段的成像空间和需要的所有炮的对应深度段的旅行时场调入内存中,每一深度层的成像均在内存中进行,而且Inline和Crossline方向的偏移孔径可以自适应地根据偏移速度和成像深度进行选择,并采用空变反假频技术,可较大地提高成像精度。成像结果按体偏移形式输出,同时也可以输出成像道集。该方案在内存利用、数据I/O量和计算效率上达到最佳平衡。并行方式充分采用MPI+OpenMp混合编程模式,可高效、高精度地处理大规模三维地震数据。理论和实际数据的偏移成像结果均证明了本文方案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王华忠 刘少勇 孔祥宁 蔡杰雄 方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