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燕杰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7篇蛋氨酸脑啡肽
  • 7篇脑啡肽
  • 7篇氨酸
  • 4篇细胞
  • 3篇小鼠
  • 2篇诊断试剂
  • 2篇诊断试剂盒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标志物
  • 2篇试剂
  • 2篇试剂盒
  • 2篇体液
  • 2篇免疫
  • 2篇患者病情
  • 2篇活性肽
  • 2篇膀胱
  • 2篇膀胱癌
  • 2篇CD4+T细...
  • 2篇CD4^+T
  • 2篇IFN-Γ

机构

  • 13篇牡丹江医学院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市中心医...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18篇夏燕杰
  • 5篇于晶
  • 5篇单风平
  • 4篇李荣辉
  • 3篇李承威
  • 3篇梁金花
  • 3篇赵金满
  • 3篇郭长秀
  • 3篇孙立群
  • 3篇徐明鑫
  • 3篇王宁
  • 2篇韩鹏飞
  • 2篇孙迎燕
  • 2篇朴海超
  • 2篇陈志会
  • 2篇高莉莉
  • 2篇金红
  • 2篇李丽娟
  • 2篇杨贺然
  • 1篇金春明

传媒

  • 4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2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医研究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探究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LN)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2例LN患者依照建档顺序分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泼尼松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予以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3水平,评估疗效,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Scr、BUN、ESR、补体C3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9.76%(4/41)低于对照组26.83%(11/41)(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厄贝沙坦治疗LN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于晶张彦夏燕杰朱玲玲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来氟米特厄贝沙坦环磷酰胺肾功能
2010至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研究2010至2011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取自2010至2011年我院各科室送检的全部标本(包括血、尿、便、痰、分泌物等),经培养后,挑取纯菌落,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2010至2011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不断上升,由2010年的4.6%上升到2011年的6.8%,以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上升最快。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也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1.7%上升到2011年的2.8%。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为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2 a分别为0%和7.8%。鲍曼不动杆菌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也越来越高,多粘菌素B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佳药物。临床应重视鲍曼不动杆菌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避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
孙立群王冬梅夏燕杰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蛋氨酸脑啡肽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株研究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enkephalin,MENK)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功能调节的机制,为进一步阐明蛋氨酸脑啡肽的免疫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技术、酸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DC表型和功能的各种指标。结果:本实验应用小鼠髓系DC2.4细胞株,电镜观察DC的超微结构,可见10-12mol/L蛋氨酸脑啡肽处理组DC突起增多,形态上更加成熟;DC表面MHCⅡ、CD86和CD40的表达增加;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DC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证明了适宜浓度的蛋氨酸脑啡肽促进小鼠髓系DC2.4的表型及功能的成熟。
王宁夏燕杰单风平
关键词:蛋氨酸脑啡肽树突状细胞表型
生物活性肽—蛋氨酸脑啡肽治疗白血病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09年
蛋氨酸脑啡肽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它是由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其第5位氨基酸残基为蛋氨酸。通过抽取病人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扩增激活,然后回输患者体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3.6×10^9/L,血红蛋白122g/L,血小板116×10^9/L,异常淋巴细胞消失,幼粒细胞消失。骨髓象示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各阶段细胞比值及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细胞比值减低,形态正常;造血功能恢复。由此可见,蛋氨酸脑啡肽体外激活免疫系统并回输体内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孙慧吕昌龙魏秀芳夏燕杰王宁单风平
关键词:蛋氨酸脑啡肽白血病免疫治疗
巨大胃间质瘤1例
2013年
病例:患者女,60岁,因“反复上腹痛5年,黑便10余天”于2009年5月22日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阵发性上腹部钝痛,无放射性,与进食排便无关,无恶心呕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未予系统性诊治。
于晶孙跃先夏燕杰朴海超郭长秀赵金满
关键词: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
乳杆菌对细菌性阴道病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乳杆菌对细菌性阴道病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混合感染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阴道病模型,除妇炎康凝胶治疗组外,其余治疗组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乳杆菌冲洗液进行治疗,以阴道分泌物的菌群分析和阴道粘膜炎症的治愈程度为指标,评价乳杆菌洗液的疗效。结果:乳杆菌治疗组均可以达到调整阴道内菌群失调,减少阴道病症的疗效,中高浓度乳杆菌治疗组的疗效优于低浓度组(P<0.05),且乳杆菌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妇炎康组(P<0.05)。结论:乳杆菌对细菌性阴道病模型小鼠的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梁金花金大伟夏燕杰
关键词:乳杆菌阴道病阴道菌群
蛋氨酸脑啡肽单独或联合IL-2、IFN-γ对小鼠CD4^+T细胞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体内外MENK单独或联合IL-2、IFN-γ对C57BL/6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表达量以及细胞因子产生量的变化,来阐明MENK对CD4+T细胞的免疫效应。应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T-PCR方法检测C57BL/6小鼠体内外单独应用MENK,或联合IL-2、IFN-γ后,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的表达量及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MENK单独或联合IL-2、IFN-γ,在体内能显著增加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表达量及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体外MENK单独应用可以显著增加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表达量及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而体外MENK联合IL-2或IFN-γ与MENK单独作用时相比无明显差异。MENK单独或联合IL-2、IFN-γ,在体内能上调CD4+T细胞的免疫效应。
夏燕杰孙立群李荣辉单风平
关键词:蛋氨酸脑啡肽CD4+T细胞IL-2IFN-ΓC57BL/6小鼠
蛋氨酸脑啡肽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蛋氨酸脑啡肽(MENK)作为一种内源性神经肽被认为是联系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两大系统的重要物质,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机体免疫细胞表面广泛存在着MENK受体,MENK通过与这些受体的相互作用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目前,MENK应用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该文就MENK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受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展望其应用于癌症、艾滋病等免疫相关疾病治疗方面的广阔前景。
夏燕杰单风平
关键词:蛋氨酸脑啡肽免疫调节生物学功能
一种膀胱癌新型体液活检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辅助诊断膀胱癌的体液生物标志物,该生物标志物为SNP位点rs1485891776、rs3764324和/或rs1488782245。本发明通过SNP基因型诊断试剂和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应用,可使得膀胱癌的诊...
金红孙迎燕李荣辉徐明鑫李丽娟杨贺然高莉莉李承威夏燕杰韩鹏飞陈志会
文献传递
细胞生物活性肽-蛋氨酸脑啡肽对小鼠CD4^+T细胞mRNA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从基因水平探讨蛋氨酸脑啡肽对小鼠CD4'T细胞mRNA转录的影响。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体内、外不同浓度MEK刺激。采用RT-PCR技术检测mRNA,所得不同浓度MEK刺激的CD4+T细胞mRNA和β-actin条带密度比值作为相对表达强度,所得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4mg/mLMEK体内刺激及10-9~10-12mol/mL的MEK体外刺激促进小鼠CD4'T细胞mRNA转录;10-1~10-8mol/mL的MEK抑制小鼠CD4+T细胞mRNA的转录。10-13~10-14mol/mL的MEK对小鼠CD4'T细胞mRNA的转录无明显变化。适量浓度的MEK体内、外刺激能促进小鼠CD4+T细胞mRNA转录的高效表达。
章旭夏燕杰王宁单风平
关键词:蛋氨酸脑啡肽CD4^+T细胞MRNA转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