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林冲
- 作品数:31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在麻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了解用 16SrRNA作引物 ,用PCR方法 ,检测诊断麻风的可行性。方法 用麻风分枝杆菌 16SrRNA基因片段作引物 ,采用PCR技术 ,对 2 0余种非麻风分枝杆菌进行检测 ;同时也对麻风流行地区的 72名经传统方法诊断的麻风病人和 45名健康自愿受试者进行检测。结果 2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χ2 检验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进行了 2种方法检查结果的比较研究 ,结果也完全一致。结论 16srRNA作引物 ,用PCR检测诊断麻风病人与传统方法诊断结果基本一致。
- 熊俊浩雍刚喻林冲
- 关键词:麻风多聚酶链反应
- 检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足垫肿胀试验
- 1990年
- 足垫肿胀(FPE)试验可作为测定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方法。我们用 FPE 试验测定了免疫正常的 CFW 系小鼠和免疫缺陷的裸鼠(BALB/c/nu/nu)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并观察了足垫仲胀的发生和消长过程。
- 王荷英施美琴喻林冲
- 关键词:迟发型超敏反应麻风杆菌免疫缺陷多菌型麻风患者
- 利福平对21株麻风杆菌的最小有效剂量的研究
- 1999年
- 王荷英张伟云喻林冲施美琴王红春
- 关键词:麻风杆菌药物疗法利福平最小有效剂量
- 应用裸鼠实验观察氟嗪酸和二甲胺四环素的抗麻风效果被引量:1
- 1991年
- 用裸鼠模型进行了麻风实验化疗研究。用动力法投药,观察0.05%氟嗪酸和0.01%二甲胺四环素的抗麻风活性,并同0.01%利福平的疗效作了比较。结果表明0.05氟嗪酸、0.01%二甲胺四环素与0.01%利福平有相似的抗麻风作用,而在停药早期以0.01%二甲胺四环素为最佳,值得进一步研究。用CFW系免疫正常小鼠的实验结果表明,以150mg/kg氟嗪酸每周5次灌饲有高度的杀菌活性,而用750mg/kg的低剂量仅有抑菌作用。
- 王荷英喻林冲施美琴张伟云
- 关键词:氟嗪酸二甲胺四环素抗麻风药
- 四川省15年麻风病人涂片查菌检查质控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在麻风流行县进行麻风菌查菌检查质量控制,提高基层检验技术。方法:省中心实验室对参加质控县按双盲法随机抽取10%的细菌涂片,由省考评员按“麻风检验质控手册”标准对抽取片的制片、染色及镜检进行质评,同时各县人员必须判读中心实验室阅过的菌片,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连续15年对全省流行县进行细菌质控。参评县最少17个,最多97个,共抽查4529张。1986年制片、染色及细菌密度指数(BI)平均由86.97%上升至96.88%,质量稳步提高。结论:在麻风流行县进行细菌质控可以提高麻防工作质量,提高检验人员水平,便于实施。
- 王荣茂郑义强刘学明喻林冲
- 关键词:麻风病制片双盲法抽查
-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生殖器溃疡疾病
- 张燕飞雍刚廖巫山喻林冲夏仲楠
- 该研究建立了针对生殖器溃疡疾病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诊断方法。应用M-PCR在同一标本中同时检测引起生殖器溃疡的TP、HD和HSV三种病原体。并用HD培养、梅毒螺旋体暗视野镜检、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
- 关键词:
- 关键词: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 解脲支原体对中药有效部位的药敏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对中药有效部位体外的敏感性。方法应用微量稀释培养法,检测10种中药有效组分体外抗14株解脲支原体的敏感性。结果黄柏氯仿提取物最敏感,其MIC50为0.0625 mg·mL-1,MIC90为0.25 mg·mL-1,其次为大黄总蒽醌、栀子总苷和总甘草酸。结论中药有效部位对解脲支原体的敏感性较原生药水煎剂平均提高10倍以上。
- 沈黎明喻林冲
- 关键词:中药有效组分解脲支原体微量稀释法MIC非淋菌性尿道炎
- 三种淋球菌培养基分离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新型淋球菌培养基的分离效果。方法将我院研制的新型淋球菌培养基(实验组)与英国的Oxoid公司生产的TM培养基(TM组)、国产MTM培养基(MTM组)对20株淋球菌进行分离培养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菌落数最多,18、24小时与其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6、48小时与TM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TM组和MTM组内18小时与24小时菌落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TM组24小时与36小时菌落数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18小时TM组菌落较小,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小时TM组菌落较小,与MT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6小时实验组菌落较小,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8小时实验组菌落较小,与MT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菌落大小均随时间增长而增大,各时间段间菌落大小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型淋球菌选择培养基分离淋球菌具有经济、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培养基。
- 雍刚杨曦廖巫山喻林冲麦涛王有为
- 关键词:淋球菌
- 以BALB/C小鼠作抗麻风药物的实验研究
- 1998年
- 用取自两列新发现的L型病人的麻风菌,接种于BALB/C纯系小鼠的后足垫。接种菌量为5×10^3/足垫。实验组小鼠分别喂含有0.0001%、0.00%或0.01%的DDS,或0.05%的B663的食物,或者含有RFP20g/L的琼脂水。后者每周喂1次。接种后6个月,对照组小鼠足垫中的菌量达到2.5×10^5,而实验组除用RFP的5只鼠中的1只外,全部足垫中都无麻风菌可见。作者认为此小鼠价廉、易饲养、
- 熊俊浩喻林冲
- 关键词:BALB/C小鼠麻风菌实验动物
- 表面刮取法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中的应用
- 2001年
- 廖巫山雍刚周启贵喻林冲顾旗王惠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