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数字减影
  • 2篇数字减影血管...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减影血管造影
  • 2篇X线
  • 2篇成像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 1篇断肝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胸腹
  • 1篇胸腹部
  • 1篇胸腹部创伤

机构

  • 7篇厦门大学

作者

  • 7篇周新华
  • 2篇陈良义
  • 1篇江宏飞
  • 1篇吕绍茂
  • 1篇王金岸
  • 1篇康江河
  • 1篇陈炳煌
  • 1篇王焱
  • 1篇黄卫斌
  • 1篇叶锋
  • 1篇张丹彤

传媒

  • 2篇中国CT和M...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多排螺旋CT在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实现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于2015年7月—2018年2月期间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符合手术指征,且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将其分为原发性肝癌组(A组)、肝脏转移瘤组(B组)、肝脏血管瘤组(C组),分别有22例、31例、30例,所有患者均行整个肝脏的CT增强检查,对3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CT增强扫描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6.39%,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排螺旋CT运用于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诊断中可取得较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大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周新华
关键词:肝血管瘤肝脏肿瘤多排螺旋CT
CTA/CTP评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A及CTP检查,分析其影像资料,探究CTA及CTP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脑血容量(CBV)比较:缺血半暗带>健侧>梗死区(P<0.05);脑血流量(CBF)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目标组织中浓度达峰时间(TTP)、目标组织中所有残余功能全部达峰时间(Tmax)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CTA检出左侧、右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或狭窄分别59例(29.50%)、91例(45.50%),左侧、右侧颈内动脉(ICA)闭塞分别16例(8.00%)、12例(6.00%),双侧ICA狭窄为6例(3.00%);代偿分支血管显影基本满意129例(64.50%),显影不足71例(35.50),其余16例(8.00%)患者CTA影像资料显示无异常,敏感度为92.00%。预后不良组患侧CBV、CBF小于预后良好组,MTT、TTP、Tmax长于预后良好组,代偿血管建立比例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BV、CBF、MTT、TTP、Tmax对介入治疗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P<0.05),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15、0.673、0.713、0.710,其中CBV预测效能最高,敏感性为83.20%,特异性为73.33%。结论CTA/CTP可反映大脑、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代偿分支建立情况,也可反映血流灌注情况,在介入治疗合理时机的判断方面可提供准确依据,提高患者预后。
周新华陈良义张丹彤
关键词: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64排螺旋CT在诊断房颤患者左房血栓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行左房及肺静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术(CTA)诊断左房血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51例需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或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拟行球囊扩张术前常规行左房及肺静脉CTA检查,有左房血栓的病例作为实验组,未提示左房血栓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经食道超声检查(TEE),且在行左房及肺静脉CTA检查时测量左房容积(LAV)。检查前均抽取静脉血检查脑钠肽(BNP)水平。结果:51例房颤患者CTA检测出左房血栓11例,无左房血栓40例,均经TEE检测证实;与房颤无血栓组比较,房颤伴左房血栓组BNP水平明显升高[(168.10±50.68)pg/ml比(253.03±150.88)pg/ml],LAV明显增大[(150.55±47.44)cm2比(229.10±104.96)cm2],P均<0.05。结论:房颤患者行左房及肺静脉CTA检查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左房血栓,是检测房颤患者是否存在左房血栓的一种无创性方法。
江宏飞叶锋周新华陈炳煌王焱黄卫斌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栓形成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7
2019年
胸腹部创伤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的一种损伤,此症在危急类疾病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生率,若不慎发生胸腹部创伤,无法在有效的时间接受对应的诊治,将会给予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病情恶化者还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鉴于此,在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其实施高效的早期诊治是至关重要的[2]。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周新华
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术胸腹部创伤临床诊断价值螺旋CT急诊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CT、MRI、DSA影像学特点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CT、MRI、DSA影像学特点。方法2016年1月—2019年7月间回顾性分析法对30例经DSA证实的DAVF的临床病史及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CT、MR扫描影像学与DSA影像学扫描图像进行对比。结果CT平扫15例脑出血,CTA诊断为动静脉瘘8例,MR诊断动静脉瘘13例。DSA清晰显示瘘口、供血血管及静脉引流血管30例。结论CT表现脑表面的多发迂曲增粗血管影及部分间接征象;MRI表现为颅内或颅颈交界区的流空血管影;DSA能够清晰显示动静脉瘘瘘口部位、供血动脉、静脉引流情况,有利于手术提供准确指引,制定更完善的治疗方案。CT和MRI可以为DAVF的诊断提供帮助,但是确诊以DSA为金标准。
周新华王金岸康江河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DSA与Dyna-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三维DSA血管成像(3D-DSA)及数字平板造影机的C臂旋转并断层重建技术(Dyna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92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分为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54例)。对照组采用3D-DSA引导,观察组采用DynaCT引导,术后进行12个月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支架再狭窄及斑块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个月、8个月及12个月mRS评分、支架成形术耗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yna-CT的术前规划、观察到支架表面图像与术中所见吻合,手术成功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63.16%(P<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进行12个月门诊随访,患者支架再狭窄、血管狭窄部位斑块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ynaCT用于颅内支架置入术中能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支架成形术耗时,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能降低血管狭窄部位斑块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周新华陈良义翁磊华吕绍茂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析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DSA、旋转DSA三维重建,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查的图像质量、动脉与病灶显示情况、肝动脉分级检测情况。结果旋转DSA三维重建甲级片多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DSA三维重建小病灶侧支循环、小病灶供血动脉、小病灶与侧支循环血管显示率均高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DSA三维重建3/4级肝动脉检出率高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DSA三维重建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图像质量和检测精准度,便于医务人员进一步观察与分析,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周新华
关键词: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肝癌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